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三十六章各方反应(第 3/4 页)

    毕竟杨帆那小子与自己家总是不对付,对方的权利越大,对自己的威胁也越大。

    于是长孙无忌说道:“陛下,微臣认为将科举用书由朝廷刊印实乃国之良策,此乃利民之举,微臣赞同。”

    “但成立新闻司,让其负责一切与科举有关的事宜,并且归属礼部,似乎有欠妥当。”

    “这样不仅会造成礼部部门臃肿,更会多出大量的无谓官职,白白耗费国库支出。”

    “陛下曾言,今年乃至以后的科举考生不经过吏部选拔,吏部的一些官员正不知如何安置。”

    “因此,微臣认为,新闻司应该归属到吏部之中进行管理。”

    长孙无忌虽然赞同,但真不希望成立的新闻司归属礼部。

    本来吏部是一个香饽饽的部门,因为科举考生都要经过吏部的选拔才能进入官场。

    自从杨帆提出一系列的科举改革,让吏部在权力大打折扣。

    如今负责科举考试的新闻司居然还要归属于礼部,长孙无忌当然不干了。

    若是能争取把新闻司纳入吏部,不仅能够把失去的权利补充回来,还可能更进一步。

    他这个吏部尚书,权利自然就会增大许多。

    总而言之,长孙无忌就是不愿意看到杨帆坐大。

    另一方面,成立新闻司已势在必行,而单独成立一个新闻司,里面所用的一切官员,绝对会摒弃有异心的世家人员。

    若是牢牢把新闻司这些人控在手中,绝对是一大助力。

    可惜长孙无忌的如意算盘很快破灭了。

    只见李二陛下摆了摆手道:“辅机想为天下学子尽力的心情朕能理解,可惜新闻司官员人选朕已经议定。”

    “现在新闻司将由孔颖达负责,归属礼部管理也是孔颖达认可的。”

    “若辅机能够劝导孔颖达自愿归属吏部管理,朕也应允,当然,这需要辅机自己前去与孔颖达说明情况。”

    李二陛下这一手太极打得太好了,把难题一下子又推给了长孙无忌。

    意思很明显,朕劝不动孔颖达,只要你长孙无忌能够让孔颖达自愿归属你吏部管理,朕无话可说。

    这话让长孙无忌郁闷不已。

    让他去劝说孔颖达,这不是自讨没趣么?

    孔颖达虽然官位品级不高,但奈何别人的名气大,若去威逼利诱,孔颖达根本就不鸟他!

    只能心中暗叹,杨帆这家伙的运气也实在太好了!

    怎么每次好事都会往那混蛋身上靠,实在能气死人。

    知道事不可为的长孙无忌只能做罢。

    不过,这场不痛不痒的交锋,也让朝中大臣看出了李二陛下对杨帆的宠爱。

    最后,因为有李二陛下的背书,又有房玄龄、长孙无忌以及各部尚书的大力支持,李二陛下的提议顺利通过。

    新闻司正式成立,就连负责人都确定了下来,而且负责印拓科举考试用书以及科举考试有关的一切事宜。

    几个部门的头头都在这儿,流程走的很快,圣旨在当天就以皇榜的形式张贴出去。

    此消息一出,瞬间像点燃了空气一般迅速传播开去。

    世家之人神通广大,他们在第一时间便得知这一消息,差点连肺都快气炸了。

    李二陛下这一招实在太狠了!

    可谓是对世家釜底抽薪,若推广十几二十年,世家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这一招,简直就是绝户计!

    假若和一帮泥腿子平起平坐,这让平时高高在上、眼高于顶的世家子弟如何能忍?

    于是乎,这些世家又一次聚在崔府商量对策。

    此时的崔府书房内显得格外诡异,在主位的崔永辉环视一周后,咬牙切齿地说道:“李二陛下实在太阴险毒辣了,这明显是要将我们世家置于死地。”

    随即,此次第一个受到冲击的卢本伟感叹道:“是啊!此策端是毒辣无比,简直就是把我们世家往死路上逼,今天我家铺子里的书籍一本也卖不出去,大家都等着朝廷出的半价书,这该如何是好?”

    王伦也接着话头说道:“若只是损失一些钱财,这还没什么,大家想想,若是朝廷一直以这样的价格贩卖书籍以及纸笔墨砚,不消几年,必定会有一大批的泥腿子出人头地,这才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得赶紧想办法解决才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我家娘子,不对劲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风声 嬉游花丛 沉溺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小老板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办公室潜规则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汉帝国风云录 红警军团在废土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