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第 2/4 页)
苏轼,幼稚吗?
可以黑?
傻的?
不懂得先退后进的策略?
拜托你!买个镜子……
我这里是配钥匙的,请问您配吗?
二十一岁应试,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名动天下!
三年京察,被誉为“百年第一”!
他真的只是一个诗人,一个吃货么?
还是说……他其实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
如果说最初怒怼王安石,还可以归于年少轻狂的话。
那么后来旧党重用他,这时候就算是一个真的傻子,都知道如何选择对自己更有利!
苏轼选了一条作死的道路……这叫政治上的幼稚?
看不懂,乱来一通,叫幼稚,比如狄青。
看懂了,依然执着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叫……坚持!
比如苏轼!
越来越多的观众,将目光时不时地掠向屏幕左上方。
那里,十个字,从一开播就放在那里。
然而此时此刻,收拾行囊准备再次离京的苏轼,在小小的院落里,正仰望着星空月夜。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读懂了苏轼的坚持。
如刘邦那般,不择手段,历经挫折依然像打不倒的小强一样站起来,叫坚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