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四章 这都是经验(第 3/4 页)
2007年,索尼 sce 换帅,平井一夫上台,改良 ps3,大幅降价,同时引入了大量游戏《神海》,《战神》等,使得 ps3 打了个翻身仗。
最终,在第七代游戏主机的竞争中,xbox360 与 ps3 打了个平手,各自销售了八千万台。
而万万没想到的是,任天堂的wii,成为这一代游戏主机的冠军,销售了一亿台。
随着xbox360的销量再创新高,微软的心态开始飘了,它想要学 ps3 教育用户。
2013年,微软推出 xboxone,除了游戏外,它还有视频播放、直播、tv盒子等功能。
多功能于一身当然没问题,但是,xboxone 随之推出的政策却非常奇葩——一个游戏只能绑一个设备玩耍,借别人游戏无效。
定期联网验证,无网络验证不能玩游戏。
kinect 强行绑定销售,总价五百美元。
怎么样,是不是看到了当年ps3作死的身影?
这样奇葩的政策已经推出自然恶评如潮,而ps4却借机反其道而行之——不强行绑定设备,游戏随便借,不要求联网验证,价格还是三百!
于是,ps再次碾压 xbox,至今,ps4 卖了一亿台,而 xboxone 只卖了六千万,与后起之秀 switch 接近。
2020年就要过去,第九代游戏机们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ps5 与 xbox seriesx 即将开始新的一轮竞争,而任天堂仍然热衷于switch的销售。
次世代游戏机霸主最终花落谁家?
当然了,话说回来,毕竟新晨科技这也是踏入一个新的领域,但是踏入的新的领域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领域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会有什么样的产品形态?
这个也不妨可以从当前领域的各种科幻作品中找找灵感。
话说最近又重现热潮的vr领域,其实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作家stanley g.weinbaum就在其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提到了这样一种虚拟现实的眼镜。当人们戴上它时,可以看到、听到、闻到里面的角色感受到的事物,有如真实的生活在其中一般。
也就是vr眼镜的鼻祖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
当然,由于这部作品过于“史前”,所以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膜拜意义。
而能够对现代的vr从业人员有一些指导意义的、能促进灵感迸发的作品也是有的。
小说《神经漫游者》,威廉·吉布森于 1984年创作的《神经漫游者》可谓是开创了“赛博朋克”这个流派,文中率先提出了“赛博空间”这个名词儿,并且对它的形态进行了一系列描述,而本书也是后来者《黑客帝国》与《攻壳机动队》的灵感来源。
《神经漫游者》一书是第一本同时获得“雨果奖”、“星云奖”(nebula award)与“菲利普·狄克奖”三大科幻小说大奖的著作,此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1984年完成的《神经漫游者》,最大的成就就是预示了20世纪90年代的电脑网络世界……
同时也引发了“赛博朋克”文化——用一种迷恋高科技的目光来观察世界,但是却轻视用常规的方法来使用高科技。
这股浪潮从此日渐汹涌,大肆冲击主流文化。
在阅读这种“上古”时期的经典作品时,大家往往会觉得“这好像也没啥牛比的啊”的错觉。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