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启的商业三步走(第 2/4 页)

    更别提土地兼并,欺压良民等等这些事情了。

    总之啊,辽阳城的百姓们,长了这么大,就没见到想辽王殿下如此之好的王爷啊。

    大街小巷都贴着告示,宣传呢,严禁骚扰百姓,还审判沉积旧案,主动调节邻里之间的矛盾。

    这官府可算是有点官府的模样了。

    一句话,那全靠同行衬托。

    老百姓们对于朱启那自然是十分的爱戴,坐在马车上的朱启,看了看这前前后后过来的百姓们,也是心中感慨万千。

    这华夏大地上的老百姓们,就是这样一群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人。

    谁对他们好,他们自然心里记着的。

    朱棣看到百姓夹道欢送的模样,也是跟着在边上说到:

    “三哥,等我以后去了封地就藩,也要像三哥你一样,多为百姓办事,让百姓如此爱戴我才是。”

    朱启笑着说了:

    “你的为人,三哥我还是很放心的。”

    朱启倒也不是恭维,虽说历史上永乐时期一系列都会惠民政策,其实大部分都是当时的太子朱高炽在主持。

    但这些国家大事,肯定是得到朱棣的允许的,不然如何能够实施呢。

    虽说永乐时期打仗有点频繁,但朱棣大部分时候,用的还是职业的军队,比如建立起来的三大营。

    队伍很快在百姓们送行的呼唤声中,朝着旅顺的方向去了。

    ………………

    自旅顺出海,仅仅只花了两天的时间,便抵达了山东半岛。

    海路不得不说还是极为方便的,即便是海路的不确定和危险性,也因为从旅顺到山东半岛蓬莱港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这种危险性也是大打折扣。

    自蓬莱登录以后,后面的路就是快马加鞭,走的飞快了。

    从接到圣旨,到赶到应天,前后也就走了一个来月,八月末的时候,便赶到了应天府。

    可想而知这水路到辽东该有多么的方便,若是船只航海技术能更好一些,更成熟一点。

    自应天下海,沿着海路直接去辽东,日夜兼程不用停歇,这路程恐怕还能缩短一半呢。

    只是想是这么想,真要付诸实践,却还有点困难。

    毕竟大明的重心压根不在海上,就和所有封建王朝一样,明朝的眼光也是局限于土地之上。

    重农抑商,自然是维持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本国策。

    想要海运发达,光靠政府投入肯定是不行的,真正的大智慧,还是得靠民间的那些能人。

    但光是大明施行的海禁政策,还有将商人固定在各个省份的户籍制度,想要大力发展商业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想要跨越这个鸿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朱元璋那边不好劝,而且现在大明和北元全面交战的背景之下,户籍制度还是利大于弊的。

    短时间之内是没有更改的可能。

    朱启便将目光放到了朱棣的身上。

    若是历史的惯性没有被改变的话,未来太子朱标之后,朱棣还是很有可能会当上皇帝的。

    那么改造朱棣的思想,无疑是一条达成自己目的的捷径。

    先前,朱启便已经潜移默化的引导朱棣来重视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凡是都讲究数据计算,杜绝空想的好习惯。

    如今在路上,又开始聊起经商之事,朱启与朱棣辩论起来,那是聊的热火朝天。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