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三十六章各方反应(第 2/4 页)

    这一手实在太妙了!

    可以说是直接打到了世家的七寸之上,

    如此一来,便可直接将世家手中的科举书籍统统废掉,也就没有了知识绝对垄断的地位。

    况且,科举考试的参考书以新闻司出版的为标准,间接将拓印科举用书的权利收归朝廷。

    世家以前通过书籍限制和收买寒门子弟的阴谋将彻底被粉碎掉。

    这一招实在是太高了!

    而和科举有关的一切事务全都由礼部负责,就进一步加强了朝廷对知识分子的管控。

    礼部尚书杨帆又是李二殿下的女婿,其实这一切间接由陛下直接负责。

    朝廷就能加强对知识分子的管控,使皇权进一步深化。

    一强一弱之下,世家的力量必然会被削弱。

    这一次的变革,实在是太狠了,简直与世家宣战无异。

    不过,这种举措只要能够有条不紊的实施,不用几代人,世家绝对匍服在皇权之下。

    如此出其不意,对于打压世家绝对有奇效。

    在场的众臣,惊讶之余陷入了沉思。

    他们当然不相信这是李二陛下亲自找到的解决办法。

    以李二陛下的行事风格来看,应该不会这么莽才对。

    随即,众人脑海中不由闪过一个人。

    难道是杨帆那家伙不成?

    越想,大家越觉得应该是杨帆的手笔。

    果然不愧是棒槌,难道那混蛋就不怕世家的反扑。

    世家不敢明目张胆的对付李二陛下,但杨帆这样一个侯爷在世家力量面前还是不够看的。

    这种举措对朝廷对天下百姓很好,可是也有很大的弊端。

    科举用书等东西若是按照半价出售,对于朝廷的国库是一个考验,这可是一笔不菲的花费。

    若是以现在朝廷的税赋来说,根本支撑不了这样巨大的消耗。

    虽然因为骏扬坊的原因今年的税赋增加了一半多,可耐不住花费的地方也多啊!

    政策虽然是好的,可惜不切实际,为了不让李二陛下穷兵黩武,魏征赶紧出列反对:

    “陛下,虽然此次是为天下学子谋福利,但若是以国库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一笔开支。”

    “以目前大唐的印刷成本来计算,若朝廷以市场价的半价出售,一本可能会亏几贯钱。”

    “目前大唐读书人起码有几十万,因为科举改革,百姓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各种书籍的印刷起码得上百万本才够,这每年需上千万贯的支出,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其实,若是以魏征的分析来看,并没有错。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李二陛下已经掌握了成本低廉的活字印刷,只是为了坑世家一把,所以才一直保密。

    今天故意说从国库里拨款,就是为了让世家以为朝廷的印刷成本很高,以达到迷惑世家的目的。

    这种事李二陛下又不能解释,只能求助似的看向房玄龄。

    因为所有的计划除了杨帆,就只有这位尚书左仆射最清楚。

    知道该到自己出场的时候,房玄龄站出来说道:“魏相此言差矣,此策能够进一步加强科举的公平性,同时又让天下百姓都能有机会学习知识,此乃谋国之策,某认为可行。”

    “老臣曾听忠义侯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只有让大唐的百姓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让我大唐永远屹立于世界之巅,这话我是认同的,朝廷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房玄龄话音刚落,作为李二陛下的铁杆粉丝,民部尚书李大亮也跟着说道:“此策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即使让朝廷苦些,微臣也会勒紧裤腰带给予全力支持。”

    其他人也都是很有眼力劲的,也赶紧出言附合。

    听起来是李二陛下要征求他们意见,谁都能看出李二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

    虽然心头都有各自的考量,但作为官场的老狐狸可不会名目张胆的反对。

    特别是长孙无忌,至于把如此重要的部门放在礼部,当然是心有不甘。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我家娘子,不对劲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风声 嬉游花丛 沉溺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小老板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办公室潜规则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汉帝国风云录 红警军团在废土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