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九章 AR(第 3/4 页)
所以说,十年内,它会是一个会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的工具,一个多媒体终端,但是并不是必要的设备。
从性质上,可以类比智能手表。
iwatch 2018年销量在两千多万部,占智能手表总销量的百分之五十,可以这样子类比一下的。
而二十年,可以假设,ar眼镜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形态——50g以内的重量、80度以上的fov,而且能实现精准快速的slam定位和物体识别。
再加上人类的近视问题已经解决,或者ar显示模块可以贴在普通眼镜镜片上,然后ar内容都是互联同步的。
增强显示的内容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完美的贴合真实世界场景,无论是遮挡还是光照。
在这样的前提下,ar眼镜就已经像普通眼镜一样,可以日常随身佩戴,毫无压力。
届时的ar眼镜,也会不在局限在显示信息和扩展屏,经过十多年的积累,现实世界中会有大量的ar标签存在于各处,人们佩戴上ar眼镜四处走动时,可以看到丰富的内容。
这样子人们生活中对信息的掌控力会进一步提升,便捷性会极大提升。
因为ar内容都是互联互通的,所以,人们可以真正的“融入”到电子世界,打破虚拟和现实的边界,直接操作虚拟的物体,会出现很多我们现在很难想象的炫酷的虚实结合的“玩法”。
比如,你可以从手机中,“拎”出一个文件,然后递给你的朋友,他接过来后,直接“放”到手机里,完成文件的传递。
你也可以在看电视时,看到一个花瓶的广告,伸手把花瓶从电视中“拎”出来,摆放在桌子上看效果,然后下单购买。
看似简单自然的操作,背后整合了手势识别、数据网络同步、slam等先进技术。
给朋友加上虚拟舞台灯光,周围所有联网的用户都可以看到。
当ar达到这种程度时,它的销量终将达到手机一样的规模。
但是,它还是无法替代手机。毕竟,你不能在ar眼镜上方便的玩《王者荣耀》不是?
所以说,在二十年后,ar和vr都会会有长足的发展。
但是两者的性质却是不同的。
ar本质上还是信息显示终端,只不过它打破了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会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而vr,则是一个新的虚拟世界平台,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会超出想象。
虽然在二十年的尺度上进行预测,往往容易被打脸。
但是,整体的趋势应该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在最终时间点上会有些出入。
无论是ar还是vr,在未来几十年里,都有着无数的商业机会等着我们去发掘。
就像1999年,人们眼里的互联网,都是一片新的天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