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怪特的性情(第 2/4 页)
平均的结果是如此:如果是照这种简单无变化的工作而论,失眠之后,工作的效力并未见减少,不过其间增减的高低很不定,最初效力似乎是因失眠减少了,其后又突然有种新的能力增加。一夜未睡的人都是如此。如果你问这些情愿为科学牺牲的青年感觉如何,他们大半都呈显著的疲倦感觉,不过不是全体如此,他们经过这种试验,要费一番很大的精力,不过费力的程度也各不同。实际上,这种试验对于那班有照常睡眠的人,反而觉得讨厌,而那些失眠者则不得不努力来对付。
在失眠的时间,心理经过一种向外赔偿的态度,你感觉不如平常舒服,因此便用一种例外的精力将之弥补复原;你在责任呼唤之下,催促自己向前。做夜间看护的也是有这种感觉,不过她们将这种欠缺的睡眠用日间短睡弥补。这些受失眠痛苦的人,病状多半是昏沉欲睡的状态。失眠之后,对于精神身体方面的反应如何,要依你的神经组织而定。
睡眠也有不同的等级的。故事上有说兵士在行路时睡觉的。如果失眠太多,不是靠长时间的弥补,而是要看睡得如何熟去弥补。故事上也说到,在战争时许多失眠的兵士,经过长时间尚不能复原的。他们的病状分脑昏症、癫狂症、精神错乱和虚劳等。不过有了一次很酣熟的睡眠之后,他们就又复原了。由此可见,我们的脑筋做最难最好的工作的那些部分,是最易疲倦或失眠的,脑筋受伤之后,你便不能工作最好,不过可以勉强维持做机械的工作,以后更越来越难,直到你不能工作为止。
很侥幸的,林白与昏雾、雨雪奋斗最难的一段,是在旅程中的上半路程,末后的旅程都很平安容易,那时他想着成功的希望,便无论如何能坚持到底的了。人的脑筋都有一种能够打破惯例去应付别的事情的能力。英雄之中,这种能力,尤为显著。
气候与心理
当我们稍觉不舒服时,总喜欢说这是天气的关系吧?然则雨、太阳、酷热、严寒,究竟对于人生的性情工作有多少关系呢?
天气从广义上说就是气候,而气候和文化却有直接的关系,如埃尔斯沃思·亨廷顿(ellsworthhuntington)在他几本书中都说过的。还有很明显的证明便是当叙利亚和埃及很兴旺的时候,他们当时的气候比现在衰弱时代的气候,要有刺激性得多。北极的生活仅仅只能单独求生存;热带的生活只能懒散偷安而已。有些人从冬日严寒夏日酷热的地方迁到温带像加利福尼亚州时,觉得他们似乎住在天堂里一样。
各人对于气候的感觉各有不同:有些人是气候与他们不发生多大关系,他们能在任何气候中生活;有些人觉得大半的气候对于他们的舒适是仇敌。气候不仅是一种常研究的题目,也是一般人常拿着谈话的资料。马克·吐温这样说:“人人都爱谈天气,但是却没有人想努力改造天气。”
有些心理学家曾经为天气做过一个试验:丹克斯特(dexter)教授的结果,虽是三十年以前所得,然而仍旧能应用于今日;因为从那时到现在,人类的性情和气候都没有改变过。他的试验是用统计的方法,结果得知长期和平均的气候。用这种方法观察,时间既很长久,则甚至极细微的分别,都是有意义的。
丹克斯特教授还有一个专门记载不幸的事件的表,看它们是否随温度或气压而升降,如学校旷课、品行不端、打架、精神错乱、自杀、死亡、犯罪、银行书记的错误等,以上这些都是不受欢迎而想避免的事情。大概说起来,它们在酷热的天气比较盛行,酷热是容易使人行为倾倒的,而潮湿也是如此。这些不幸的事件多有别的原因,不过天气却是增加事件的懊恼而助其决定事实的一个最后因素。
不好的天气消耗个人储藏的精力,因此而扰乱心理的平衡。莎士比亚的戏剧里这样说:“天气很热,我们皮肤都生了许多痱子;假如我们相遇时,大家难免不发生口角;因为这样酷热的天气,正是扰动我们发狂的热血的。”我们对于不好的天气还是略有一点办法,我们可以在最热的天气停止我们吃力的工作和奋斗。我们可以寻出一些加重这种难过的原因。不通风和空气沉滞最妨碍心理的安适,因为它们减低了身体的安适。现在关于户内气候问题,我们可以有人工制造的空气。电扇可以使空气流通而减轻不舒适。以前我们依赖日光,现在我们用人工制造太阳灯去照皮肤,而激起它们的自然功用。此外如日光浴日光室都盛行,由此可知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是关系如何密切的了。
虽则有外界的这一切影响,个人心理学家对于天气关系也很大。心境是不可免的,但是我们不可过于顺从它。我们不应外界下雨或室内暗淡,便愁眉含愠。多少我们应当克服气候,超而上之。因为这种微小的不适便过度烦恼,是损害精神健康的。
一个脾气很重的人,是很逃脱其牵制的。而这些能够不受天气影响的人,对于那些受不住的人,也不可过于责备。酷热影响于人的感觉犹大,因为它确实使人难受。自己担心一点是最好的方法,因为狂风暴雨是总难免的。所以我们不应当屈服于不测的气候,正如不屈服于难料的疾病一样。
养成的愚笨
一个新闻记者如要说另一个记者的坏话,便说他是一个生而无知的天才,不然的话,他何以能在短促的时间内,吸收许多的材料。这个笑话的意思,实际上并不是指真正的无知,因为无知是一种反面的意思,表示缺乏学识——不过这笑话可以实用于愚笨。因为愚笨并不一定缺乏学识。
如果我们想想,就晓得这种愚笨的例子是何等的多,而我们很少加以注意。愚笨在人类中已经是很普通而最不值得的一种东西,而世上还有所谓“养成的愚笨”,这种比真正缺乏智慧的人还不应当存在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