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19 朝野博弈(二合一)(第 1/4 页)

    紫禁城文华殿内,明英宗朱祁镇面前御案上,摆放着沈忆宸快马加鞭呈递上来的《两河经略疏》。

    御案下方站着内阁以及户部、工部等等相关衙门的大臣,准备共同商议上疏中的治水策略以及所需费用。

    “诸位爱卿,对于沈向北呈递的《两河经略疏》,你们有何看法?”

    几乎朱祁镇的话音刚刚落下,工部侍郎王佑就出班禀告道:“陛下,沈佥宪实地走访书写的治水策略,做到了治水必躬亲,这份精神臣很敬佩并且赞同。’

    “但如今国库空虚,八十万两河工银无论如何都拿不出来,历代先帝遣使治水也从未花费如此巨资,臣表示异议!”

    王佑这番话说的明褒暗贬,核心思想就是沈忆宸治水花费巨大,朝廷拿不出这么多钱,同时暗指有中饱私囊的嫌疑。

    现在沈忆宸跟太监王振可谓撕破脸皮,阉党自然把他给视为仇敌,用尽一切手段去打压破坏,哪怕治水大业也不例外。

    “八十万两确实花费甚多

    朱祁镇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前朝先帝治水花销,大多在一二十万两左右。沈忆宸“狮子大开口”,起步就翻了四倍不止,后续还不知道要不要追加,着实有些夸张。

    看到皇帝认同自己的观点,王佑立马打蛇顺棍上,继续说道:“还有陛下,沈佥宪的《两河经略疏》中描写道,打算借清河之水,攻黄河之沙,臣认为不妥!’

    “有何不妥?’

    “历朝历代黄河决堤,都在河坝承受不住水流冲击。就算沈忆宸采用四套不同堤坝配合拦水,又岂能保证万无一失?”

    “黄河之水不会倒流,蓄清刷黄一旦启动,就意味着没有后路可言。如若修筑的堤坝承受不住水势,溃堤千里的后果,谁又承担的起?

    王佑的话语这下不仅仅是朱祁镇觉得有道理,就连参与商议的其他朝臣们,都忍不住暗暗点头。

    自宋朝以来中庸之道盛行,沈忆宸这种“激进”治水方案,成了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败了呢?

    带来的后果可能比这次黄河决堤还要严重,全面溃堤将直接切断漕运粮道,引发国运动荡。

    区区一个正四品的都察院佥都御史,拿什么去承担后果?

    朝臣的这种思维,就跟当时沈忆宸从陈涛嘴中,听到束水攻沙、蓄清刷黄八个大字的想法一样。风险过于严重,不成功便成千古罪人!

    “杨爱卿,你对沈向北治水之事,有何看法?’

    面对殿下群臣一片反对之声,明英宗朱祁镇最终还是把目光看向了杨溥。

    进入寒冬后,杨溥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两个月接连几封上疏乞骸骨。身为先帝托孤五大臣,内阁三杨时代最后的领军人物,朱祁镇对于他的感情是复杂的。

    有感激,有敬重,同样也有被管教后的反感跟厌恶。

    但真到了杨溥要致仕的时候,朱祁镇更多的是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有这么一位老臣坐镇朝野,他感到很安心。

    “咳咳咳

    面对皇帝的点名,杨溥重重的咳嗽了几声,脸色有着一种病态的苍白。

    “治水之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想要享受千秋之利,就得付出当代之功。

    “沈佥宪的《两河经略疏》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乃一劳永逸之法,臣认为可行!”杨溥此言一出,全场朝臣都把诧异的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要知道杨溥最近几年在内阁,施政方针贯彻着明则保身的思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面对王振的专权擅势,杨溥也选择了绥靖退让,不愿与之正面对抗。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天下枭雄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圣女请安分 三国之暴君颜良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我是不是见过你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溺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大清巨鳄 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