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小马哥(二合一)(第 2/4 页)
就连企鹅二字,也是小马哥的父亲拍板决定。
至于小马哥他本人更喜欢“网讯”或“捷讯”,因为读起来通俗易懂,没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哪怕将oicq(后改名qq)研发出来,小马哥也只是“先把它养起来”,没有过多重视,甚至笃定“反正它也不大,赚钱还是要靠卖软件。”
所以在1999年oicq的第一版,因此,他和张志东将qq的用户上限值设定为十万人,第一年规划一千名用户,第二年三千个,第三年一万个。
他们还算了一笔账,用户数量在一万以内,每年的运营费用不超过十万元,应该是“养得起”的。
1999年4月,小马哥和陈一丹到bj出差,白天辛苦地跑业务推销寻呼方案,晚上回到了招待所,他们打开电脑时,惊讶地发现oicq的在线用户竟然超过五百人。
为了庆祝这个历史性的一刻,他们买了一瓶啤酒,两人在小房间里碰杯欢呼。
七年后,当qq在线用户超过两千万时,有人曾问他:“你估计什么时候可以超过一亿?”
小马哥一如既往地“谦逊”:“也许在我有生之年都看不到。”
对于全华国的财经记者来说,最难采访到的两位企业家都在s市,一位是华为的任总,另一位就是小马哥。
吴晓波在《企鹅传》中提到,在2010年之前,小马哥从未跟任何一家财经媒体的总编辑吃过一顿饭。
在给通讯公司做软件外包时,作为老板的小马哥长得很青涩,只能在客户面前隐瞒身份,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工程师”。
因此客户往往拉着他下属的手说:“马总你好你好,欢迎欢迎!”
2002年5月,小马哥和曾李青去洛杉矶参观e3电玩展。
在美联邦领事馆办签证时,小马哥被拒签了,而曾李青因为谈到企鹅公司的远大前景,成功说动了签证官,问他还有谁要一起去。
曾李青指着刚被拒签的马化腾说:“还有他,他是我的老板。”
同年9月,老马哥邀请了小马哥参加第三届“西湖论剑”大会,某报纸记者这样描述他——
“小马哥,作为qq的创造者,却和qq给的先锋、前卫感觉很不一样。
小马哥一点儿也不新潮,虽然一身休闲西装的他看上去还挺年轻,那副金丝眼镜也给他增添了几分文绉绉的气息,但怎么看都不像那个造出可爱小家伙的网络大侠。
即使他在脖子上挂条红围巾,也没有半点qq的样儿。”
小马哥也曾承认,性格低调、刻意回避媒体,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对别人讲述企鹅的故事”。
他谨言慎行,不喜欢自己说的话被媒体过分解读,也不热衷当人生导师,更希望平平无奇的程序员人生。
“在华国互联网,有一个人跟陈天桥、老马、丁磊、张朝阳、李彦宏五个人同时过招。他长相斯文行止儒雅,却被叫作‘全民公敌’。”
这个“全民公敌”,在早期融资的时候,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极其模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