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章 智者胜(第 4/4 页)

    看着她们歇息的那个小帐篷,我不觉叹息。如果苍月公不曾谋反,她们必是两个养尊处优的名媛,周围围着一大批公子哥,像我这等小军官,想要她们假以颜色都难,现在她们却像两个柔顺的奴仆一般服侍我。

    今夜要发动反击,我也实在睡不着。走出门去,暮色已临。远处,蛇人的阵营中也没有什么声息。我又到了那箭楼上,看了看那个望远镜。那两个小兵也认识我了,很恭敬地向我行了一礼。

    从望远镜中看去,模模糊糊的,也没什么异动。只是让我有点担心的是,蛇人营中已亮了些。也许,蛇人也在渐渐适应火光,一天比一天不再怕火。

    我看了一会儿,眼有点酸痛。正想离开,忽然,眼角一瞟,在那望远镜里似乎看到有一个黑色的影子在动。

    那是什么?

    我又伏到望远镜前。那望远镜本就不太清楚,加上已是暮色苍茫,更看不清了。刚才似乎见那影子约略是在树林前,但现在看去,什么也不见。

    是我眼花么?

    我慢慢走下箭楼。城头上,夜巡的士兵仍在四处巡视。每一个人都不准解甲,休息也只是偷空打个盹。这样的日子,也快到头了吧。

    师老厌战。《行军七要》中也告诫了这一点。我们发兵以来,都是势如破竹,一直没有这种迹象。但如今与蛇人相持在高鹫城中,却一下让人有了厌战之心。以武侯之能,不会看不到这点。他仍要再战一场后退兵,那也是欲收全功,以全他盖世名将之名吧。

    名将。我不禁一笑。古往今来,出过多少名将。所谓的名将,无非杀的人多而已。陆经渔跟我说过的“无非杀人有方”,那也是厌倦征战所发的感慨吧。战场上,除了杀和被杀,就没有第三种选择了。

    我长长地叹了口气。天空中,月亮升起,淡淡的一牙。去年此时,高鹫城中也许正歌舞升平,准备过年,今年,绝大部分人都已成为尸骨。仅仅一年而已,便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了。

    我走下城头,正想回自己的帐中休息,忽然,城中响起了幽渺的箫声。

    那箫声起的地方也不远,似是南门城头。箫声清雅秀丽,也不知吹的是支什么曲子,十分悦耳动听。曲调却十分繁复,便如一根细细的长丝,千回百转,却又一丝不乱。

    听着那箫声,仿佛身体内外都流动着洁净的清水,什么都不再想,竟飘飘然有欲飞之感。我在城下听得也有点呆了,只盼那箫声响得久一些。

    正听得入神,忽然箫声中插入了一支笛声。这笛声极是嘹亮,突兀而来,有如利刃破空,与那如丝一般绵密的箫声却配得天衣无缝,倒似本该如此一般。

    那响亮的笛声越吹越响,终于,箫声再应和不了笛声,已是欲断欲续,这时,忽然铮的一声,响起了一串琵琶之声。

    这琵琶声一响起,我心头也一震。

    尽管我不懂音律,但只一听这声音,便知那是谁弹的。

    雪白的手指,如泣如诉的曲调。那一日的红灯绿酒间,如惊鸿一瞥,只是一个纤弱的身影。

    我向南门走去。走了几步,嫌走得太慢,跑了几步,但一跑,肩头却有点疼痛。此时我却管不了那些,顾自向前跑着。

    西门到南门也有一段距离,但听那声音,也不在正南门,而是南门偏西的城头上。

    那是武侯的临时阵营啊。不知为什么,我只想再看一眼那在弦上飞舞的手指,只想再听一下那种让人泫然的曲调。

    笛声和琵琶的声音犹在一处。连我这等人也听得出,笛声中浑是一片杀伐之象,那琵琶声平和中正,却带着一点柔弱。弹了一刻,笛声又越拔越高,琵琶声也似要跟不上了。

    柔美的琵琶声,仿佛杂花生树,似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山谷,与日月同生共长。笛声却像是一柄闪电般击来的快刀,一队风驰电掣般冲来的铁骑,击破了和平的迷梦。刀光闪闪,地上流淌着鲜血,四处都是烈火和人的哭喊。

    我奔跑着,任那曲调如浮云般绕在我周围。不知何时,我只觉得眼中已有了泪水。

    战场上,不管说什么解民倒悬的正义之战还是开疆拓土的不义之争,死得最多的,仍是无辜百姓。便是冲杀在前线的士兵,他们战死后又能留下什么?胜方的亡魂,称为国殇,还有点哀荣。败方的战死者,却只能遭人唾骂,谁想过他们家中,一样有着妻儿老小,在他们临死时的心中,也许和那些最爱和平的人一样,仍想着给自己家人一点温暖。

    跑到了一个城头,我已是气喘吁吁。毕竟,我伤势不轻,这一通跑让我有点脱力。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慢慢拾级而上。

    此时笛声已压倒了琵琶声,便如一条在天际间飞舞的蛟龙,忽焉在东,忽焉在西,不可一世,似乎指挥着千军万马,在战场中冲杀,当者披靡。

    忽然,在高亢的笛声中起了一个转折,似是水面有了一个小小的涟漪,隐隐地有些孤寂之意。

    那是什么人?

    我想着,踏上了城头。

    我看见了她。

    她坐在一队女乐中,怀中怀着琵琶,仍是穿着那一袭黄衫,五指仍在弦上拨动。尽管笛声嘹亮干云,琵琶的声音仍是如草尖的露水,纵然铁蹄踏过,依然坠下花梢。

    吹笛的,竟然是武侯!

    我不禁有点目瞪口呆。我做梦也想不到,武侯居然也深通音律。他放在唇边吹奏的,也不是一般的竹笛,而是一支磨得发亮的铁笛。此时他也似沉浸在笛声中,双目紧闭,对周围什么也不关心。他那形影不离的两个护兵大鹰小鹰也侍立在下首。

    月光下,一群人有似泥塑木雕。

    我不敢近前,远远地看着。城头上,巡视的士兵手扶长枪,也听得如痴如醉,仿入梦境。

    笛声渐杳,显得琵琶声重又突兀于外。但这时的琵琶声已不成曲调,便似大军过后,一片狼藉,那个和煦祥和的村庄中已无噍类,只剩一片残垣断壁。

    武侯猛地睁开眼,放铁笛在手掌一击,啪的一声。她一惊,手指移开了琵琶,一众女乐离座,跪倒在武侯座前。

    武侯笑道:“起来吧。”

    她们都坐回座位上。武侯道:“你的琵琶是跟谁学的?”

    这是跟她说的。她敛衽道:“回君侯,我幼时随穆善才学的琵琶。”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她开口。她的声音清越婉脆,却又不卑不亢。她此时的身份只是个女俘,话语间却依然如与武侯平等。

    “穆善才啊。”武侯低下头。

    这穆善才是南国琵琶圣手,听说我们围城时便在高鹫城中,后来不知所终了,多半也已死在围城中。

    武侯抬起头,似是自言自语道:“四十多年前,我与穆善才在帝都会过一面,他传给我以琵琶指法吹笛之技。不知不觉,四十多年了啊,怪不得我见你的琵琶竟能与我这支《马上横戈》相应和。”

    她忽道:“君侯的笛曲妙可入神,但兵刃之气过重,我最后已散乱不堪,难乎为继了。”

    这话既可说是恭维,也可说指摘。武侯却也不以为忤,道:“正是啊。我自知久在行伍,只怕血中流出来也是刀锋的寒意了。唉。”

    最后那一叹如同从心底发出。

    武侯竟然还有这样不为人所知的一面?我惊得目瞪口呆。也怪不得吧,武侯能成为一个百战百胜的名将,帝国立国以来的战将,据说武侯也可排到前十位了。如果我仅仅只凭勇力,那大概永远也成不了名将。

    发现自己想的居然是这些,我突然有点对不起她的感觉。

    也许她的父兄便是死在我的刀下。现在,她已成了一班要送给帝君的女乐中的一个了。不知为什么,我心头忽然涌起一阵对战争的痛恨。

    如果,战争没有发生,南国依然是一个行省,人们安居乐业,那有多么好啊。

    我站在城墙边,正胡思乱想着,忽然,西南边发出了一阵巨响。武侯站起身,眺望着远处,道:“反击开始了!”

    西南边,火光飞起,烟焰张天。几乎所有在城头的士兵都涌到城墙边看着那处。

    对蛇人的反击终于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遮天 志怪书 不朽凡人 修真门派掌门路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圣道煌煌 你们修仙,我种田 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