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钱庄(第 3/4 页)
这一点,钱庄和后世的银行之职能,显然差不多。
但不可否认的是,拆借这个职能,尚且还好,但存储的特性,却注定了,钱庄面相的群体,是被局限在了一股固定群体之中。
即需要异地商贸交易的商人!
毕竟,若是没有需要,谁也不会愿意将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钱,放到钱庄里去消耗,毕竟,保管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显而易见,保管存储,这个职能,在某些方面,已然不利于财富之流通。
而这一点,在纸币推行流通之后,亦是表现得更加严重。而随着纸币推行,保管存储,这个职能,显然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
毕竟,钱庄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金银铜金属货币,在商贸交易时不便,才有了钱庄,才有了银票的出现。
而现如今,纸币盛行,这个根本问题,已然不再是问题。
一沓纸币,揣在怀中,便可走南闯北,而且,随着近些年官道改造畅通,大恒也曾借改造道路之机,对各地匪寇进行清剿。
道路畅通,纸币轻便,匪患减少……
这三点,几乎就将钱庄的保管职能,彻底赶尽杀绝。
故而,在昭武八年中旬,天子便下旨,命钱庄对拆借与存储职能进行改革。
随即,在昭武八年末,钱庄上呈的新拆借存储之策,经廷议审核,天子批准,亦是正式在京城试行。
新的存储之策,变的方面,主要有两点。
一便是取消了保管费用,二则是对拆借放贷的口子,又一次放松了些许。
之所以只是取消保管费用,而非如后世那般,增加存储利息,自然是受限于时代。
毕竟,后世之银行,能够给所有储户一定利息,那是因为,银行放贷的群体,太广泛太广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