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社交心理障碍的秘密(第 1/4 页)
好的社会交往可以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痛苦等感受,还可以宣泄愤怒及缓解压抑感。因此,社会交往对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些人在社会交往中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能交往,这就属于社交心理障碍。社会交往心理障碍造成的影响有:不敢或不能与人交往;交往变得困难;交往给人带来的是不愉快、压抑等消极情感体验。
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社会交往上的困难、不适应,这是难免的、正常的。然而,人际关系严重失调或经常失调的人,往往有可能存在个性缺陷、认知错误或心理障碍。因此,对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状况,应做具体分析,分清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异常的;对于异常类型的,要分清哪些属于思想问题,哪些属于心理问题,哪些是两者皆有。只有分辨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心理问题61人际关系敏感症
■他们总是合伙整我
■问题描述
小刚是一名高中男生,心理非常脆弱,别人说两句难听的话或做一些有点过分的事,他就受不了。他敏感多疑,总是怀疑别人说他的坏话,做事时,总爱看别人的脸色,唯恐得罪人。他觉得别人都会欺侮他,践踏他的自尊。总之他觉得自己生活在不快乐之中,很苦恼也很困惑。
■问题分析
很明显,小刚由于对人际关系敏感而导致了强迫症和抑郁症。人际关系敏感症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与人相处时有较强的戒备、怀疑和嫉妒心理,在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方面存在种种困惑,与身边人关系紧张。患有人际关系敏感症的人一般都有点自卑、悲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明显有所欠缺。
一般来说,过于敏感的人容易对别人的话语和行为产生过多的猜疑,过多地在乎别人的看法,然而,引来的却是过多的痛苦、内疚、难为情,也给自己添了不少恐惧,唯恐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惹怒了周围的人。
于是,有些敏感的人学会了隐藏自己的个性,以为只有这样才是最稳妥的,却不知道,一直活在别人的眼里,其实是最痛苦的,甚至让人呼吸困难。
■解决之道
一、认知疗法
要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摒弃不合理的想法,从而消除症状。充实自己的内心,改变把敌意投射到别人身上的防御模式,消除对人际关系的敏感。
二、仔细思考
静静地想一想自己的选择以及应该排除的琐事,集中一下注意力,你会发现,无论如何自己总是可以选择的。在很多情况下,自己所做的事就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许会发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样想会提高你的快乐指数。
三、不为生活小事浪费时间和精力
在学习和工作中过分追求完美是造成心情不爽的一个主要原因。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过分小心翼翼的人,允许自己偶尔犯错误,更要允许旁人对你有偶尔的侵犯。
四、不发牢骚
发牢骚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导致更大的压力和别人的不快,换一种思路,会有新的出路。让自己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而不是从问题本身来进行思考,多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再想想如果换了一个你敬佩的人,他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五、珍惜现在
专注于当前的时刻,把当前看成是一个神圣的时刻。无论现在做什么,都力求把它做好,这才是快乐的源泉。同时要注意防止一心只看重时间、目标和试图同时做很多事、学习很多科目,因为只关注时间、目标会使人陷入高度焦虑和紧张的状态;而试图同时做很多事、学很多科目,则会导致你工作和学习的肤浅、平庸和错误,这反而会使你丧失自信而心情沮丧。
六、变消极为积极
生活中有两种力量:一种是积极的力量,另一种是消极的力量。我们的光阴有限而珍贵,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深陷于消极情绪中而浪费时间,我们可以把消极的烦恼情绪锁定在一天中的某一个小小的时间段里,然后,立即关闭消极和烦恼的阀门,让自己在一天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快乐情绪中。
七、学会适应
如果你不喜欢某些人的行为而又无法回避,那就先试着学会与之共处——一次即可。然后再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他为什么如此,你可能就学会了宽容与接纳对方。
八、憧憬快乐
假如你现在不快乐,那就想象一下快乐的感觉并相信它是真的,想一想自己快乐时喜欢做什么,试着去做一做。做一个乐观主义者,期待最好的结果,这样会给别人带来很好的影响,并不知不觉地影响到自己。快乐并不一定是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东西。
九、发挥长处
也许你比别人更擅长做一些事情,那就在有机会的时候多表现自己的长处吧!可能的话,在众人面前多说自己擅长的话题,多做自己熟悉的工作,这样会感到心里有把握,而不会感到紧张和压力。
■心理测试
人际关系中的倾听能力的自我测试
请选择下列各题答案:a.总是;b.多数情况下;c.偶尔;d.几乎没有。
1.听别人讲话时很认真,不伪装。
2.以身体的动作表示你在入神地听对方说话。
3.经常锻炼自己的倾听能力。
4.不会一边听对方说话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5.即使对别人的话不感兴趣,仍会耐心地听完。
6.不会因为对说话者有偏见而拒绝听他说话。
7.听批评意见时不生气,能耐心地把话听完。
8.听不懂对方意思时,坦然相告。
9.即使对方地位低于自己,也认真地听他讲话。
10.情绪激动或心情不好时,不会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
11.利用举类似例子的方法证明你能正确理解对方。
12.鼓励对方表达思想。
13.归纳、重述对方的思想表达,以免曲解或漏掉信息。
14.不会只听想听的部分,能抓住对方全部思想。
15.与人交谈时注意交谈位置,使对方舒服。
16.谈话时,与对方保持适当的目光交流。
17.注意对方表达的情感,不停留在表面。
18.以适当的姿势鼓励对方说出心里话。
19.能观察出对方是否心口一致。
20.注意对方的身体语言所表达的信息。
21.必要时边听边做记录。
22.不匆忙下结论,不轻易批评对方的话。
23.听别人说话时能够尽量排除周围的干扰因素。
24.不会向讲话者连续提很多问题。
25.如果对方的表达能力差,会积极引导对方。
26.向讲话者表示你理解了他的情感。
27.对方讲话速度慢时,能够及时整理出对方的主要意图。
28.不指手画脚地干扰讲话者。
29.力求听明白对方讲话的实质。
30.别人讲话时不急于插话,不打断对方的话。
评析:
选a为4分、b为3分、c为2分、d为1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105~120分,说明你的倾听能力很好。
89~104分,说明你的倾听能力比较好。
73~88分,说明你的倾听能力一般。
低于72分,说明你的倾听能力比较差。
心理问题62人际孤独症
■脆弱而又不寻求帮助,宁愿疏远大家
■问题描述
杜先生今年27岁,过着单身生活。他自称,从17岁开始到21岁这个阶段,他感到非常孤独,尤其是在雨天或晚上的时候,他一个人躺在房间里,强烈渴望有一个伴侣。几乎每个晚上他都会不由自主地哭泣。虽然他感觉很痛苦,却不愿让家里人觉察到,连哭泣都尽量无声无息。
他非常苦闷,总觉得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觉得许多人素质太差、低俗、自私……而周围的人认为他清高、自负、好表现,不愿搭理他,还经常挖苦他。
杜先生很孤独,他不知道自己是该随波逐流呢,还是继续保持独特的个性?他现在远离家乡,在外地城市里做着一份仅够养活自己的工作,没有爱人,也没有朋友,经常发愁,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