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章 早期人格障碍的秘密(第 1/4 页)

    既然每个人的人格有很大差别,那么怎样才算是人格障碍呢?“人格障碍”的定义是:“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这种人格特征的偏离使得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且对环境适应不良,甚至达到害人害己的程度。”

    一般人为人处世都有一定的模式,都要接受社会规范的要求和检验。如果超越了正常的范围便形成了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与正常的社会规范准则不相融的一种心理障碍。有人格障碍的人,其行为模式异于常人,必然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但他们对此却毫无所知,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而决不检查自己。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人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以后甚或终生。

    心理问题32表演型人格

    ■爱幻想,总喜欢引人注意

    ■问题描述

    王璐璐今年25岁,在一家外企工作,各方面都不错,就是有一点不好,总喜欢高谈阔论,有意无意地标榜自己。她爱听表扬的话,与人谈话时,总想让别人谈及自己如何有能力,亲戚如何有地位,自己外貌如何出众等,如果别人谈及别的话题,她就千方百计地将话题引向自己,而对别人的谈话心不在焉。

    王璐璐最喜欢吹嘘青年才俊们是如何欣赏她、追求她,而她又是如何刁难他们。为了引人注意,她甚至不顾个人尊严,大放厥词。与别人争论问题时,她总要占上风,即使自己理亏,也要编造谎言,设法说服别人。她平时有些喜怒无常,高兴时嘻嘻哈哈,劲头十足,稍不顺心则大吵大闹,弄得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她喜欢与家庭地位、经济状况、个人外貌等不如她的人交往,而对强于她的人常常无端诋毁。一天,正当她瞎吹时,经一位朋友提醒,她顿时觉得自己并非魅力超群,立刻委靡不振,非常难过。然而伤心归伤心,以后她依然我行我素。

    ■问题分析

    表演型人格又称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的特征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性,特别是情感过程的不成熟性。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的最大特点是做作、情绪表露过分,总希望引起他人注意,经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喜欢幻想,言行与事实往往相差甚远。此类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各种年龄层次的都有,尤以中青年女性较为常见,一般年龄在25岁以下。

    表演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目前尚缺乏研究,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保护,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育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时期的水平上,因而表现出表演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本类型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喜欢引人注意,而且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这类人常常喜欢表现自己,而且有较好的艺术表现才能,唱说哭笑,演技逼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有人称他们为伟大的模仿者、表演家。他们常常做出过分做作和夸张的行为,甚至装腔作势,以引人注意。

    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这类人不仅有很强的自我暗示性,还带有较强的被他人暗示性。常常依照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行事。她们常幻想,把想象当成现实,当缺乏足够的现实刺激时便利用幻想激发内心的情绪体验。

    3.情感极其容易发生巨大变化,容易有情绪起伏。这类人情感丰富,热情有余,而稳定不足;情感炽烈,但不深厚,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常,容易感情失衡。对于轻微的刺激,可能有情绪激动的反应,大惊小怪,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活动几乎都是反应性的。由于情绪反应过度,往往给人一种肤浅、没有真情实感和装腔作势甚至无病呻吟的印象。

    4.常常视玩弄别人为达到自我目的的手段。耍多种花招使人就范,如任性、强求、说谎欺骗、献殷勤、谄媚,有时甚至使用操纵性的自杀威胁。他们与人交往表面上温暖、聪明、令人心动,实际上完全不顾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5.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这类人喜欢别人的注意和夸奖,如果别人投其所好他会欣喜若狂,否则会不遗余力攻击他人。此外,此类患者性心理发育不成熟,表现为性冷淡或性过分敏感,女性患者往往天真地展示性感,用过分的娇羞态来诱惑勾引他人而自己不觉察。

    ■解决之道

    一、提高认识,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

    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适应社会环境。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胀,放任自流,就会处处碰壁,导致病情发作。

    二、学会自我调整情绪

    表演型人格的情绪表达常常太过分,旁人常无法接受,所以具有此种人格的人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便是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作一番调查,听听他们对这种情绪表达的看法。对亲朋好友提出的看法,千万不要反驳,相反,听取意见以后要扪心自问,弄明白这些情绪表达中哪些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哪些是别人喜欢的,哪些是别人讨厌的。对别人讨厌的要坚决予以改正,而别人喜欢的则在表现程度上力求适中,对无意识的表现,可将其写下来,放在醒目处,不时地自我提醒。此外,还可请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后请好友对自己当天的表现作一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的过火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情绪表达上适当控制,做到自然、适度。

    三、将自己的才能升华

    如前所述,表演型人格的人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所以不妨“将计就计”,将自己的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使之在表演中得到升华。事实上,许多艺术表演都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为了使观众沉浸到剧情中去,演员必须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去打动他们。因此,表演型人格的人投身于表演艺术是一条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

    总之,对于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或者有这个倾向的人来说,关键在于认清自己的行为缺陷,在适当的时机,还可以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投身演艺事业,完全没有必要自暴自弃。

    ■心理测试

    表演型人格的自我测试

    下列各题哪些与你的情况相符。

    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3.以自我为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求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表示强烈不满。

    4.经常渴望得到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6.喜欢被别人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引人注目。

    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实。

    如果你符合其中3项或3项以上,那你就可以被诊断为有表演型人格障碍。

    心理问题33依赖型人格

    ■离开了家,我该怎么办呢?

    ■问题描述

    某大学一年级女生美美,17岁,父母为工人,家庭生活温馨。她是独生女,备受父母宠爱。上大学前,她的一切事情均由父母料理,从不承担任何家务劳动,甚至连衣服、鞋袜也不用自己洗。到外地上大学后,非常想家,对大学生活极不适应,产生了许多矛盾心理与困惑。晚上躺在床上,想到睡的地方不是自己的家很难入睡,经常梦到爸爸、妈妈。一听到广播里放的音乐有“妈妈”的内容就会哭,在街上、在校园里听到的都是当地口音,就觉得自己是被抛弃到异地的游子,感到孤独极了。班上组织春游、秋游,她毫无兴趣。看到同学玩得高兴,更是感到孤独、伤心。学习成绩一天天下降,成天提心吊胆,担心期末考试不及格,更担心家里人失望。入学后,她把节省下来的生活费全用在给家里打电话上了。

    ■问题分析

    依赖,是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当你跨进青春之门后,你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但对别人的依赖性仍常常困扰着自己。随着身心的发展,你一方面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却担负起比以前更多的责任。面对这些责任,有些人感到胆怯,无法跨越依赖别人的心理障碍。依赖别人,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样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容易失去自我,遇到问题时,自己不积极动脑筋,往往人云亦云,易产生从众心理。

    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缺乏信心,放弃对自己大脑的支配权。主要表现如下: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时常企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或师长为自己作决定;喜欢和独立性强的人交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找到寄托;在学习和工作上,喜欢让老师或领导给予悉心的指导,时时提出要求,否则,他们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在家里一切都听父母摆布,甚至连穿什么衣服都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他们会常常不知所措。

    依赖型人格的人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兴趣、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人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曲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寻求个人爱好。

    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型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渺小可怜”的感觉。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方向的小船。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育的早期。幼年时期的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

    依赖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性过强的人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心身健康。

    ■解决之道

    一、习惯纠正法

    依赖型人格的人的依赖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要治疗首先必须破除这种不良习惯。要清理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哪些是自己作决定的。并每天做记录,记满一个星期,然后将这些事件按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分为三等,每周进行一次小结。

    对于自主意识强的行为,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继续坚持。例如,某一天按自己的意愿穿鲜艳衣服上班,那么以后就坚持穿鲜艳衣服上班,不要因为别人的闲话而放弃,直到自己不再喜欢穿这类衣服为止。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正是你改变依赖习惯的突破口。

    对自主意识中等的事件,你应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例如,在制订工作计划时,你听了朋友的意见,但对这些意见你并不欣赏,便应把自己不欣赏的理由说出来,说给你的朋友听。这样,在工作计划中便掺入了你自己的意见,随着自己意见的增多,你便能从听从别人的意见逐步转为完全自作决定。

    对自主意识较差的事件,你可以采取诡控制技术逐步强化、提高自主意识。诡控制法是指在别人要求的行为中增加自我创造的色彩。

    依赖行为并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一旦形成习惯,你会发现要自己决定每件事情很难,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回到老路上去。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监督者,最好是找自己最依赖的人。

    二、重建自信法

    如果只简单地破除了依赖的习惯,而不从根本上找原因,那么依赖行为也可能复发。重建自信法便是从根本上矫正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方法。

    1.消除童年不良印迹。依赖型的人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十分低下,这与童年时期的不良教育在心中留下的自卑痕迹有关。你可以回忆童年时父母、长辈、朋友对自己说过的具有不良影响的话。例如,“你真笨,什么也不会做”,“瞧你笨手笨脚的,让我来帮你做”等。你把这些话语仔细整理出来,然后一条一条加以认知重构,并将这些话语转告给你的朋友、亲人,让他们在你试着干一些事情时,不要用这些话语来指责你,而要热情地鼓励、帮助你。

    2.重建勇气。你可以选做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每周做一项。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做短途旅行;独自一人去参加一项娱乐活动,或一周规定一天为“自主日”,这一日不论什么事情,决不依赖他人。通过做这些事情,可以增加你的勇气,改变你事事依赖他人的弱点。

    ■心理测试

    依赖型人格的自我测试

    下列各题哪些与你的情况相符?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务不能作出决策。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红色莫斯科 元始法则 别叫我恶魔 重生都市仙帝 割鹿记 怪谈游戏设计师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他比我懂宝可梦 东晋北府一丘八 退下,让朕来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寒门宰相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全职剑修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穿书自救指南 嘘,国王在冬眠 母亲 剑名不奈何 是心跳说谎 一念神魔 看鸟吗哥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夺嫡叶娇李策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安徒生童话 疾风吻玫瑰 惊落晚秋 心给他,钱给我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地狱公寓 我的锦衣卫大人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