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一章 国之重宝(第 2/4 页)

    东平城破是必然的事了,虽然也知道不会像高鹫城被攻破那样全军覆没,但每个人还是害怕。可是有邵风观、毕炜、路恭行三个百计防御,破城的消息却没有预料中来得那么早。

    “五月七日,蛇人在下流筑了五道堤,东平城水军一日三出,杀敌两百,自损千人,摧毁三道堤坝。现蛇人正在加紧修整。”

    “五月十三日,东平城再次夜袭,蛇人已有防备,劳而无功。由于撤退有序,伤亡不过百余人。”

    “五月二十日,下流五堤合龙,蛇人已能直接冲到东阳城下,东阳城无法出城助战。”

    “六月五日,江水已没水门,发守兵五千日夜加固城墙。江水每日上升三寸有余。”

    …………

    告急文书雪片一般一封接一封地飞来,时间已到了六月末,盛夏的季节。在蝉声中,帝都的这个夏天表面上与往年夏天没什么不同,王孙公子仍是找地方躲避酷暑,为了养家糊口而劳作的平民百姓仍然在烈日下辛勤奔忙,只是人们心中都渐渐有些惶惶不可终日。年初南征军覆灭的消息传来时,蛇人还很远,尽管让人震动,他们仍然觉得那是件遥远的事。但是现在,这些真正意义上的异族已经到了大江以南,而且马上就要渡江北上,仿佛伸手已可触及了。

    我仍然在军校里教书。这些日子除了教书打坐练枪,有空也就是和吴万龄、薛文亦出去喝酒。张龙友事务太忙,很少能见,喝酒时说起战局,也不胜唏嘘。虽然令人沮丧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但也听说文侯早在调青月、红月二公驻军勤王时便已在雄关城秘密练兵。雄关城是帝都东北面的名城,以前就是帝都十二万常驻军的军营所在地,自从南征军全军覆没,剩下来的也大多已被带到东平城,雄关城几乎成了一个空城。文侯招募四方流亡入伍进行训练,这事我也早有耳闻,只是充其量训练了五个月,以前新兵入伍,必须受训半年,各地驻防半年,一年后才谈得上能上战场,我不知道现在这支队伍能有多少战斗力。不过在一般人看来,有这么一支伏兵,多少也让人心安一些。

    文侯让东平城死守,也是为训练新军争取时间吧。

    六月十六日。这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了。定好是七月一日毕业班提前毕业,现在军校里也空了不少。我带着班上的学生练习了一阵击刺之术,一个个都累得汗流浃背。一结束课程,我自己便口渴得受不了,走到茶桶边舀了一碗茶喝起来。这些茶当然不是之江省或天水省的贡品,只是行商运来的寻常茶叶,略微有些茶味而已。不过仅仅是一碗茶,喝下去也让人口舌生津,腋下生风了。

    那些学生也你争我抢地喝茶,我突然看见远处有一骑飞快地跑来。我放下茶碗,喝道:“集合!”虽然军纪严明,但这批学生毕竟年纪太小,也不能太过严厉了,可是如果别人来了看到我带的学生这么一团糟,我脸上也不好看。

    学生们一下排列整齐。他们的军纪主要由吴万龄整饬,倒也像模像样。现在天这么热,那人的马骑得那么快,只怕也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说。

    那人来得很快,到了跟前才看清是军校的另一个教官。他骑马到跟前,也不下马,只是把马带转,道:“快回去,太子殿下和文侯大人都来了,紧急召集,马上开毕业典礼。”

    我吃了一惊,道:“是因东平城的事吗?”

    他已经在拍马往回赶了,在马上回过头来道:“不错,昨日凌晨,蛇人决堤水淹东平,城中守军尽数撤到东阳城。”

    东阳城比东平城小一些,但城池远不及东平城坚固。失去了东平城的掎角相应,东阳城孤掌难鸣,多半仍然要弃掉。到了此时,帝都东都的外围就门户大开,蛇人可以长驱直入。一旦攻破北宁城,帝都就再无险要可守。虽然知道弃城之举在所难免,但消息真正来临,还是让人吃惊。

    领着学生回到军校,各班已经陆续赶来。四十个班的两千学生围在操场上,也将操场挤得满满的,最前面一排是那些毕业生,一个个都已穿戴整齐。等人一到齐,太子先不痛不痒地说了几句。他名义上是军校祭酒,自然有话要他先发言。他说完后,是副祭酒文侯训话。我知道文侯的话才是正题,竖起耳朵听着。

    文侯先只是平平常常说了两句,当他说到“国已值危亡之秋,人当存忠义之念,必效命沙场,保家卫国”时,终于说到要让毕业班提前毕业的事了。

    军校的五年级生照常是九月才毕业,但今年事出紧急,事实上文侯所训练的那支新军已经差不多了,现在必须有大批中下层军官补充,现在这八个班四百人的毕业生便成了最紧缺的人才。军官与士兵也需要一个磨合期,我记得武昭在年初就说过毕业班要提前毕业的事,可本来定好的日子还有半个月,现在东平城之退,势必马上将战火引到北宁城来,事不宜迟,提前毕业的事又提前了一次。

    看着一个个英姿飒爽的年轻人上台受领佩刀,台下那批低班学生一个个连手都拍红了。在他们看来,这批年轻的军官何等威风,一个个羡慕得不得了。

    这些年轻的好男儿,有一半要倒在疆场上吧?也许,他们也正情窦初开,开始有喜欢的少女,可有谁知道,明年还能不能见到他们?

    这时台下忽然哄然一声,几乎全场的学生都欢呼起来。那是授到最后了,这最后一个名叫钟禺谷,听说是今年毕业生中成绩不论马上枪、步下刀、兵法都名列第一位的天才学生。虽然毕业生刚毕业,按成绩的好坏都授予百夫长或什长,但最后的十个号称“金刀十杰”,授予的佩刀是镏金的,与一般有些不同,当初我毕业时也没能拿到。这十个人未必后来都能成大器,但军中偏将军以上的军官中几乎有一半当初都拿到过金刀。这个钟禺谷是金刀十杰第一名,而且枪、刀、兵法都是第一名,更是难得,可以说是天生的名将。他年纪也不过十八九岁,气宇轩昂,穿着一身笔挺的军服,显得精悍潇洒,接过佩刀时,单腿跪下,大声道:“殿下与大人爱兵如子,吾等感激涕零,必当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以报君恩之万一。若有怯懦,天人共诛之。”

    这个钟禺谷看来真的是文武双全,这两句话言简意赅,铿锵有力,不过也可能是教官预先准备好的。授刀完毕,下面就是升军旗,唱军歌,那批毕业生就要开拔了。因为时间太过紧迫,军歌唱得有些乱,但仍是气壮山河,响彻云霄:

    执节堂堂,以向四方。

    天河之水兮洗我刀枪。

    金戈铁马,万里鹰扬。

    日出东海兮赫赫煌煌,

    吾土吾民,吾国吾邦。

    执节堂堂,以守四方。

    长风猎猎兮吹我征裳。

    开疆拓土,万里龙骧。

    日之正中兮赫赫煌煌,

    粉身碎骨,归报君王。

    军中本来以那庭天的《葬歌》为军歌了,后来的第三代帝君觉得这歌不吉利,也不曾突出皇恩浩荡,只说“永守亲族”,故命翰林院学士作此歌。这歌曲调雄壮,辞藻也够华美,但不知怎的,我总觉得不及那《葬歌》更能打动人心。只是那些学生都唱得热泪盈眶,在歌声中,那一面旗帜渐渐升起。天空中白云朵朵,这面血红的战旗迎风招展,也真像是天空中沾上的一摊血迹。

    在歌声中,阳光灿烂,如同亿万道金色长枪射下,穿胸裂眦。我不禁一阵晕眩,一时也不知身处何世。粉身碎骨,归报君王吗?也许,将士血战疆场,只是为了报答那毫无来由,甚至有些可笑的“君恩”而已。在帝君和宗室眼里,世上的所有人,也实在只是为帝国开疆拓土、守御四方的工具罢了。纵然征战厮杀,立下汗马功劳,在帝君他们看来,充其量只是“鹰扬龙骧”。

    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注意到我的样子有些异样,只是我有些想笑,想要冷冷地笑。

    歌声响彻云霄,那些歌唱着的年轻人心中,也许正燃烧着渴欲为国捐躯的热情吧。曾几何时,那种火一样的激情我也有过,只是渐渐地就熄灭了。在血雨纷飞的战场上,在生死一线的搏斗中,再热的血也会冷的吧。

    文侯站在台上,在他的眼里闪动着微弱的泪光。他心里在想着什么?也许是看到了这些学生,在担心东平城里甄以宁的安危吧。甄以宁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骄奢气息,文武双全,这次多亏了他,文侯才会如此尽力救我。文侯不准东平守军撤退,甄以宁恐怕也只能待在城中。过去了几个月,他的伤总该好了,第一次见到甄以宁时,他还是毕炜手下的参军,从小舟上一跃而起跳上我的坐船,身手矫健,以这样的本领,应该不会有事吧?

    会开完后,太子马上走了。以他的性格,在这样的场合自然待不下去,我打发了班上的学生,正想回去,有个人过来道:“楚休红,文侯大人有请。”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遮天 志怪书 不朽凡人 修真门派掌门路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圣道煌煌 你们修仙,我种田 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