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艾隆汽车公司(第 3/4 页)
“会办,但是汽车的销量和当地生活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我想也只有在美国、欧洲这样的地方,汽车公司才能更好的生存下来。”朱传文说的直接了当,未来在关东的汽车,汉耀需要的是卡车,是要运货的。而轿车,未来的销量肯定没有美国高。
安德烈思索着,汽车终将会代替马车,这其实也是他的预见,家族产业在德国、俄国也是有着布局,但也只是研究,终究还没下决心投入重金,毕竟一个成规模的汽车厂着实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
朱传文看到了安德烈的意动,趁热打铁的说道:“将军阁下,从无线电广播出现之后,世界的联系可以说又变的紧密了,我觉得不妨在美国置些资产,鸡蛋总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其实这也是朱传文投之以李,报之以桃了,未来的沙俄变动远比清廷这片土地上变动要激烈和前瞻,这也是朱传文此次亲自前往海参崴的原因之一,期待能说服安德烈。
“不了,我还是希望在帝国内部置办一些工业厂子。”安德烈考虑了一下,还是拒绝道。
“将军阁下,眼下欧洲局势变动太快了,根本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而美国,在美洲大陆上一家独大,倒是很适合经济的发展。眼下我们汉耀已经在德州买下了大片的土地,未来打算在德州建立艾隆汽车公司,我是真的很希望将军阁下能与我一起。”
朱传文言语恳切,当然他是有目的的,未来安德烈家族在红色巨人身上肯定是不能生存,毕竟和沙皇一家的联系太过于密切了,到时候朱传文肯定会朝着红色巨人靠拢,保住汉耀港口。
而白俄的人要撤,红俄要接手,中间商赚差价的事儿,朱传文可是很期待,汉耀肯定将会接手白俄在关东、乃至西伯利亚的部分利益和人员,这其中肯定得有一个牵线搭桥的,安德烈就是朱传文早就选定的人选。
安德烈不知道那么远,只是诧异的看着朱传文,他时常分析着各国局势,单说美国,他看中的就是德州,“德克萨斯啊!”安德烈念叨一声,心里想着这人的眼光总是很毒辣。
19世纪前半叶,德州可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之后更是成立了孤星共和国,美国所有州之中,也只有德州此地是以国家的名义并入合众国的,州长更是有着调兵的权利,任德州防务司令。
后世的德州时常喊着独立,就是这样的历史因素让它在美国历史上独树一帜,不过独立是一辈子不会独立了,只是会叫的孩子有奶吃而已。
“是啊,安德烈阁下,如果你愿意的话,艾隆汽车公司会给你让出20%的股份,相信我,绝对会物超所值。”朱传文再次劝说道。
如果是其他地方,安德烈还真没心情,但是德州的话,安德烈眯着眼睛不知道在考虑什么。
“你弟弟加入美国国籍了?”安德烈问道。
“会的,应该就在今年。”朱传文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未来艾隆公司将会是汉耀的最佳辅助,朱传杰也只有完全的扎根美国,才能对汉耀有着实质性帮助。
桐树的种植园在德州,艾隆汽车公司也将在德州落户,朱传杰未来将以个德州企业家的身份活跃在纽约,这是最近朱传文兄弟俩沟通过的事情。
“这事儿我和家族再沟通一下吧。”安德烈没将话说死。
“期待将军阁下的加入。”朱传文看着安德烈心动,就知道这个事儿能成一半,脸上也是洋溢出了微笑。“将军阁下,为了汉耀港口的发展,我打算给这条冰城至汉耀港口的铁路,分40%的所有权给艾隆公司。”朱传文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先以入股的开头,主要是借着安德烈家的资金缓解艾隆公司的资金压力,再告诉安德烈艾隆公司虽然是美国公司,但是,是我朱传文的,或者未来还会加上安德烈,这样的层层递进,朱传文觉得成功的几率才会大。
“引入美国资本。”安德烈再次陷入了沉思,眼睛瞥了一眼朱传文,感慨着自己的眼光真是没错,这才几年啊,汉耀就挣下这么大的家业。而且,用艾隆公司为引,引入美国资本,好嘛,这才是人家的目的。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安德烈心里很是舒服,毕竟是知根知底了。
“艾隆公司的占比有谁?”
“目前,艾隆总公司有着摩根公司的40%股权,下属还有艾隆种植公司和艾隆广播公司两块,未来成立的艾隆汽车公司将由我方独资,摩根公司似乎对汽车公司并没有想法。”朱传文如实的说道。
的确,摩根财团由老摩根操控,此时看重的是美国通用汽车,名为威廉姆·c·杜兰特的美国最大马车制造商正在整合汽车产业,相比于规模没通用公司大的艾隆汽车公司,摩根财团选择了通用,正在择机入场。而不是用宝贵的资金去投资艾隆汽车这样一个带着清国影子的汽车厂家。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