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千头万绪(2/4)(第 2/3 页)
如果上海那边答应下来的话,花钱都是小事,能否如期开工才是最重要的,这里面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首先就是建筑设计规划问题,国内目前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很多高层建筑设计都是邀请国外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参与设计。
他自然不想依赖国外的建筑设计公司,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培养一支强悍的建筑设计团队,针对万城基业的后续发展非常有利。
今后万城基业建设的项目肯定很多,高层建筑肯定不少,就算不是超高层建筑,每栋建筑他也希望具备独特设计性,而不是千变一律。
这种情况下,自己培养的建筑设计团队,成本自然会下降一大截,而且设计的时候,自主性更高。
所以为了补齐这块短板,他需要学习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然后编写建筑设计方面的资料和教材,对万城基业自己的设计团队进行培养。
同时为了全方面模拟建筑设计的全过程,提升建筑设计效率,减少人为疏忽存在的隐患,他还需要构建具备高度智能化的建筑设计软件系统。
这还是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后面还需要建筑材料满足建筑设计的需要,之前他是打算让万城基业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
只是没想到时间会这么紧,这些建筑材料相关的产业,需要在开工之前就要投入生产,这中间需要他提供相关技术,还有花费时间来建设生产企业。
除此之外,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且先进的工程器械,这些工程器械决定了建筑的难度以及建筑的效率,是不容忽视的一块。
而建筑器械这块种类有多少,叶子书自己都没有仔细思考过,但是按照他前世的一些印象,起码上百种是有的。
一栋建筑的使用寿命长短,除了取决于建筑材料之外,还和建筑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超高建筑,需要在抗震和抗风上具有强大的适应性。
抗台风大部分高层建筑使用的是阻尼器,能够根据建筑的摆动幅度自动调整,能够起到稳定建筑的目的。
但是在抗震上面,大部分建筑其实能做得不多,基本上是依靠建筑自身结构来对抗地震,显然不是他满意的地方。
其实不仅仅是超高层建筑,就是普通的建筑,他也想要设计出超强抗震的技术,让人类摆脱对地震的恐惧。
随着人类不断的增多,居住到高层建筑里面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如果按照古代那样平铺建筑的话,土地都不够用了。
所以解决地震对建筑的危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如果能够解决,应用范围将会变得非常广泛,也能给万城基业带来庞大的市场前景。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