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章此生与你,江湖相逢(第 2/4 页)

    道德是文明的产物,野蛮人之间没有道德。韦小宝自小在妓院中长大,妓院是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后来他进了皇宫,皇宫亦是最不证明道德的地方。在教养上,他是一个文明社会中的野蛮人。为了求生存和取得胜利,对于他是没有什么不可做的,偷抢拐骗,吹牛拍马,什么都干。做这些坏事,做来心安理得之极。吃人部落中的蛮人,绝不会以为吃人肉有什么不该。

    韦小宝不识字,孔子与孟子所教导的道德,他从来没有听见过。然而孔孟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或者,孔子与孟子是归纳与提炼了中国人思想中美好的部分,有系统地说了出来。韦小宝生活在中国人的社会中,即使是市井和皇宫中的野蛮人,他也要交朋友,自然而然会接受中国社会中所公认的道德。尤其是,他加入天地会后,接受了中国江湖人物的道德观念。不过这些道德规范与士大夫、读书人所信奉的那一套不同。

    士大夫懂的道德很多,做的很少。江湖人物信奉的道德极少,但只要信奉,通常不敢违反。江湖唯一重视的道德是义气,“义气”两字,从春秋战国以来,在社会上做事的人没有一个敢忽视。

    中国社会中另一项普遍受重视的是情,人情的情。

    五

    注重“人情”和“义气”是中国传统社会特点,尤其是在民间与下层社会中。

    统治者讲究“原则”。“忠”是服从和爱戴统治者的原则;“孝”是确定家长权威的原则。“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原则;“法”是执行统治者所定规律的原则。对于统治阶层,忠孝礼法的原则神圣不可侵犯。皇帝是国家的化身,“忠君”与“爱国”之间可以画上等号。

    “孝”本来是敬爱父母的天性,但统治者过分重视提倡,使之成为固定社会秩序的权威象征,在自然之爱上,附加了许多僵硬的规条。“孝道”与“礼法”结合,变成敬畏多于爱慕。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中,描写母爱的甚多而写父爱的极少。称自己父亲为“家严”,称母亲为“家慈”,甚至正式称呼中,也确定父严母慈是应有的品格,似乎直到朱自清写出《背影》,我们才有一篇描述父爱的动人作品。“忠孝”两字并称之后,“孝”的德行被统治者过分强调,被剥夺了其中若干可亲的成分。汉朝以“孝”与“廉”两种德行选拔人才,直到清末,举人仍被称为“孝廉”。

    在民间的观念中,“无法无天”可以忍受,甚至于,“无法无天”,是蔑视权威与规律,往往有一些英雄好汉的含义。但“无情无义”绝对没有,被摒绝于社会之外。

    甚至于,“无赖无耻”的人也有朋友,只要他讲义气。“法”是政治规律,“天”是自然规律,“无法无天”是不遵守政治规律与自然规律;“无赖无耻”是不遵守社会规律。

    但在中国社会中,“情义”是最重要的社会规律,“无情无义”的人是最大的坏人。

    传统的中国人不太重视原则,而十分重视情义。

    六

    重视情义当然是好事。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断壮大,在生存竞争中始终保持活力,给外族压倒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或许与我们重视情义有重大关系。古今中外的哲人中,孔子是最反对教条,最重视实际的。所谓“圣之时者也”就是善于适应环境,不拘泥教条的圣人。孔子是充分体现中国人性格的伟大人物。

    孔子哲学的根本思想是“仁”,那是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好好对待别人,由此而求得一切大小团体(家庭、乡里、邦里)中的和谐与团结,“人情”是“仁”的一部分。孟子哲学的根本思想是“义”。那是一切行动以“合理”为目标,合理是对得住自己,也对得住别人。对得住自己容易,要旨是不能对不起别人,尤其不能对不起朋友。

    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父母和朋友是人生道路上的两大支柱。所以“朋友”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并列,是“五伦”之一,是五大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西方社会、波斯、印度社会并没有将朋友的关系提到这样高的地位,他们更重视的是宗教,神与人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群和谐团结,互相讲爱,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采取合理的方式来与之适应。这样的一个人群,在与别的人群斗争之时,自然无往不利,历久而常胜。

    七

    中国的古典小说基本上是反教条、反权威的。《红楼梦》反对科举功名,反对父母之命的婚姻,颂扬自由恋爱,是对当时正统思想的叛逆。《水浒传》中的英雄杀人放火、打家劫舍,虽然最后招安,但整部书写的是杀官造反,反抗朝廷。《西游记》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反抗玉皇大帝。《三国演义》写的是历史故事,然而基本主题是“义气”,而不是“正统”。

    《封神榜》作为小说并不重要,但对民间的思想风俗影响极大,写的是武王伐纣,“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最精彩部分是写哪吒反抗父亲的权威。《金瓶梅》描写人性中的丑恶(孙述宇先生精辟的分析指出,主要是刻画人性的基本贪、嗔、痴三毒),与“人之初,性本善”的正统思想相反。《三侠五义》中最精彩的人物是反抗朝廷时期的白玉堂,而不是为官府服务的御猫展昭。

    武侠小说基本上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武侠小说之所以受到中国读者的普遍欢迎,原因之一是,其中根本的道德,是中国大众所普遍同意的。武侠小说又称侠义小说。“侠”是对不公道的事激烈反抗,尤其是指为了平反旁人所受的不公道而努力。西方人重视争取自己的权利,这并不是中国人意义中的“侠”。“义”是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具有牺牲自己的含义。“武”则是以暴力来反抗不正义的暴力。中国人向来喜欢小说中重视义气的人物。在正史上,关羽的品格、才能与诸葛亮相差极远,然而在民间,关羽是到处受人膜拜的“正神”“大帝”,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中国人认为,义气比智慧重要得多。《水浒传》中武松、李逵、鲁智深等人既粗暴,又残忍,破坏一切规范,那不要紧,他们讲义气,所以是英雄。许多评论家常常表示不明白,宋江不文不武,只是一个猥琐小吏,为什么众家英雄敬之服之,推之为领袖?

    其实理由很简单,宋江讲义气。

    “义气”在中国人道德观念中非常重要。不忠于皇帝朝廷,造反起义,那是可以的,因为中国人的反叛性很强。打僧谤佛,咒道骂尼,那是可以的,因为中国人不太重视宗教。偷窃、抢劫、谋杀、通奸等罪行,中国民间对之憎厌的程度,一般不及外国社会之强烈。但不孝父母绝对不可以,出卖朋友也绝对不可以。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孝道”对繁衍种族,维持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义气”对忠诚团结,进行生存竞争有重要作用;“人情”对消除内部矛盾,缓和内部冲突有重要作用。

    同样是描写帮会的小说,在西洋小说《教父》《天使的愤怒》等中,黑手党的领袖,可以毫无顾忌地残杀自己同党兄弟,这在中国的小说中决计不会出现,因为中国人讲义气,绝对不能接受。法国小说家雨果《悲惨世界》中那个只重法律而不顾人情的警察,中国人也绝对不能接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他比我懂宝可梦 东晋北府一丘八 红色莫斯科 退下,让朕来 元始法则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割鹿记 重生都市仙帝 寒门宰相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全职剑修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穿书自救指南 嘘,国王在冬眠 母亲 剑名不奈何 一念神魔 看鸟吗哥 夺嫡叶娇李策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疾风吻玫瑰 安徒生童话 是心跳说谎 惊落晚秋 地狱公寓 心给他,钱给我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我的美女老板娘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