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四十五章 燕既灭而胡遂亡(第 4/4 页)

    而李牧和吕不韦则为另一派,认为若无赵国入场,魏国定然坚持不了多久,根本无法坚持到赵军攻破齐国!而齐国与燕国不同,不仅城池众多,人口也多,更有食盐之利。即便秦军战罢魏国之后有所损失,也必定放任赵国继续攻击齐国。则我赵国必将陷入首尾南顾的境地。

    两派都是为了赵国好!这是肯定的。

    之所以平原君和廉颇想要急攻齐国,以获得对秦的绝对优势,不是他们不知道其中的风险,而是因为他们已经老了,即便蒸蒸日上的赵国给平原君和廉颇注入了不少青春的活力,但终究敌不过岁月的侵袭。

    他们老了,从岌岌可危的赵国一路走来,他们太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赵国一统的局面了!

    他们也相信在赵王的带领下,有着完备防御的河内、河东两郡,足以抵御可能的危险,这点小小的风险根本算不得什么!

    而李牧和吕不韦作为青壮派的领头人物,该冒的险,赵括和廉颇已经帮他们冒过了。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陪着赵国继续强大,同时他们又都经过了赵括的一番调教,自然是万事以稳为主。他们的理念是:稳住不浪,胜利就是我们的。

    当然,如此行为并不算错,但放弃危险的同时也就意味放弃机会!而如果一次次地将机会拱手让给了对手,恐怕稳也就变得不稳了!

    赵括听着他们的争论,心中也逐渐有了数了!

    该稳还是要稳呐!尤其是如今的大赵虽然有了超越秦国的起点,却没有可以浪费的资本!所以......

    赵括轻轻地扣响桌面,示意谈论可以告一段落。

    随即热烈的讨论便告一段落,四人纷纷看向了赵括,等待着他们的王的决定!

    虽然有些对不住平原君和廉颇,但赵括明白,作为君王,首先要摒弃的就是意气用事。虽然平原君和廉颇为赵国的崛起做出过卓绝的贡献,但这并不足以成为让赵国为其冒险的理由!

    清了清嗓子,赵括稍稍组织好语言,对李牧问道:“武安君!如今我大赵可用之兵力如何?”

    之所以问的是武安君李牧而不是上将军、燕平君廉颇,是因为自李牧从代地归来后,已经逐渐接手了军队的相关事宜,可以说如今除了上将军这个称谓尚未传给李牧,其余军中的大事小情几乎都以李牧为首了。当然,廉颇依然是李牧最坚强的后盾。

    听闻了赵括的问话,李牧当即双手抱拳回答道:“禀我王,如今我大赵甲种军共计五只,分别为驻守代地的归义军(撤销了代地军编制),约两万人马;驻守北郡的平北军,约三万人马;驻守邯郸的羽林卫三万人马,陷阵营五千人马;驻守上党之长平军,约四万人马,共计一十二万五千人马!

    乙种守卒方面,代郡、北郡、辽东郡各有守卒一万;邯郸郡守卒一万五千;上党、河东、河内共有守卒四万;共计八万五千人。

    丙种屯田之兵共计一十七万人!”

    赵括满意地点点头,五年修养,甲种军增加了足足三万,乙种军也增加了一万五千人,而丙种屯田兵最为恐怖,直接暴涨了六万!当然,赵括知道,这六万人主要还是因为辽东郡的军屯铺开的缘故,而丙种军屯,也只是作为后备力量而已,真正要打仗,还是得靠甲种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北齐怪谈 我的公公叫康熙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机战之无限边境 小老板 明末之兴汉 佣兵1929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万历明君 秋水堂论金瓶梅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东汉末年枭雄志 骗了康熙 大秦:躺平的我,被祖龙偷听心声 重生之民国元帅 星海王座 我是特种兵 深宫锁凰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