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 第一章 群体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第 4/4 页)

    如何能提高专业智力,使它高于古典教育的水平呢?泰纳先生说:

    观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环境中才能形成。因此,我们需要年轻人每天从工厂、矿山、法庭、书房、建筑工地和医院获得大量的感官印象;他得亲眼看到各种工具、材料和操作;他得与顾客、工作者和劳动者在一起,不管他们干得是好是坏,也不管他们是赚是赔。只有采用这种方式,孩子们才能对那些从眼睛、耳朵、双手甚至味觉中得到的各种细节。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这些细节,默默地推敲,在心中逐渐成形,并且或迟或早会产生出一些提示,让他们着手新的组合、简化、创意、改进或发明。

    而我们却恰恰在最能出成果的年纪,被剥夺了所有这些宝贵的接触、所有这些不可缺少的学习因素,在七八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关在学校,切断了一切亲身体验的机会,因此对于世间的人和事,对于控制这些人和事的各种办法,不可能得到鲜明而准确的理解。

    毫不客气地说,十有九人在几年里把他们的时间和努力浪费掉了,而且浪费的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几年。他们中间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人,为了考试而活着,然后被残酷地淘汰掉。

    另外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成功地得到了某种学历、证书或一纸文凭,在规定的某一天,坐在一把椅子上,面对一个答辩团,在连续两小时的时间里,怀着对科学家团体,即一切人类知识的“活清单”的敬畏,他们要做到正确或是绝对正确。

    但用不了一个月,他们不可能再通过考试,脑子里那些过多的、过于沉重的学识不断流失,且没有新东西补充进去。他们的精神活力衰退了,他们继续成长的能力枯竭了,一个得到“充分发展”的人诞生了,但他也筋疲力尽了。

    于是他成家立业,落入生活的俗套。只要落入这种俗套,他就会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职业中,工作也许还算本分,仅此而已。这就是平庸的生活,收益和风险不成比例的生活。

    在教育青年人方面,英国人与美国人做得更好。

    在医院、矿山和工厂、建筑师或律师的办公室里,那些十分年轻就开始学业的学生们,按部就班地经历他们的学徒期,在投入实际工作之前,他们也有机会接受一些一般性的教育过程,可以把他们迅速观察到的东西储存进去,而且他能够利用自己在空闲时间得到的各种各样的技能,逐渐把自己充实成为一个全面而健康的人。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并且与学生的才能相适应,发展方向也符合他未来的任务和特定工作的要求,因为这些工作就是他今后要从事的工作。

    因此在英国或美国,年轻人很快便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在25岁时——如果不缺少各种材料和部件,时间还会提前——他不但成了一个有用的工作者,甚至具备自我创业的能力;他不只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而且成为发动机。而在制度与此相反的法国,却越来越向中国看齐——由此造成的人力浪费还能够接受,然而这种教育制度与实践生活不断脱节的趋势却令人忍无可忍。

    英国人的工程师不是在学校学出来的,而是在车间里训练出来的。这种办法表明每个人都能达到他的智力允许他达到的水平。如果他是个平庸的人,没有进一步发展的能力,他做工人或领班;如果天资不俗,他便会成为工程师。与个人前程全取决于他在19岁时一次几小时的考试的做法相比,这种办法更民主,对社会的好处也更多。

    关于拉丁民族的教育制度与实践生活不断扩大的差距,泰纳得出了如下结论:

    在教育的三个阶段,即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如果从考试、学历、证书和文凭的角度看,坐在学校板凳上啃理论和教科书的时间是长得过头了,而且负担过重。采用的方法也糟糕透顶,以至于已经成为一种严重违反自然的、与社会对立的制度。

    过多地延长实际的学徒期、培养懒汉的寄宿制度、过多的人为的训练和填鸭式教学、繁重的功课,对今后的时代完全没有考虑,对人的职业缺乏安排,对年轻人很快就要投身其中的现实世界装聋作哑,不考虑学生如何适应社会,不考虑人类为保护自己而必须从事的斗争,不教给学生如何保持坚强意志……

    有必要的准备、所有最重要的学习、那些丰富的常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凡是年轻人应该拥有的知识,我们的学校一样也没有教。我们的教育不但没有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存能力,反而破坏了这些能力。使得我们的年轻人一走入社会,进入他的活动领域,就开始遭遇一系列的痛苦与挫折,由此给他造成的创痛久久不能痊愈,有时甚至让他失去生活的能力。这样的教育制度,对年轻人的精神和道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有难以恢复的可能。学校的幻想与美梦,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彻底地破灭了,强烈的欺骗感、失望感,是一个心理素质不完备的青年人难以承受的。

    也许有人认为我对教育制度的批判,严重脱离了群体心理学的主题。如果我们要厘清那些今天正在大众中酝酿、明天就会付诸行动的各种想法和信念究竟是怎样产生的,那些恶化的群众头脑究竟是如何由当前的制度培养出来的,冷漠而中立的大众是如何变成了一支心怀不满的大军,随时打算听从一切乌托邦分子和能言善辩者的暗示的,就必须了解其成长的土壤。在改善或恶化群众的头脑方面,教育至少发挥了一部分作用。

    如果不能认清这一点,任由我们的学校培养一批批狂热的暴徒、无知的庸众,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为我们的民族走向衰败铺平道路的,正是我们的教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白色口哨 温香艳玉 仵作惊华 顶级诱捕公式 偷香 入迷 偏执狂 慢性沉迷 魔种降临 最后一只瓢虫 谁把谁当真 走狗 丞相不敢当 娇瘾 上瘾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夜行歌 不循(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