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贾府和大观园裙钗群体扫描(2)(第 1/4 页)
善良软弱,做小妾的悲惨榜样
尤二姐善良、老实、天真、软弱。更致命的是糊涂。
她的第一个糊涂是竟然让贾珍、贾蓉父子骗到手,供父子两人玩弄。被骗沦落后,索性和他们一起鬼混,被人们看作是水性杨花的人,彻底坏了名誉。
第二个糊涂是嫁给贾琏作妾。她原可找机会嫁一个好一些的人。可是她贪图贾府的富贵,听信媒人贾蓉的花言巧语,说什么等凤姐死了,就可以做正妻。
第三个糊涂是不理睬了兴儿的介绍和警告,以自己善良的心肠去忖度凤姐。兴儿听尤二姐说以后要去找凤姐,他着急地劝阻说:“奶奶千万不要去。我告诉奶奶,一辈子别见他才好。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只怕三姨(指尤三姐)的这张嘴还说他不过。奶奶这样斯文良善人,那里是他的对手!”尤二姐笑道:“我只以礼待他,他敢怎么样!”兴儿道:“不是小的吃了酒放肆胡说,奶奶便有礼让,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又比他得人心,他怎肯善罢甘休?人家是醋罐子,他是醋缸醋瓮。凡丫头们二爷多看一眼,他有本事当着爷打个烂羊头似的。虽然平姑娘在屋里,大约一年二年之间两个有一次到一处,他还要口里掂十个过儿呢……”尤二姐笑道:“可是扯谎?这样一个夜叉,怎么……”竟然不信兴儿的介绍,不听他的警告。
尤二姐坚决不相信凤姐是个凶恶毒辣的女人,不相信天下有这么毒辣凶恶的女人,受凤姐的欺骗和诱惑,终于搬入贾府同住。她听了凤姐和颜悦色的花言巧语,认为凤姐并不像人们所传说的那么狠毒,还糊涂到当面向凤姐表明自己不小相信别人背后对凤姐的诽谤,竟把凤姐认为知己,真是糊涂透顶。
她没有想到,她嫁给贾琏做小妾,就已处于与凤辣子对立的地位,正像兴儿所提醒的那样。
善良老实的尤二姐不想与凤姐对立,但她的地位与凤辣子已经处于你死我活的对立地位。凤姐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女儿,她未能生养一个儿子,在封建家庭中,凤姐生不出儿子已经极为不利了。她因心力交瘁,患上多种疾病,包括妇女病,再要生儿子,希望极其渺茫了。尤二姐如果生出儿子,凤姐迟早要彻底失宠。
天真老实的尤二姐不知凤姐的厉害,或者说她的善良之心,不信凶恶之人的厉害,无法想像刻毒之人会厉害到什么程度;又不知自己已与凤姐处于你死我活的对立的这层利害关系,真是糊涂透顶。当凤姐调动众多丫头、仆人冷落、孤立她,甚至不给她吃饭,要置她于死地,她任人摆布,不作反抗,不与欺凌她的奴婢作斗争也不想办法脱险,甘受折磨。
她梦见妹妹尤三姐来提醒她,凤姐必欲置她于死地,建议她设法杀了凤姐,这样的结果至少是双方同归于尽,尤二姐也可以报杀身之仇了。善良的二姐情愿自己去死,不肯报仇。
到她的头脑清醒了,知道凤姐的恶毒和自己的险恶处境,善良、老实、软弱的尤二姐一点不懂如何保护自己,只能活活等死。最后她自感流产后,病已难好,“何必受这些零气?不如一死,倒还干净”,吞金自杀。她到死还天真老实得要命,一点也不肯惊动任何人。
尤二姐的第四个糊涂是相信贾琏的花言巧语,相信贾琏会真心爱她。贾琏是个纨绔子弟,他刚将尤二姐弄到手时,讲尽好话,不断许愿。后来有了新欢,这个秋桐绝对比不上尤二姐,他就丢下尤二姐不管,任其受苦。直到尤二姐死了,他才感到她的可贵和可爱的方面是难得的,而且只要他能稍许善待尤二姐,尤二姐就能够为他生一个儿子。这时他才痛惜尤二姐,并在心中埋下了对凤姐的仇恨的种子。对已经命归黄泉的尤二姐来说,这还有什么意义呢?
尤二姐由人摆布,任人欺凌,任人宰割,这样老实地走向死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天下此类懦弱、老实的女性还真不少。《红楼梦》中就有香菱、迎春等。
无知少女陷入泥塘的惨痛代价
尤三姐第一个糊涂是,她不懂作为清白的少女,与男子打交道要谨慎加上谨慎,不能与纨绔子弟混在一起。与纨绔子弟混在一起,日子稍长,就讲不清楚了,即使再清白也难免要遭人怀疑。所以她的名声已经不好。她在尤二姐嫁给贾琏作妾后,贾珍想趁热打铁,也来勾引她,希望骗她为妾。她大发雷霆,怒斥和戏弄贾珍、贾琏,吓得他俩不知所措。如果她在认识贾珍的一开始就拿出这个态度,或者冷若冰霜,或者敬而远之,就不会产生坏的传闻了。少女要懂得保护和珍惜名声。
尤三姐的第二个糊涂在于对情人的期望值太高。她希望情人十全十美,包括要情人对她无限信任和宠爱。人生是曲折的,有时难免要遭议论、诽谤和冤屈。她的名声不好,当柳莲怀疑她的清白时,连贾宝玉也不为她作任何解释。她和柳湘涟直到订婚时还没有正式接触见过面,柳湘莲对她毫不了解,完全有可能因听信传闻而发生误会。即使结婚日久,夫妻之间还可能会发生误会,更不能期望对方和自己没有矛盾。
尤三姐的第三个糊涂在于性子太急,太急于表白自己的清白,而且用的方法太绝端。她的性格刚烈,这令人钦敬,但性子太急,就会坏事。凡事都要有耐心,慢慢的找机会说明自己的清白,慢慢的说服对方。需要尽力想办法沟通,解释。不能一有误会就彻底失望。
凡事都不能走绝端,自杀是走绝端的常用方法之一。
即使无法沟通,无法说服柳湘莲,最后还是失去了柳湘莲,失去了一个美好的姻缘,即使如此,也不应该自杀。尽管要再找一个如意郎君,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今日的青年女子也碰到了这个难题,这是古今中外都存在的难题。但我们要说:尤三姐还非常年轻,年轻人充满了希望,不应该对前途看得暗淡,一件事不成功,就灰心,甚至绝望、自杀,是非常不智的。
性格就是命运。尤三姐的悲剧,虽有社会黑暗,坏人的欺负等因素,但是她的急躁性格也是重要原因。性格急躁往往要限制智力的正常发挥,做出过分冲动的事情。这种性格应该尽量克服。
6.富贵姐妹:王夫人和薛姨妈
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一对亲姐妹。薛姨妈带着一双儿女来京,先在贾府借住,后来也一直住在贾府边上。她们姐妹俩来往热络,情谊很深,最后还如愿以偿地结成儿女亲家。
她们的兄长王子腾,现任京营节度使,继而升任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第四回)后又升任九省都检点。(第五十三回)他于再升京官时,在进京途中突然病故。这使王夫人失去了娘家的重要政治背景。
王夫人是贾府中的重要人物:一、她是贾母之下执掌贾府大权的关键人物;二、她是联系贾、王、薛三大家族的枢纽人物;三、她的儿子宝玉,是贾府的中心人物。她的愚蠢表现,加快了贾府的衰亡和没落。
清醒又糊涂,终于失爱子
王夫人是贾政的正妻,是贾府执掌家政的人。《红楼梦》中的两件大事——贾府的由兴盛到衰败和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失败,都与王夫人有关,王夫人甚至还可以说是关键的人物之一。
王夫人作为贾府的儿媳,在传宗接代方面颇为有功。她一共生了二子一女。长子贾珠,十四岁进学,颇有出息。他后来娶妻李纨,生子贾兰。可惜他不到二十岁,一病而亡。接着生了一个女儿,因生在大年初一,取名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史去了。”后来晋升为贵妃,为贾府带来无尚风光。过了十几年,竟然又生了一位翩翩佳公子宝玉,面容身段都像当日的国公爷,怎么不令贾母双倍地喜出望外。母以子贵,宝玉的得宠,使王夫人在贾府中的地位也高人一等。
王夫人善于装愚守拙,贾母说她“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第三十五回)其实她心地机灵,城府很深。贾母对此也并非不知,她在为贾赦强要鸳鸯时,暴怒中对着王夫人说:“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王夫人忙站起来,不敢还一言。贾母好像是指桑骂槐,实际上对王夫人也有怀疑,对她也是一种警告。
王夫人对宝玉这个儿子,又喜欢,又担忧。她初见黛玉就说:我有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她为了保儿子,不让丫环勾引坏宝玉,心狠手辣,一举铲除了金钏和晴雯两个聪慧美丽的丫头。金钏被驱逐,更是冤枉。
那天宝玉在黛玉和宝钗那里连续碰了钉子,百无聊赖的闲逛到风姐那里,凤姐正睡午觉。他又来到母亲王夫人处,只见几个丫头子手里拿着针线,却打盹儿呢。王夫人在里间凉榻上睡着,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也乜斜着眼乱恍。宝玉轻轻的走到跟前,把她耳上带的坠子一摘,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宝玉悄悄地笑道:“就困的这么着?”金钏抿嘴一笑,摆手令他出去,仍合上眼。如果宝玉接受金钏的意见,马上离开,也就没有事了。
可是宝玉见了她,就有些恋恋不舍的,悄悄的探头瞧瞧王夫人合着眼,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金钏儿并不睁眼,只管噙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