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四十五章 燕既灭而胡遂亡(第 3/4 页)

    方此时,天下之势也,赵国雄踞于北,秦国虎啸于西,而齐、楚龟缩于东南,韩、魏仰秦、赵之鼻息于中原。

    两强之势已然明了——赵有北方广袤之地利,秦有巴蜀、关中千里之沃土;赵有廉颇、李牧之智将,秦有带甲之卒计数十万;究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也!

    然,赵括“万世之基”之言语,已然遍传诸国!

    ......

    大风将门窗刮开,雨水顺着门缝飘入,滴滴答答地拍打在赵括的脸庞,将沉浸在回忆中的赵括唤醒。

    一旁的宦者令赶忙带着几名宦者、宫女,将门窗再度锁闭,为防再度吹开,更拿了一盏宫灯置于其后。

    赵括的眼神随即回到了还在如火如荼讨论着的会议现场。

    “秦军攻魏,我军正好乘机取齐国之地!再与秦战不迟也!”廉颇一脸坚毅地说着:“魏之地,虽有表里河山,膏腴之称,然齐国靠海,但是盐业一项,便足以抵之。齐人不暇用之,正好为我所用也!”

    “上将军!齐国虽好,却有带甲之士十数万也!更有临淄、即墨等坚城可守,得之不易也!”李牧摇着头说道:“而秦攻韩魏,只需攻破周邑之信陵君所部,则即可便可兵至魏国大梁,灭国如探囊取物也!”

    “不待我军攻下临淄,则恐秦国已尽占魏国之地也!若此时秦国再战于河东、河内,则我军必陷与两线作战之囧地也!”李牧继续说道。

    “两线作战又如何,我上党之长平军已扩军至四万,辅以三郡之守兵,足以守住秦军!况魏国如今带甲之士,亦不下十数万,汝如何能知秦军之破魏军易,而我军破齐国难焉?”廉颇反问道。

    不待李牧再度回应,一旁的吕不韦随即插话道:“魏国者,乃我赵之盟国也!盟国有难而不救,却举兵于外者于礼不合也,必至外交之策于窘迫之境也!若无十足获胜之把握,不可为之也!”

    “非也非也!”平原君随即也加入了“战团”,中气十足的声音随即响起:“魏国虽是盟友,然其仅是拖延秦国之用。所谓合于利则用也,当今之世,两强争霸之势已然明了,当此时,我大赵应尽快行鲸吞之策,取齐之地,以拉开与秦之国力差距也!”

    “两强相争,必有所伤也!......”

    “三晋之地,当先保之......”

    四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

    没错,在公元前254年,几乎毫无征兆的,秦国悍然发动了对魏国的进攻,而且一出手便是一十五万大军,显然是冲着灭国去的。

    好在,羽林亲卫和暗卫几乎在秦军集结的同时,便将此消息传回了邯郸,这才有了这场颇为激烈的朝堂论辩。

    显然,赵括手下的四人内阁如今分成了两派。

    平原君和廉颇为一派,认为应该效仿当日灭燕之故事,趁着秦军与魏国纠缠之际,果断拿下齐国,获其海盐之利,从而形成对秦国国力的全面碾压!进而占据最终决战的主动权!而即便魏国不堪一击,自己河东、河内的防线也一样固若金汤,足以抵御秦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北齐怪谈 我的公公叫康熙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机战之无限边境 小老板 明末之兴汉 佣兵1929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万历明君 秋水堂论金瓶梅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东汉末年枭雄志 骗了康熙 大秦:躺平的我,被祖龙偷听心声 重生之民国元帅 星海王座 我是特种兵 深宫锁凰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