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两百七十三章 人择原理(第 4/4 页)

    这不是主要的问题,我们就不深究了。

    在影片中,主角总是不满足于当下,于是想着改变过去,每改变一次导致他存在于另一个平行宇宙,可惜总是事与愿违,由于蝴蝶效应的存在,本来的好意到最后却产出了恶果。

    最终,心力交瘁的主角回到妈妈肚子里自杀,这个悲剧的结尾让人扼腕长叹。

    类似的还有影片《罗拉快跑》、《土拨鼠之日》等。

    我们还可以推想,既然存在天文数字的平行宇宙,那么在存在“我”的多宇宙里,可能有一些“我”更加落魄,也有些“我”则混得更好。

    比如某一次考试,本宇宙的“我”考了九十分,而有些宇宙的“我”则瞎猫碰到死耗子,考了个满分,另一些“我”则倒了大霉,考了不及格。

    继续联想下去,在某些宇宙里,“我”已经实现了当时的梦想,功成名就,位高权重也未可知。

    本宇宙的我多么想拥有那种体验啊!

    这就好比,如果人生好比一场游戏,可以save and load该多好,我总能得到一个最好的结果。

    说到这里,游戏里出现的不同存档不就是一种多宇宙的理解吗?

    影片《彗星来的那一夜》中就有类似的情节,女主去到平行空间的另一个“她”的家,发现另一个“她”过得更好,于是将另一个“她”打晕,伪装成另一个“她”。

    影片《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剧照,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烧脑神剧,大致等于《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恐怖游轮》,不可错过。

    人生最多百年,在宇宙年龄面前,人生百年不过沧海一粟。

    如果把我们的视野放大到宇宙尺度,那会发现一个神奇的问题。

    按照多宇宙理论,从一百三十七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开始,我们整个宇宙早已“分裂”或“演化”成天文数字的子宇宙。

    可以想象,在大部分宇宙里,可能根本不会有“我”,甚至连太阳系、银河系都没有。

    所以,“总宙”本身就是随机的,天文数字的“子宇宙”就是随机的结果,我们处于哪一个子宇宙里本身就是“总宙”演化的结果。

    这就导致一个更加恐怖的推论:如果我们要问我们的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是因为如果宇宙不是这个样子,你就根本不会在这里问这个弱智问题。

    这就是“人择原理”!

    多宇宙刚诞生出来的时候,显而易见的优点是它摈弃了“观察者”,让世界从哥本哈根的“唯心”回归唯物,然而经过推论,却发现这竟然能会导致更加“唯心”的人择原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顶级诱捕公式 仵作惊华 俗人回档 小蘑菇 娇瘾 刺青 入迷 逃离疯人院 [无限] 偏执狂 不循(重生) 限时占有 魔尊也想知道 他喜欢你很久了 谁把谁当真 完美无缺 消费观不同怎么谈恋爱?! 温香艳玉 偷香 演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