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二十章 法家邪术,不入学宫!(第 3/4 页)

    林朝万万没想到,郑老头和蔡邕居然不肯承认百家之所长。

    “不,此言最是公允!”蔡邕答道,“因为此非老夫与郑公妄言,而是事实!”

    闻言,林朝整个人忽然愣住了。

    不错,蔡邕说得不错!

    历史已经向后人昭示了无数遍,对于治国方面,儒家的确是目前的最优解。

    春秋战国数百载,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可最后都成了失败者。

    只有法家和道家衍生出的黄老之术曾一度占据上风,但终究淹没在了尘埃之中。

    唯有儒家,自汉武帝推行儒术以来,一直延续数百年,可谓是支撑统治最长时间的学说。

    所以郑玄和蔡邕说认为儒家优于诸子百家,倒也不能没有道理。

    林朝想了想,遂点了点头。

    关于学问,在两位当世顶尖大儒面前,他是万万不敢卖弄的。也就放弃了与两人辩论哪家学说更好的打算,只是开口道:“既如此,六经六艺为必修,诸子百家可为选修。”

    “何谓必修,何谓选修?”郑玄问道。

    林朝解释了一番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区别,立即引得了郑玄和蔡邕的好评。

    本来儒家的教育体系就是这样,先学六经,等六经学完,有了一定的学问后,对于诸子百家中感兴趣的学说,大可以自己修习。

    如今林朝将其变成了选修,倒是符合郑玄的心意。

    紧接着,郑玄又开口道:“其二,法家邪说,万不可入学宫!”

    这一次郑玄的语气很平静,但其中却透露出一股无可置疑的意味。

    林朝赶紧拱手道:“老师,法家尚有可取之处,老师能容百家,为何独独容不得法家?可是因当年始皇帝焚书坑儒之事,所以老师才……”

    郑玄怒道:“为师又岂会如此小气,始皇帝焚书、坑儒,暴秦遂二世而亡,此乃天理循环。”

    “既如此,老师为何不愿引法家入学宫?”

    这次回答的却是蔡邕,只听他开口道:“子初可有读过《商君》?”

    蔡邕所说的《商君》,指得就是《商君书》,相传为商鞅所著,但也有人认为是后来秦国官吏所著。但不管哪种说法是真,《商君书》都是原原本本的法家学说。

    闻言,林朝点了点头道:“自然是读过的。”

    “此书如何?”蔡邕笑问道。

    林朝摇了摇头,幽幽道:“倒是……不怎么样。”

    后世常有不学无术者,把先秦的法家比作法治,这是典型的非蠢既坏。

    法治和法家,简直是云泥之别,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一部《商君书》看下来,林朝除了摇头叹息,再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里面充斥着狂妄、残酷、愚昧、以及对苍生百姓的轻蔑。如果说唯一的可取之处,便是里面时不时透露出的理想主义色彩,却又无处落脚,单薄的可怜。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一贯的主张便是轻赏而重刑。这与乱世用重典不同,这是一种常态化的高压统治,甚至要求百姓士子三缄其口。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商鞅刚开始变法之时,遭遇一群人反对,商鞅便将其抓起来,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变法成功后,又有一群人跑来歌颂商鞅的功劳,结果商鞅又把这群人抓了起来,一样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无论赞成还是反对,在商鞅看来,都是扰乱国家秩序的行为。

    简而言之一句话,我不需要你赞同或者反对,我只需要你乖乖听话。

    这便是商君书里面所说的: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小老板 折尽春风 万历明君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风声 世子妃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秘密部队之龙焱 谍影:命令与征服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红楼琏二爷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香雪 大清要完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