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寡妇门前(第 1/2 页)
严麾所属大理寺与史官们并无多少往来,对于肖明杰之为人,也来源于同僚口中和半年前史官小吏马逢伯身亡的案子卷宗所记录。
初入大理寺,严麾曾将近些年的案件卷宗尽数阅览,因着马逢伯本是当朝官员,听闻很有才华,便对他的案子多加留意,案件始末,相关人员便尽数留在了他的脑子里。
大礼朝史官主司记录陛下言行政绩,编纂史书。史官们秉笔直书,不掩恶,不虚美。历来这史官选拔必重个人德行和品操,选出的都是“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德才兼备的人物。
当年太史令手下有两名内吏十分出挑,一是这肖明杰,另一个名叫马逢伯。
这马逢伯年少有为,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又做得一手锦绣文章,自然深得太史令朱大人的青睐。马逢伯与朱大人虽是上下级,可却有师徒之谊,平素也有意提携,半年前这御前起居史的位置空了下来,朱尚书更是力荐马逢伯,眼瞅着这位置非他莫属,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人没了,还引出一段丑闻来。
马逢伯本是仕途平坦,家中又刚娶了美貌娇妻,本是人生得意之。可惜就在这他一路顺风顺水之时,突然身亡,实在是一件令人唏嘘的事。
史官手中一支笔,上写帝王功绩,下述百姓起居,写尽一朝兴衰流传于世,最讲究节操与中正,清流传家。马逢伯这事自然让人不耻,如今竟是无人再提,即便提到诸多嗤之以鼻,十分不屑。
“因何身亡?什么丑事?”严麾说到这马逢伯的死因,突然住了嘴,小玉抵不住满心好奇,自然要追问。
“嗯。”马逢伯的死因让人诟病,严麾瞧着这眼前娇花般的姑娘,虽说是入了公门,随着他一路走来见过不少案子,抓过人,验过尸,可今日这花前月下的旖旎风光,并未在公堂衙门,说这些不但煞风景,还让他无端生出些难为情来。
小玉哪里肯依,一路追着严麾非要问个清楚。扯着严麾的袖子不停摇晃,晃得他心里翻腾,神思飘摇,竟不敢再去瞧身边正撒娇的人儿。
严麾被她磨得没办法,勉强扯出她手里捏得皱巴巴的袖子,定了定神儿,望了一眼接踵摩肩的人群,靠近小玉的耳边,极低的声音,“嗯......是......做过死。”
“咳。”小玉只觉轰地一声十分上头,尴尬地转过去身,四周瞧了一下,街上人流如织,游街赏灯的,游船赏景的,倒没人注意两人,当即拍了拍发热的脸颊,扯着硬邦邦的嘴角,“还真是死的......不怎么好说出口。”
两人略略远离了人群,严麾才继续道:“嗯,太史令朱伯蹇,也就是这马逢伯的老师,本是我大礼朝的大儒,最得意的门生死在花街柳巷女昌女支的身上,简直丢尽了史官们的脸,也弄得他颜面尽失,听说为此这朱大人还病了一场,数日未曾上朝。当日大理寺接手了这案子,见死因无疑,又有那妓子的口供,加上要顾及朝廷体面和太史令的脸面,便对外压了消息,迅速结了案件。其实外界并不知道马逢伯真正的死因,对外也只说是病死。”
“可是死因有疑?”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