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19 朝野博弈(二合一)(第 2/4 页)

    按理说杨溥如今都乞骸骨致仕回乡,更应该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随大流反对沈忆宸激进治水策略。为何在这个时候,他站出来选择支持?

    “可是杨爱卿,沈向北上疏治水策,溃堤风险太大,如何能保证一劳永逸?”

    朱祁镇反问了一句,毕竟这事关漕运,身为皇帝都不敢冒风险。

    “无法保证。

    杨溥淡淡的回了句,然后无视众人惊讶神态,继续说道:“同样道理,若是不按照沈佥宪方案治水,诸位同僚觉得日益增高的地上悬河,下一次溃堤又在何时?”

    “明年,后年,亦或是大后年?’

    杨溥这番话说中了关键点,那就是黄河治水的现状,无法用中庸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大明开国几十年下来,山东地界堤坝修修补补了无数次,结果溃堤的次数越来越多,泛滥的水势也越来越严重,不断的威胁着漕运安全。

    就算采取保守的修补河堤方案,明年汛期来临后,依然免不了溃堤的局面。

    到那时候,难道又派另外一名大臣去治水?

    如若换做几个月前,杨溥是不会站在沈忆宸这边,同意这种激进的治水策略。

    恰恰他选择乞骸骨致仕,想要在自己离任之前,秉持着单纯的公心大义,为国为民推行治水大业,

    说不定往后在史书上,也能添上那么小小的一笔。

    “臣认为杨阁老言之有理,山东治水如今到了不破不立的阶段,必须下猛药!”

    工部尚书王卺站了出来附议,河南、山东这些年黄河水患,简直把他给整麻了。单纯修补决口已经毫无意义,必须整条河堤加固清淤。

    这种想法其实王卺早就有之,却没有这个魄力跟能力去实施,现在有了沈忆宸站出来当这个背锅的“冤大头”。

    此时不赞同,更待何时?

    “臣附议杨中堂。’

    内阁高穀接着出班赞同。

    他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那日沈忆宸离开东阁时候的背影,是那么的洒脱没有一丝留恋。高穀猜不透沈忆宸这种人,仕途终点是造福万民,还是祸国殃民。

    但在山东治水这件事情,高穀相信沈忆宸没有忘却初心,否则无需上疏这么激进的《两河经略疏》。

    “臣附议杨阁老。”

    户部尚书王佐同样选择支持。

    他没有那么多的公心大义想法,纯粹是站在户部的国家财政角度,八十万两看似很多,实则要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山东水患,几年时间就能回本。

    相反年年溃堤闹灾,赈灾跟治水就等同于一个无底洞,不如赌一把沈忆宸能治水成功。杨溥的出列支持,让朝臣风向瞬间转变,只见站在御座旁边的王振,面色阴沉看了都御史王文一眼。

    后者立马心领神会的出班道:“陛下,臣有一事禀告。

    “王卿家请说。

    “山东兖州府上表,沈忆宸未经三司审判,杖毙阳谷县令孟安维,权势只手遮天!”什么?

    王文这番话出来,在场的朝野重臣都震惊无比,县令官衔虽小,但好歹也是登记在册的七品文官。自古刑不上大夫,连皇帝定罪都得走三司流程,沈忆宸哪来的勇气随意杖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天下枭雄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圣女请安分 三国之暴君颜良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我是不是见过你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溺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大清巨鳄 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