第四十二章未来的憧憬(第 3/4 页)
好在交通不便,几乎没有人能肯定大城市有没有这样的灯具,所以这样说,也不会引人怀疑。
“难怪。”听说是大城市的新产品,屋里每个人都没有疑问了,反而觉得能用上大城市的东西,非常神圣。
吃了晚饭,周国勇拿了电筒,和小满一起,帮电工照明,继续接线。
希望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几个卧室的灯全部接好。
这时候没周桃的事了,于是跟妈妈坐在明亮的客厅,边听收音机,边聊天。
“每天晚上这时候都在播新闻,没有台唱戏,真没意思——”杨桂芳把针在头发上磨了几下,继续用顶针把线穿进鞋底时,抱怨道。
这是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候,现在有了电,一家人坐着聊聊天,听听戏曲,不知道有多舒服。
偏偏整个小时都在播新闻,她对这些不感兴趣,所以忍不住埋怨。
“想听自己感兴趣的戏曲,那得等买录音机才行。”周桃也发现妈妈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了,笑着回答道。
印象中这时候应该已经有录音机了,邓丽君被批判“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也传进国内了。
毕竟国内第一首流行歌曲《乡恋》,也会在明年正式出现,李老师也因此遭到质疑和批判。
大量的国内歌手,受邓丽君的影响,在八十年代的歌坛流行开来,跟录音机传入内地,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只是现在要买,应该算得上天价,没有几百块,不可能买下来。
对周桃来说,倒还能接受。
“录音机是什么东西?”听说还有其它可以听戏的东西,杨桂芳好奇地问。
如果真的像桃子说的,能听自己想听的,那就太好了。
“跟收音机差不多,也是一台机器,只是里面可以放磁带,录好了你想听的戏。”周桃简单介绍了一遍,考虑是不是去一趟余杭或者沪市,买一台回来,顺便挑几盒戏曲的带子。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