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为什么不买船(第 3/4 页)
“把赵进找过来。”张新对旁边一个不认识的学徒吩咐。
对方应声离开,片刻后赵进小跑过来。
“公子有什么吩咐?”赵进躬身抱拳问。
“蒸汽机怎么样?”
赵进介绍道,“在狮子村制成初成品后,运转三四个时辰出帮障,之后对它进行改造花费四十天时间;
第二次对它进行打铁应用,工作两天后损坏。”
说到这里赵进停顿一秒,“接着第三次整改用掉一个月时间,五天前刚刚完成,目前正在铁工间里用它打铁,验证可靠性。”
按理说赵进只是一个手艺的铁匠,把在短短四个月内,带着十几、二十人,仅凭图纸和原理制造出蒸汽机,还进行应用,已经属于很厉害。
但张新还是觉的太慢,叮嘱道,“多造几台,在更多地方应用,一边使用,一边升级改造。”
“公子,”赵进躬躬身,“不是我不想多造几台,而是人手不够,比如掏气缸.....”
张新抬手打断赵进述苦,他自然知道赵进有难处。
五十六个流民,有二十人出差到外面找技术船工,还有二十人分配给二丫和技术总监李杜斯打下手。
对了,还有两名妇人分配给李聪聪,一起随船北上。
最后,包括赵进自己,只有十四人在搞蒸气机。
不过,赵进没弄明白,就比如说掏气缸,手工掏当然吃力,就没想过模具浇铸?
难到现有的这台蒸汽机只能用于打铁?它既然能打铁,本身也可以用于改进蒸汽机。
打量赵进,张新意识到他的局限性,比如模具,这里涉及到陶瓷和专业炼铜。
这些外拓知识点打破赵进的脑袋他也想不到。
“老赵,”思考三四秒张新道。
“告诉那些外出的人,以后不局限于寻找技术船工,也包括木匠、陶匠、纸匠、泥匠、瓦匠、酒匠、绣工;
还包括织机修理、水车修理、马车制造...甚至是体格强壮的、武艺厉害的、骗术高明的;
只要有技术、有特点,不分男女、不分老幼。”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