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淮阴步骘(第 3/4 页)
等吃饭的空儿,张昭想起一事,问道:
“主公新得的这位勇士,臣只听说是姓黄,不知叫何名字?是何来历?”
“黄忠,荆州南阳人。”
从荆州来的?
张昭先是一怔,这两地中间还隔了一个扬州啊,间隔何止千里?可见对方投效之心甚坚啊,便点了点头:
“好名字,希望他日后既为虎将,亦为忠臣,主公准备如何安排?”
若只是一个勇猛过人之辈,王政原本的打算,自然是将其发往军中,从个马前卒做起,毕竟古人早总结过用人之道,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
但黄忠不是一般人,更何况对方为了投靠自己做了这么大的牺牲,加上其离开刘表的原因便是不受重用,王政也怕寒其热心,自不可能再按原本打算了。
思忖之间,王政敲击着键盘,好一会才道:“先让他做个都尉吧,年后便派去琅琊。”
听到这话,张昭犹豫了下,是不是给的太高了啊?
不过考虑再三,他还是没有把劝诫的话说了出来。
一则,他提这个话题本就是为闲谈,而不是真有心插手军队方面的事务。
二则,一开始便给都尉确实过高,可年后派去琅琊这个任命,一结合张昭所知道的王政明年的战略计划,用意已是昭然若揭。
这是想让那黄忠一参军就上战场立功啊,不可谓不看重。
按张昭的猜测,王政这是笃定那黄忠必然会在这一战中表现不俗,随后他才好冠冕堂皇的继续给此人升官啊。
既如此,他何必不识趣呢?
所以张昭最后反而是连连点头,似乎极为认可。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主公英明。”
......
岁旦前三日。
连着一整天,下邳城中来了许多马车,络绎不绝。入城之后,前有衙役开道,后有轻骑扈卫,大鸣大放,绕城一周,随后转入城南,向着新建的官学馆涌去。
下邳原本就有现成的官学馆,不过占地面积太小,又因为内城大户太多,扩建也是不易,王政大笔一挥,便直接在外城重新选了一处地方,新建了一所,名曰“伯驹”
伯者,伯乐也,驹者,千里马也,王政拟此名便是寓意希望此地既能涌现无数的良才美玉,而他亦绝不会令其埋没。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