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南俞的新文化运动(第 2/4 页)
当然这次不会爆发什么军师叛乱,也不会有人有能力再撼动皇帝孟一凡的大权。
孟一凡想让南俞帝国走上资本主义的萌芽,选一个合适的首相便是关键。
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很多经济的大权便会交由首相负责,这个人当然不能是外人,自然自己的女人便是首要人选。
尉迟珊珊也想到了自己遇到的阻力,和她当年监国和做女皇一样,在这个封建社会对女人的成见是无法不是一天两天行成的,也不会一天两天就磨灭。
女人在这些当官的男人眼里就是相夫教子的工具,他们无法忍受一个国家的大权由一个女人管控。
不过这一切,孟一凡早就料到了,他让朝野随意的发出声音,他要听听这些声音,听听哪些是有效的建议,哪些是女性歧视。
孟一凡需要谏臣,需要忠臣,更需要那些暴露了的奸臣,他要引导这些还也露出狐狸尾巴的老家伙透出马脚。
这个国家的官员,他还没有吃透,要振兴富强,还要靠一批有识之士。
靠着孟一凡,尉迟珊珊也算是半个屁股坐稳了首相的位置,她要把她的经济和文化理念贯彻全国,第一件事就是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提倡民 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先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
尉迟珊珊的新文化运动虽然用了同样的名字,具体内容可不一样。
南俞帝国的新文化运动也倡导民 主和科学,但是并没有反对孔子,因为南俞帝国的历史上,并没有孔子这样一个人物。
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精髓,在南俞也可以发扬光大。
在南江的官方语言中,他们的语言习惯介于现代和文言之间,这让孟一凡十分好拿捏,不用看奏折的时候,都字斟句酌。
尉迟珊珊的新文化运动要做的是将现代优秀的文化思想和艺术成就在南俞帝国发扬光大,文化的辉煌也可以振兴一个民族,不过将现代思想融汇到一个封建甚至是半原始社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人们如何能接受新鲜的理念和思想,这些理念好思想是否利于孟一凡管理好这个国家也是让尉迟珊珊头疼的地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