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艾隆汽车公司(第 2/4 页)
汉耀港的研究还在不断的完善着,这将又是汉耀一众理事乃至所辖一个个研究所继鸭山基地完善之后,又一项水磨豆腐的活儿。
而为了铁路,朱传文在6月中的时候坐上了前往海参崴的火车。
这次从冰城出发之后,朱传文一路上详细看着冰城到绥芬河一路的铁道线路两边,不得不说,俄国人是费了心思的,沿途贯穿的山路的确没那么多。
等火车快到海参崴,朱传文在冰城守备司令部副官钟宣的帮忙下换上沙俄的军装,毕竟,他还兼任这冰城守备不是?
“朱先生,好久不见啊!”道格早就在海参崴的火车站等候着,等朱传文出现,热情的迎了上来,一老一少倒是在海参崴车站来了个拥抱,引得行人纷纷侧目,不过在看到朱传文身上的那身军装的时候,目光中有着羡慕,又快步的离开,显然不想招惹。
海参崴这地方,现在商业活动也是丰富,来自关东的清国商人,朝鲜商人,乃至日本商人都是在云集于此,港口城市就是这般,有着远洋贸易,就有着活力。
“是啊,道格先生好久不见,我估计道格先生的茶叶也快喝完了。夏天天热,可以试试绿茶败败火气!”朱传文从赵东的手里接过一个玻璃罐子,里面是今年的山海关内清明节前新收的顶级绿茶。
“哈哈,朱先生每次过来都是这么有心!”道格笑眯眯的收下,前面牵引着带着朱传文上了等候的马车。
海参崴沙俄远东军司令部安德烈专属参谋办公室
朱传文的到来可以说谁都没惊动,因为他也有着沙俄军方的证件,这是前几年沙俄财政大臣来冰城的时候给他的。
“将军阁下,此次我前来是有一桩大生意!”朱传文见道格离开,直接朝着安德烈说道。
“哦?”安德烈很是惊讶的问道,他本以为朱传文来海参崴是来办理汉耀港的租界手续的,没想到一来就和他谈起了生意,伯力城的发展的确改变了安德烈,对于生意这个字眼,不再抵触,示意朱传文详细说说,看看能不能让伯力城和冰城展开合作。
朱传文梳理了一下语言,说道:“将军阁下,不知道你记不记得我那位弟弟?”
“是那个在德国上军校的那位吧,听说今年8月开始,就要下连队了。你弟弟的本事也是不错,汉娜的父亲可是德国海军局的副局长,可以说是德国海军的二把手了。
这几年,德国皇帝对海军抓的很紧,德国海军局在德国军界的声音可是占着很大一部分。”安德烈说起了朱传武,沙俄军校招生很繁琐,还得是贵族,这一点还真不如德国这种国家好操作,他母亲在德国的家族还是有些势力的,可以说也在帮忙关注着,话说回来,那是因为朱传文对他作用很大,成年人的世界,尤其是政客的世界中哪里有着情谊,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
而这“本事”二字就有些不正经了。
“感谢将军阁下!”朱传文听明白了意思,朱传武在德国还是有着安德烈关照的,“但是我说的不是这个二弟,而是我最小的弟弟,朱传杰,他现在在美国。”
“美国?”
“嗯,传杰在美国纽约的哥大上学,这些年我也给他了一笔钱,这笔钱被他用来开办了艾隆公司!”朱传文直接了当的说明,言语间一副生子当如朱传杰的态势,很是夸赞。意思我这弟弟本事也不错,不比老二朱传武差。
“是那个在美国的广播公司?”安德烈惊讶的问道,大洋彼岸的美国,广播电台这种形式越来越火,借着广播剧的发展,艾隆广播公司的盈利手段也是多了起来,艾隆收音机不必多说,算是直接终端销售,而广告的业务也是占比了很大一部分。
这年头,在广播公司的话筒中插播语音播报的广告,可是在美国开了先河了,一种名为艾隆公司的商业模式在美国全面兴起,在摩根财团的推波助澜下,艾隆公司吃到了第一只大螃蟹。
“是那个,眼下艾隆公司那边也有着些余钱,我打算在艾隆公司旗下,成立一个艾隆汽车公司,不知道将军阁下有没有想法。”朱传文说道。
“汽车公司啊!后期你在冰城也会办汽车厂吗?”安德烈却是问道,对于那么远的地方他懒得关注,主要是没选到他在美国看好的位置,但是如果在冰城办厂,这就有着合作的可能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