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篇 几个不易答复的问题(第 4/4 页)

    不过同时我们也应当记得,我们的脑海好像百货商店一样,每部的行动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一个人在某件事上能独立,某件事上是依赖别人的。这里有一个例子便是如此:有一个女人,在工作上她非常独立,她所做的是一种社会事业。她能自己计划,自己实行。因为在她工作中,别人都要依赖她。然而回到家里,她却是属于那些专门对母亲喊叫的孩子,例如“那件衣服如何的了?我的妹妹看见我的伞没有?某人请你打个电话好吗?他是什么电话号码呢?”她的工作习惯和她的家庭习惯在脑海里是不在一起的。假如她能够将她的工作习惯也应用到家庭习惯上,她便可说是一个完全自立的人了。

    还有一个医治依赖的方法,不过恐怕对于雇主和分部经理会产生错误的,便是依赖骄傲。应当常常自己觉得,凡是去问别人你自己可以解答的问题,是一件可耻的事。问无知的问题便是表示你的愚笨。你应当养成一种不问自知,和靠自己去研究的自满。当然遇着特别重大的事情,还是应当去请教经验充足的人。你当然不可过于闭塞,完全不敢去问别人,专由自己薄弱的知识去将事情弄错。

    一切良好的习惯便是不走极端,而能适乎中。去学习你所不知的是教育上第一步,但是却不是最末了的一步。某人写了一本《有头脑是一种道德上的义务》,这题目很有道理。尽力发展你的智力,正如尽力约束你自己的行为,同是你的义务。假如你能使这些女店员感觉到她们的智慧,和她们的面貌一样自满,这个问题便可以解决了。

    这个问题实际还是态度的关系:我们对于事情的态度是如何。一旦独立之后,那些有依赖性的人,便会去自己运用脑力了。至于其他的恐怕就无药可救了。工作的一种价值,是能够训练人有负责和独立的心志。在安提亚克大学(antiochcollege),学生都是半工半读的,作五个礼拜的书,这种训练便是要使学生在工作上能独立,而同时又能完成他的学业。在现在这种事务纷繁和要负责的世界上,很少的地方是能让依赖性存在的。

    “差不多”的人究竟是什么毛病

    在一切伟大荣耀的感觉中,最使自己感觉满意的,便是能够帮助人于危困之中。人类最大的呐喊便是“帮助呀!帮助呀!”这种呼声扰动了所有无论挂红十字架或不挂而爱帮助别人的人。但是世上有许多事情,虽然你是极力想尽力,可是爱莫能助,同样还有一些去帮助而失败的事,你便自谦地说:“我实在做不到。”这类爱莫能助的事,我们只好委之命运所使然了。世上的人是不能完全完美无缺的,我们必须能学习知足的生活。

    无论何人对另一个最后不得已说的一句话便是:“我实在对于你是没有办法了。”因为我们不能帮助。有一帮人在精神病专家眼中看来,没有办法就是那些“差不多”的人,他们是在精神安适的墙外边。

    “差不多的人”是一本书的书名,内容谈论一般只能做到差不多,而不能做到顶好的人。这类人特别是指智力在中等以下的,一部分是智力不全的;不过这个名词还可以扩大,去包括生存竞争失败的阶级,例如贫民。世上没有拯救贫困的方法,同样精神的贫乏也是无法拯救的。

    那些精神病专家或医治精神的牧师,如能带着满装的药方口袋,去散布给那些有精神贫乏病的人,那便快乐了。我们的希望,就是只能想了同样救济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帮助自己。

    把许多“差不多”的人比较起来。无论他们彼此如何不同,但有几点总是共同的。大家有一种感觉,总以为自己可以做一种较好的事业,大概是一种多用心智的职业。他们也常常提出某一点或某一种不对的地方,是阻碍他们成功之途的。这种阻碍便是“差不多”——这是唯一需要铲除的阻碍,而后各事能直行无阻。每每所差的一点,或者就是不能专心,因为我们多少都感受一点不能专心的痛苦;因此专心便变成一种可羡慕的东西。不能专心自然使我们想到这是一种阻碍,应当改除,然后才能得一种医治。

    从现代的心理学说,专心便是精神安适最主要的成分。假如一个跛者告诉你,如果他能够走路时,他便是一个完全的好人,你当然也十分同意,而愿意尽你的力量去帮助他,使他像一个普通人。世上有无数的跛者,同样也有无数各类精神残废的人,更有无数的医生,愿意尽他们毕生精力去帮助他们。不过有些病人,医生将“差不多”三字放在他们脚上了。但是神迹是办不到的。因此,跛者还是只能继续拄着拐杖而行。

    关于“差不多”病状的困难,便是他们错在什么地方很难辨认清楚。他们不能认识什么阻止了他们心智的前进,像普通一帮成功的人前进一样。这种阻止他们之处是影响他们整个身心的。他们做事不能层次清晰,又不能大胆冒险,无论他们所说的阻碍是如何,他们的弱点便是一个“差不多”。

    “差不多”有许多种类,但是不能分得很清楚。有些是患着轻的精神缺欠,但大多数的病根非常之深。解救的方法,最好是为他们计划一种整个的生活,这种生活只包括简单的工作;不让心智的弱点有应用的机会。只做我们所能做的,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如果这种计划能应用得当,“差不多”的人便能成为一种比较有用的人了。因为他们只是“差不多”或是近乎“差不多”,由训练可以将他们从一帮平凡的人中救出来。

    记忆可信吗

    这件事是当一群科学家正在开会时发生的。突然一个村夫冲进会场,后面追着一个黑人,手中挥舞着手枪。两人便在会场中相互打起来。忽然一声枪响,两个人都跑到外面去了。当然这是使人印象很深很紧张的一幕。于是主席便提议每个人应当为这件事作一个报告,因为或许他们会被传去做见证人。

    实际上这件事完全是假扮的,不过是一些心理学家的试验,要看这些科学家的报告正确到如何程度。因为科学家的观察向来比较精确,他们必会直接记下所发生的事件,不会旁添枝叶的。因此,大概他们做证明人一定比平常人好些。但是结果每四个报告之中,有一个是离真正事实相差很远,可说是完全错误。四十个报告之中仅有一个还很正确,可说是全对的。由此可见在人类供证之中,没有一个可以完全信托的;不过这次事件发生得很仓促,大约只有二十秒钟,而且剧中人动作也极紧迫。

    因为这些报告没有一个完全对的,也没有一个完全错的,所以我们应当研究到细节上去。表面的事情是不会错的:打架、枪声、黑人、村夫和他们的容貌。但是还有你所未见的事,因而使你不能做一个很好的证明人的,也有三种。第一是你所未曾注意或忘记记录的事。最好是你先将一些细节逐条记录下来,譬如哪个先打,哪个跌倒,哪个放枪,都是在什么时候;两人所穿的是什么大衣、裤子、帽子、领带,事件发生经过多久;两人的高度、举止、颜色、头发,和一切与这件事有关的地方先记录在每个人的报告中,看他对于这一切注意了多少,由此你便可以得到他们的分数。四十个证人中有十四人是忘记百分之二十至四十的细节;十二人遗忘了百分之四十至五十;十三人遗忘百分之五十以上。只有那个最正确的报告是在百分之二十以下。由此可见,虽则发生的事件,是立时由最善观察的人作报告,而记忆所遗忘或是未曾察看得到的地方仍旧如此之多。

    第二种错误是在报告之中,有的事件事实上并未发生。这些都是由想象而掺入的;从这方面,我们便应当附带说,第三种错误是牵强附会,将事实看错了。每个人都注意到了两人之中,一人是黑人,然而十人中只有四人记下黑人是光头。其余的有些说,他戴了一顶便帽,有些甚至替他戴上高帽子。关于他的衣服,差不多所有的人都说对了,他穿一件短衫。不过有人说这衣是咖啡色的短衫,有人说是全红的,有人说是有条纹的。其实他是穿一条白裤,一件黑短衫,戴一条大而红的领带。

    从各人的报告上可以看到他们每人所遗忘的,每人所加入的,和每人所牵强附会的,你便觉得应当对一个审判员说,证明人是靠不住的。在真正的法庭上,许多的案件都要比这个试验复杂得多,案件中的每点细节都是重要的关节。加之时间的错误,记忆的牵强附会,大都可使证明人有权令自己的口供,有利或不利于被告。还有从电影上放映过的事实,和普通人看后的报告,你便知相差是如何远了。

    因此,当做观察和报告工具的人类心智,从作见证方面看,是靠不住的。然而在许多案件上,我们仍旧只能依靠它;但是更糟的,我们很难证明一个证明人的观察力是好是坏。我们应当在每一个证明人未登庭之先,给予他一种试验,考察他的观察和报告是否正确,能否够资格做一个证明人。依上面所说的种种,你也可以自度是否能为一个很好的证明人。还有一点:凡是有人自信以为是最对的,或许是最不对的;可信靠的人并不能证明他说的是真实。

    什么是歇斯底里

    什么是“歇斯底里”(hysteria)?我知道我也患着此病,因为在我们全家四姐妹中都有的。不过我们各人所患的不同。我平时做事都与常人一样,假如我的朋友知道我写信给你,说我患有这病,他们一定会觉得好笑。然而假如我放任下去,我恐怕将来我的病会变为厉害。以下所说便是我的病状……你有什么要指导和劝告我的吗?

    四姐妹中之一

    就是一本小书也不够回答这个问题;从这个病状的一部分之中(另一部分代为保守秘密),我现在挑出一些最普通而流传最广的说法。

    我对于这封信所喜欢的地方,便是她能很坦白地承认她的病状,不稍遮掩或曲辩。因为近来有许多患歇斯底症里的,不愿自己承认;还有妇女已经冲进了医生的诊病室,又突然很发怒地冲出来,这便证明她是不愿意承认她自己的病状的。

    歇斯底里的最普通的一种,便是爱突然发怒而且不能自己制止。这是一种儿童的歇斯底里,婴孩患这种病的,普通谓之发脾气。歇斯底里是一种不能固定的感情,缺乏情感的自制。但是假如另外一种新的感情发生,并且很强烈时,自然而然地,歇斯底里发作的形态,便又变改了。

    一种是成年女学生患的歇斯底里——便是哭笑无常。总是冲动的歇斯底里,便是情感容易发动,常常盼望一种兴奋。一种是年少妻子的歇斯底里,是比较危险的一类。一种是老处女的歇斯底里,常常是忧愤、自怜,自己压制自己。还有情感过于发泄,如溪水漫溢一样,也容易发生歇斯底里。还有一种是惧怕的歇斯底里,如股票交易跌落的恐慌,和当一个大戏院失火时为自己生命的恐慌等。

    最普通的一种歇斯底里,便是过于个人化了;情欲过度也是这种病状之一。凡事都是以个人为中心。患病者对于一件很小的事都看得极重,每每用极端的发怒、忌妒、复仇,或是极深的恨恶去对付事情。他的喜爱的情感也是同样发达,不仅在恋爱上,并且对于家庭友谊也很浓重。他这种同样的热忱也能消耗到别的事业上,有宗教狂的人,大概也是有很强的歇斯底里元素在内。

    以上所说的各种歇斯底里病症,在四姐妹的事情中都有的。最大的姊姊没有结过婚,是某种专以感情用事的运动中的一位领袖,在十六岁时曾习过“圣维特斯”舞,在四十岁曾经有一段假情的爱情史——然而在她无数的朋友中,没有一个人感觉到她的一生是患着歇斯底里的,也无人觉得她的这种非常的精力,一种外强中干的力气,不是真正的力量。

    第二个姊姊有一个快乐的婚姻生活,她有很好的性格,所以与家中人比较起来,她好一点。但是遗传还是一样,她是有许多歇斯底里特性的。

    第三个姊姊也结过婚了,她能在困难情形之下,扛起一个有小孩的家庭,她常是快乐而且很少失常态;但是她有一种不同的病状,常常是心神不定,这种病症在一个心理医生看来,以为是很重要的。我们常听说梦中行走者也是一种歇斯底里。这种梦中行走便是睡梦中的默想。像她第三个姊姊这样人如达于极点时,便类似于梦中行走者。不过心神不定,心思狭隘,以及类似的特性,是一种极微小的歇斯底里的趋势——是一种醒着做梦的习惯,许多小孩子也有的。

    问这个问题以及告诉我这些事实的,便是最小的妹妹。她是一个个性很强,要随自己的意愿做事的女孩,已经结婚,但不算是美满的姻缘,因为没有儿女。她很能干,极能克服自己的困难,她自己所感觉的病状,是在中年发生的。她似乎听到关于她的闲话,她总是感觉得这种空气。她讲话常常发出怪声,有时竟完全失掉声音,只能细语。她还有一种比较有趣的歇斯底里特征:她比她本来的年龄还要看得年轻些。她脾气很急躁,常常和她的姐姐们不和,似乎永远也不再会和她们要好的,然而每次结果,大家依然很好。有些人一生受着歇斯底里的影响,可以解释他们许多性格。

    现在我对于这四位患歇斯底里的姊妹和其余一切患这种病的人的答解便是:我可以担保地说,歇斯底里是随年代而衰微的。它并非能完全治好,不过它的特征可以渐渐降低。患这种病的人前途并无危险,除开有些人是另外发生了其他精神错乱的病;他们往前行走时,路还是看得清楚的。但是如果这种病症能够很早就认识了,就能规划一种比较有效力而适当的生活。这不过是一种假设,也是关于本问题可发挥的一部分(在此要附带声明一句:本文所谓歇斯底里,是指那些常态或近乎常态的,而不是那些神经全错乱,要医生来诊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红色莫斯科 元始法则 别叫我恶魔 重生都市仙帝 割鹿记 怪谈游戏设计师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他比我懂宝可梦 东晋北府一丘八 退下,让朕来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寒门宰相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全职剑修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穿书自救指南 嘘,国王在冬眠 母亲 剑名不奈何 一念神魔 看鸟吗哥 夺嫡叶娇李策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疾风吻玫瑰 安徒生童话 是心跳说谎 惊落晚秋 地狱公寓 心给他,钱给我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我的美女老板娘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