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时代变了(第 2/4 页)
但显而易见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天子能稳坐钓鱼台,对继承人精挑细选,那是因为,大恒立国八年,后位一直空悬。
后位空悬,那意味着,天子有长子,却无真正意义上的嫡长子!
尽管,这似乎是一个偷换概念的事情,但较真起来,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这个前提是,后位一直空悬。
在以前,大恒一切皆由武勋主导,一群泥腿子出来的大老粗们,哪里会想那么多,纵使想到了,也没几人在乎。
故而,在大恒开国的前几年,天子可以随心所欲,屠戮士绅地主也好,改革土地财税也罢,后位空悬,储君不定,都可以做到。
但如今已至昭武八年,大恒的秩序,也逐渐稳固,早已从打天下,转为了治天下。
执行政策的主体,已经变了!
以前,大恒是军国体制,以军治国,天子是将军,那大恒武勋,就是各级坐镇各地的各级将领。
实施政策,便是军令!
以军令治国,违逆者军法从事,而实施的政策,侵犯的,几乎都是旧有士绅地主的利益,与武勋们无关,甚至有益处,一切自是畅通无阻。
而现在,治天下的主体,是文官,是士人。
泥腿子出来的武勋们,不在乎,认为不值一提的事情,在他们眼中,可是礼法大于天!
这也是为何近些年,天子要行大策,总起波澜,总难顺利的最根本原因。
而对这些文人士子们而言,大恒立国八年,后位依旧空悬,储君依旧未定,显然是一件极其不可理解之事。
在以往,他们是被排斥在执政主体之外,甚至被执政主体打压屠戮的群体,当年的朝堂各部,甚至几乎都快成了摆设!
文官士绅们,可谓是人微言轻,在大恒,根本谈不上什么话语权。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