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寡妇门前(第 2/2 页)
小玉自跟了严麾从云雾衙门到大理寺,心里便对人命更为敬畏,凡扯上了人命,在心中先要怀疑三分。正如严麾所说,“案件中要大胆存疑,小心谨慎求证。”
严麾摇了摇头,“卷宗上记录详细,案子简单又有人证,仵作验尸也无可疑。”
小玉不解地问,“虽是死的并不光彩,可这跟着肖明杰又什么关系?”
严麾刚要回答,正瞧见两个小童嬉闹着冲两人奔了过来,眼瞧着就要一头撞上小玉,严麾见状连忙将小玉扯到一旁,护在怀里,“小心。好好的中秋花灯,你不赏灯,便要揪着问东问西。要不咱先赏灯,明日我再与你说。”
“说了一半,又不说。”小玉瞥了一眼严狐狸,微微撅了嘴巴,嗔怪,道:“那我可不依。”
小玉平素里是个明媚大方的女子,即便是无端生了闺中女儿的愁思也不过是片刻的事,这娇嗔撒娇的模样实在罕见,严麾一瞧竟是移不开眼睛,心里十分受用,此刻小玉提出什么要求,定然有求必应,何况只是说一段往事。
严麾瞧了一眼长街十里,火树银花不夜天,满街明灯,天幕星辰,无边无尽,漫天的繁华,叹了一口气,“辜负了这好风光了。可惜这满街的流光溢彩,却入不了你的眼。”
马逢伯死后留下过门不到半年的妻子柳氏,还有母亲于氏。两个女人过日,想来也是何种艰辛。马逢伯死后那御前起居史位置便空置下来,肖明杰正巧写了一篇史录,文辞华丽,将景帝筑堤防洪的功绩写得堪比尧舜,虽辞藻上有些奉承意味,可景帝这事的确算上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文章也算得上是一篇不失偏颇的帝王功绩史录,景帝瞧了龙心大悦,肖明杰便顺理成章顶了御前起居史的职位。
人熙熙皆为利来,马逢伯死得并不光彩,平素里常聚在一起吟诗品酒的同僚们并没有人愿意沾马家之事,自然也没人愿意解马家遗孀的困顿。
肖明杰平素里与马逢伯有些交情,但也是泛泛之交,可是谁也没想到,反倒这平素里交情并不笃厚的肖明杰伸了援助之手。
大概是瞧着两个寡妇过日子实在艰辛可怜,肖明杰时常拿了自己的俸银资助一二。于婆子因丧子,一股急火,一下子病倒,也是肖明杰请了郎中,细心医治,保住了于婆子一命。为此这于氏和柳氏专门在太史令大门外,跪谢肖明杰大恩,这事倒是作为一件美谈传颂,京中人人俱知,无不夸赞这肖明杰仁义,是个大大的善人,景帝陛下听闻这事还专门褒奖,赞赏肖明杰是个仁义君子,这肖明杰也因此半年内连升两级,一时风光人能及。
“听着可是个大大的好人。”小玉摸了摸远山黛眉,若有所思,“我觉得他有些怪,并不一定就如传言那样,他......似乎有两副面孔,一副便是人人口中称赞的大善人,一副......我刚才见他与一个婆子颇有龃龉,那婆子口口声声说要抖出他的丑事,那时的肖明杰满脸阴郁模样,瞧我的眼神我都觉得脊背一阵阵发凉,十分瘆得慌,可他瞧清楚是我,便很快又变了脸。”
“话本里常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吗?”小玉瞧了瞧严麾,“何况还是两个寡妇。这肖明杰莫不是......”
“......”严麾只觉得十分无语,“你呀.......没事少看那些东西,小心看坏了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