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70章:给个青史留名的机会?(第 1/4 页)

    “臣与族人连日勘探,乃知此处河床虽广,极深处不过八米,极浅处约有四米。”

    “若施以宗子填石之法,立桥墩极易,便是修建石桥亦可。实是建桥绝佳之地。”

    前一句是窦朔讲的。

    后一句则是公输班补充。

    得到这样的消息,智瑶当然高兴,哪怕是十分信赖窦氏和公输氏,该去实地观看探勘的程序一样不能少。

    公输氏和窦氏觉得修桥的绝佳地点正是“棘津”,只不过当地现在还没有正式的名字。

    这里距离“濮阳”约有百里之远,倒是离“沫”不足三十里。

    智瑶不是在冬季的冰雪季节到来,要不然站在远处的山头看向“棘津”的话,能看到周边环境看上去就像是一匹奔驰的白马。

    想来,以后“棘津”被改称“白马津”正是因为冬季景色看似白马的关系?

    窦氏在勘探河床的时候调来了船,还有着数百架的舟。

    船当然是从“戏阳”调来,水手也是那边借调,智瑶乘坐其中的一艘观看窦朔实际探测水深,一个白天忙碌下来,确认之前的探勘数据没有出错。

    “班以为可建牢,填之砂石,以船运至河中,吊之入水……”公输班反正就是被智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了。

    所谓的牢,其实就是一种沉箱。说白了就是用木头打造固定框架,里面再填上砂石。

    智瑶听公输班那么一说,可算是记起来还有另一种围堰法。

    后面,公输班越讲越多,说得智瑶一愣一愣的。

    智瑶完全听完才听懂公输班说的就是沉箱法、围堰法和打桩法的一种结合,要先围堰堵住不让水漫入,再在四周砌上巨石,随后中心充填进入足够的泥土,并且还要一再夯实,随后再运来巨木打桩成为桥墩。

    听完的智瑶不得不赞叹,果然只要给古人打开一种思路,他们很快就能举一反三,乃至于想出靠谱到不能再靠谱的方案来。

    “需以劳力多寡?”智瑶问道。

    公输班立刻答道:“凿石、转运、伐木,修桥,五千足矣。”

    修桥这种工程就不是人越多越好,更重视的是技术工人。

    幸好,智氏有搞过一次大型的水利工程,还真不缺相关的技术人员,哪怕没有两千人那么多,识字为前提学什么都会更快一些,边学边做更容易上手。

    那么,修桥的整体劳动力不用太多,等于不会耽误在“邯郸”以东进行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大魏宫廷 小老板 我家娘子,不对劲 沉溺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秘密部队之龙焱 北齐怪谈 大唐官 世子妃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红楼之挽天倾 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