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73章 繁星空间站,进化!(第 1/4 页)

    别看空间站是一个舱一个舱搭建起来的,就觉得建造它跟“搭积木”一样简单。

    其实不然。

    就连国际空间站和繁星空间站“这么小”的空间站都不是简单的“搭积木”,里边涉及到了各方面的计算和设计,更别说巨大的“千米级”航天器了。

    “百米级”的国际空间站都有将近一千立方米的加压空间,哪怕“千米级”的航天器采用傻瓜式的叠加法都有将近一万立方米的加压空间。

    国际空间站四百多吨的质量乘以十就是四千多吨。

    而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大,比如再乘个十,那就是十万立方米的加压空间和四万多吨质量。

    国际空间站已经是人类肉眼可见的光点了, 用上特殊的相机镜头,不用望远镜也能拍摄比较清楚的“袖珍”照片,千米级航天器估计直接肉眼能看见清晰轮廓,用相机甚至能拍到一些细节。

    而这么巨大的结构,这么重的质量,想在太空组装就得考虑结构的“超大尺度效应”、“构型变化效应”与“太空失重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旦处理不好,就会产生极其复杂的“耦合动力学现象”,然后威胁到整个航天器的安全。

    甚至这都不是简单的航天器本身安全问题。

    这么大的玩意要是在轨道上解体了,很可能会发生连锁反应, 然后把轨道上90%的航天器都给干掉。

    最重要的是这些碎片会在轨道上形成一条垃圾环带,严重影响之后的航天发射任务,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垃圾融入它们。

    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还是因为质量和结构都太过庞大,显然无法通过单次火箭发射和入轨展开的方式构建,也就是说,之前用来建造国际空间站和繁星空间站的“搭积木”方法行不通。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开源和节流。

    一方面是通过“轻量化”的设计,尽可能在保证航天器强度的前提下,降低质量,从而降低发射成本。

    另一方面是就开发新的重型运载工具或者新型空天运输方案。

    总的来讲,要攻克这两个难题就需要将航天动力学中的三大研究对象,也就是轨道、姿态、结构进一步整合,再与控制学科深度交叉。

    做好了这一步,才算是为“超大型空间基础设施”的建造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具体这个千米级航天器内部应该怎么设计,那是设计部门的事, 但最重要的是……几千上万吨的材料怎么运到太空里去?

    当时还不知道未来几年会发生什么的科学家们想了几个办法, 按照技术难度由低到高依次为——重型火箭、空天飞机、太空电梯。

    重型火箭什么的,不管是建造国际空间站还是繁星空间站,这它们倒是有用武之地,但哪怕是土星五号、长征九号、sls火箭这样载重超过百吨的超重行火箭,对于千米级航天器来说都远远不够。

    空天飞机,这个怎么说呢,它可以重复的利用,并且起飞和降落都非常方便,但它的缺点就是运载力不行。

    虽然重复利用和使用方便可以弥补单次运力的不足,可空天飞机的机舱没办法做大,严重限制空间站模块的大小。

    就像火箭的整流罩大小,在5米直径的长征五号出来之前,繁星先后两个空间实验室的直径才3.3米,后来长征五号火箭出现之后才建造了直径4米多的繁星空间站。

    而自由联邦那边有10米直径的超重型火箭土星五号,所以能发射最大直径6.7米的天空实验室航天站。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诸天从婴开始 天命神算 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 异度旅社 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天倾之后 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港综世界的警察 机战:从高达OO开始 故障乌托邦 赛博英雄传 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绝境黑夜 我终将肝成神明 踏星 时空之头号玩家 捡到一颗星球:我的冒险被直播了 地球主机
最多阅读 全世界都知道我是好人[快穿] 地球上线 异度旅社 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绝境黑夜 轮回乐园 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她甜不可攀 杀戮系统之深空潜航 末世奴役系统 天命神算 清炖港综大世界(港综世界完美人生) 快穿之女主驾到 天倾之后 起源之科技帝国 神秘复苏之戏命师 次元马甲系统 韩娱之我是安娜 时空之头号玩家 神秘复苏:我能无限读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