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盐村情况(第 3/4 页)
一条盐村一年产出800石,也就是8万斤。
盐城县有六条这样的盐村。
即白盐的总产量在48万斤。
这个数字放在古代还行,但是放在现代是完全不够看的。
后世华夏三大盐场:长芦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最大的长芦盐场300多万吨,也就是60亿斤。
两者的差距,也就是“亿”点点而已。
“怎么样,我们的盐场厉害吧?”一旁的阎立本问了起来。
伊关打了一个哈哈:“还行还行。”
“我尝尝味道怎么样。”
他伸出手来在堆放的白盐上捏了一小撮,放入嘴里面尝试了一下。
盐味十足,咸中带丝丝苦涩。
应该是其中的卤汁没有清楚干净。
“这样的上等白盐,在扬州卖五十文钱一斤,在长安城起码要两百文钱以上。”
“运输白盐过程中,风吹、日晒、受潮都不行,距离越远价格越高。”
阎立本说起这些白盐之事,那是头头是道。
伊关眼珠子一转,说道:“阎老哥,这些盐民的生活条件恶劣,制盐的积极性也不高啊。”
“什么不高?我对这些灶户不算差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