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卷(第 4/4 页)

    苏格拉底:接下来你还要选择这些课程的研究者,确定选择的方法。

    格劳孔:没错,很明显是这样的。

    苏格拉底:那你对我们之前挑选什么人做统治者,还有印象吗?

    格劳孔:自然还有印象。

    苏格拉底:那你就要相信,我们在大部分领域中选择的对象,都务必拥有相同的天分与品性。他们务必要最有毅力,最富勇气,且要尽可能做到最优雅。性格方面,他们务必要尊贵、庄重;天分方面,也务必要跟这种教育相适应。

    格劳孔:你说的天分包括什么?

    苏格拉底:朋友,第一,他们一定要对学习充满热忱,且能比较容易地学习。因为跟体力工作的辛劳相比,学习的辛劳带给心灵的恐惧要强烈很多,毕竟后一种辛劳并非心灵与肉身共同承受的,而只由距离其更近的心灵承受。

    格劳孔:没错。

    苏格拉底:此外,我们也需要他们拥有很好的记忆力,对各种辛劳都心存爱意,无论遭遇何种挫败,都不愿屈服。如若不然,他们怎么可能完成这么多学习、训练的课程,将所有肉身的辛劳一一承受下来?

    格劳孔:只有拥有上佳天分的人才能做到这点。

    苏格拉底:之前,我曾提及,我们之所以会犯现在这种错,并因此轻视哲学,是因为其同伴与追逐者都不够格。他们应成为真的,而非假的。

    格劳孔:我不清楚你的意思。

    苏格拉底:第一,面对辛劳,想要投身哲学的人绝不能一半喜爱工作,一半又畏惧工作,姿态宛如跛脚之人走路。比如对种种体力工作,包括狩猎、决斗等满怀热情,却对学习、听课、研究等智力工作没有兴趣的人。反过来,只对后一种工作满怀热情的人也是一样。

    格劳孔:一点儿没错。

    苏格拉底:下面这种人的灵魂,从真实角度看同样残缺不全,难道不是吗?对于故意的虚假,他心存厌憎,无法容忍自己有这种虚假,更相当气愤看见这种不足出现在其余人身上。不过,对于非故意的虚假,他在接纳时却不会有任何怨言。若自己的知识匮乏展露人前,他会像在泥里摸爬滚打的猪似的,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的愚昧。

    格劳孔:这样一种人的心灵,根本是残缺不全的。

    苏格拉底:同样的,我们务必要非常留意一切美德,包括克制、勇敢、宽容等的真假。因为若缺少分辨真假必不可少的知识,个人或国家便会在选择朋友或国家统治者时,在不经意间做出错误的选择,选中跛足者或是虚伪的好人。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务必要小心避开所有类似错误。若能挑选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的人,并在很长时间内坚持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便能摆脱正义的责怪,维护城邦与城邦的制度。而选择另外一种人却会让哲学遭受更强烈的讥讽,得到截然相反的效果。

    格劳孔:毋庸置疑,这会非常羞耻。

    苏格拉底:尽管这是事实,确凿无疑,但我却觉得,我正让自己看起来有少许滑稽。

    格劳孔:这是为什么?

    苏格拉底:我居然表现得如此庄重,忘记了我们只是在开玩笑。讲话期间,我一下留意到了哲学,因其无辜遭到诽谤而心生厌恶,我在提及相应的责任承担人时,语气严肃得像在发泄怒火。

    格劳孔:可我并未感觉你严肃过度,这是实话。

    苏格拉底:可我站在说话者的角度,感觉自己太过严肃了。不过,过去我们选中的往往是老人,在此处却不能这么选,这点绝不能忘记。梭伦[ 梭伦(前638年—前559年),古希腊雅典城邦首任执政官,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立法者。——译者注

    ]曾表示,老人可以学到很多。对于他这种观点,千万不要信以为真。人唯有在青年时期,才能承担各种辛劳的工作,老了以后,多跑步不行,多学习更不行。

    格劳孔:这是必然的,有理有据。

    苏格拉底:既然这样,一定要在他们的青年时期,教他们学习所有在学习辩证法前,务必要先学习的预备课程,包括算术、几何等。至于教学方法,自然不能选择强制的。

    格劳孔:这是为什么?

    苏格拉底:因为身体被强制劳动,不会给身体带来害处,可强制学习却无法在心灵中深入扎根,强制任何自由人学习任何课程,都是很不应该的。

    格劳孔:的确。

    苏格拉底:所以朋友,应通过游戏的方式而非强制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在游戏的过程中,你能对每个孩子的本性有更深入的认知。

    格劳孔:你说得有理有据。

    苏格拉底:我们还曾提到,一定要让孩子们骑在马背上,到战场上见识一下战争,让他们在安全区域像小兽一样接近战祸,品尝鲜血的滋味,对此你还有印象吗?

    格劳孔:还有印象。

    苏格拉底:我们应选择这样一种孩子,他们在上述各种艰苦的身体训练、学习、可怕的战争中,通常都有最出色的表现。

    格劳孔:那年龄呢?

    苏格拉底:过了这段时期,被选中的年轻人将从二十岁开始,获得比其余人更多的荣耀,被要求总结早年分开学习的各门功课,考察其彼此间有何关联,考察其跟事物实质又有何关联。

    格劳孔: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得到恒久的知识。

    苏格拉底:要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学习辩证法的天分,这是最关键的依据。因为要成为辩证法专家,必须要在关联之中看事物,做不到这一点,就无法成为专家。

    格劳孔:我赞同你的说法。

    苏格拉底:之前我们已将在学习、战争和其余义务的履行中,表现异常坚毅的年轻人选了出来。你应铭记上述对天分的要求,对这些年轻人进行二次选择,将其中天分最高的年轻人选出来,让他们在三十岁时得到更大的荣耀,另外还要对他们进行辩证法测试,找出其中能跟随真理抵达纯粹的真实存在自身,却不必动用眼睛等器官的人。不过,朋友,你在此一定要慎之又慎。

    格劳孔:为什么?

    苏格拉底:辩证法研究现在引发的严重后果,你没有留意吗?

    格劳孔:引发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苏格拉底:辩证法研究者违背了法律。

    格劳孔:的确如此。

    苏格拉底:在你看来,他们的心灵状态有哪些值得惊讶,是否不应被宽恕?

    格劳孔:你在说什么?

    苏格拉底:不妨借一个比喻解释一下,一个有很多家庭成员的有钱大家族收养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身边围绕着很多人,讨好他,侍奉他。长大以后,他得知以他的父母自居的人,并非他真正的父母,至于他真正的父母,他又不知道他们在何处。了解真相前后,他对讨好自己的人、对自己的养父母会有何种看法?你可以想象一下,但你可能会想了解我有何猜测,是这样吗?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我的猜测是,在了解真相之前,他对自己的养父母和其余所谓亲人的敬重,超过了对身边那些讨好他的小人,他更关注前者的需求,他对前者做违背法律的事,说违背法律的话,或拒绝在大事方面听从前者劝说的情况,都比对后者少。

    格劳孔:这是很有可能的。

    苏格拉底:可在了解真相之后,他若没有非常正直的本性,我猜他会越来越不敬重,越来越不关注自己的养父母和其余所谓亲人。跟先前相比,他会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那些讨好他的小人身上,他将遵从这些小人的规则度日,公然与这些小人为伍。这段时间,他将彻底无视自己的养父和其余所谓亲人。

    格劳孔:这些全都很有可能。不过,怎样才能在这个比方和哲学辩证者之间建立关联呢?

    苏格拉底:我来解释一下,自幼我们便对诸如何谓正义,何谓荣耀的问题,有了自己的观念。这种观念就像父母的喂养一样,促进我们成长。对于它们,我们怀有敬重,保持遵从。

    格劳孔:没错。

    苏格拉底:然而,也有风俗习惯与之相反。因为它们可以把快乐带给别人,所以能够迷惑、引诱人类的灵魂。正直之人会对父亲的教导怀有敬重,保持遵从,即便正直之人并不会臣服于后者。

    格劳孔:这样的风俗习惯的确存在。

    苏格拉底:既然如此,那“何谓荣耀”?在以从立法者处学到的道理为依据,为这种问题做出解答时,个人将在辩论中遭遇驳斥。他会在多个地方频繁被驳倒后丧失信心,认为跟无耻的事物相比,荣耀的事物并不会获得更多荣耀。若在他们尊敬的所有重要事物,包括正义、善等方面,他都产生了相同的感受,那他之后将如何敬重、遵从这些传统?请你想象一下。

    格劳孔:他的敬重与遵从必将有别于从前。

    苏格拉底:在找到真理之前,在他认为不必再敬重、遵从过去这些信念之后,他将选择怎样的生活?是不是那种能迷惑他的生活?

    格劳孔:是。

    苏格拉底: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他从遵从法律变成了违背法律。

    格劳孔:这是不可避免的。

    苏格拉底:但以这种方式进行哲学辩论,理所应当会引发所有这些结果,而这是非常值得体谅的,就像我刚刚所言,是这样吗?

    格劳孔:没错,还非常值得同情。

    苏格拉底:你一定要小心翼翼指导你那些进入而立之年的学生,对这种问题展开辩论,这样才能避免同情他们,是不是?

    格劳孔:没错。

    苏格拉底:有一项非常关键的预防举措,就是避免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开始辩论,是这样吗?最初辩论时,年轻人会觉得很有趣,因此热衷于四处辩论,效仿他人提出反驳,总想用语言去咬别人,好像小狗总想去咬一切靠近自己的人。我想,这些你肯定都留意到了。

    格劳孔:你说得一点儿没错。

    苏格拉底:多次驳倒他人和多次被他人驳倒的经历,会让他们迅速开始质疑所有自己先前觉得正确的事,这种质疑会变得相当激烈。他们和哲学事业整体在人们心中的信誉,都将因此遭到毁损。

    格劳孔:完全正确。

    苏格拉底:如此疯狂的表现,在稍微年长的人身上便不会出现。这种人不愿去模仿仅仅为消遣辩论的人,而情愿去模仿为追寻真理辩论的人。正因为这样,他会表现得进退有度。他能提升自己研究的哲学的信誉,而不至于让其遭到毁损。

    格劳孔:没错。

    苏格拉底:预防出现这种情况,便是我们发表上述所有观点的目的所在。根据我们的要求,只有拥有恰当、坚定品性的人,才能参加这种辩论,像当前这样,所有不合规定的人都能参与其中,是不是不被准许的?

    格劳孔:一点儿没错。

    苏格拉底:像在体操训练中那么关注、那么持之以恒地学习辩证法,而花费的时间相当于前者的两倍,这样是否足够?

    格劳孔:你的意思是花费六年或是四年?

    苏格拉底:确定成五年好了。五年以后,你还需要把他下放地洞,迫使他做所有适合年轻人做的公共工作,比如在战争中担当指挥等,从而使他获得不逊色于其余人的真实经验。此外,为了观察他能不能抵御形形色色的引诱,会不会胆怯或是逾矩,务必要在这些公共工作中为其安排考验。

    格劳孔:你想把这段时期确定为多少年?

    苏格拉底:十五年。在工作实践、知识学习的各种考试中都成绩优秀的人,将不得不在五十岁时接受终极考验。根据我们的要求,他们的心灵之眼需要朝上凝视光的源头,万事万物都在其照耀之下。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看到了善自身,在管理国家、公民、自身时,便需要把善当成原型。他们需要在余下的日子里,为哲学研究投入大多数时间。然而,他们之中的任何人在当值时,都要根据城邦的需要,而非为获得荣耀,出任统治者,处理繁重的政务,不计较个中艰苦。所以他们能在培养出跟自己一样,能代替自己保卫国家的继承者时,辞掉官职,移居极乐世界。若比西亚的神明启示没有异议,国家便会为他们建造纪念碑,向他们献祭,一如向神明献祭;就算有异议,在向他们献祭时,也要把他们当成类似于神明的大人物。

    格劳孔:苏格拉底,你为统治者塑像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你的表现跟雕塑家一样尽善尽美。

    苏格拉底:格劳孔,我们在此谈论的统治者,同样包含女人。只要女人拥有必不可少的天分,就同样适用于我就男人发表的言论,这点你务必要相信。

    格劳孔:没错,前提是她们想跟我们描绘的一样,参加男人参加的所有活动。

    苏格拉底:我的意思是,针对国家与政体,我们提出的建议并不完全是空想。若能像我们之前谈到的一样,选择正确的道路,就可能把这件有难度的事情变为现实。这需要把国家统治权交由一名或是多名哲学家掌控。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有荣耀的事,在他们看来都是卑微的,缺乏价值的。正义和通过正义获得的荣耀,是他们最看重的。正义在他们看来,既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必要的。他们在促使城邦步入正轨的过程中,借助的就是对正义的推进与倡导。我这样说对不对?

    格劳孔: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苏格拉底:他们会到乡村去,让人们把本城邦超过十岁的孩子送到他们身边。借助我们之前描绘的他们自行制定的习惯与法律,他们对这些孩子受父母作用的生活方式做出纠正,将孩子们抚养长大。再没有比这更方便的路径,能让我们谈及的国家与制度建立并走向繁荣,同时为民众创造最多的福利了。

    格劳孔:这种路径的确十分方便。苏格拉底,我觉得你已经把建立这种国家的方法,解释得非常清晰了。

    苏格拉底:关于这种国家和跟这种国家对应的人,我们是不是已经做出了充足的说明?毋庸置疑,我们已将此处所需的人说得相当清楚了。

    格劳孔:同样清楚的是,我认为我已为你的问题做出了解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我五行缺你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主角姜栀商池 回到民国当导演 着迷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官场生存手册:权力征途 我的锦衣卫大人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重生斗破之小医仙 修罗斩神 末世悍女来种田 国民导演是男神 日夜妄想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他趁虚而入 海棠花下 嘘,国王在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