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76章 五方五行旗(5000字)(第 3/4 页)

    此地果然不凡,山排巨浪,水接遥天,芦苇荡中生白烟,无尽浊气吞明灭。

    八水汇聚,水阔八千余里,浊气沉降,于修行者堪称绝地,于魔星却是天然的宝地,放在蛮荒之中,至少也能养育出一尊魔皇来。

    合该是天然的108魔星聚义的好地方。

    又过去了两番寒暑,东海之滨的一片沙滩上,李弥赤足于此,悠然侧卧,怡然自得,清静自在。

    这里虽然是天然景区的完美级别沙滩,但在神洲界却并无人驻足于此,只是偏僻荒凉的一处海滩罢了。

    李弥静观浪潮翻涌,云水接天,心中对于五行之道的领悟和推衍也终于来到了尽头。

    随手一招,一块巨石飞来,随手一揉,已经变成一支大笔,李弥以石做笔,以沙做纸,开始书写一部《五形玄真经》。

    此经共有三十六真符,皆是由金木水火土排列组合而成的强大且实用的符箓,以此可以成就一枚五行玄真金符,并且可以通过修行五形符箓,逐渐领悟五行之道。

    《五行玄真经》刚一完成,就有海量传道度反馈而来,很显然这部功法完成度非常高。

    李弥以紫青道印补完,只花了5亿传道度,差异基本都在最后的证长生果位的环节。

    只是通过前后两版《五行玄真经》进行对比,李弥对于证长生果位的了解就深入了许多。

    以李弥对于《五行玄真经》的理解和掌控,凝结三十六真符之种就像吃饭呼吸一样简单自然,凝结五行玄真金符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毫无疑问,又是一次战略性的突破。

    就在李弥将回返老君山之际,上界接引符诏再次闪耀。

    更奇特的是,这一次是两枚飞升符诏同时在召唤。

    李弥接引了两位天夏飞升者,都是熟人,八极门吴少钟和二弟子出云千代。

    再一问,原来是第三届天下第一武道大会决赛,两位九窍大宗师上演了巅峰对决,最终同时打开天人之门,成就天人,并且“破碎虚空”,来不及交代后事就不得不使用飞升符诏。

    这次两人的飞升可以说是在四十亿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发生,再次给李弥带来了海量的传道度。

    一番寒暄,正要回山,出云千代却发现了沙滩上的《五行玄真经》,毫不犹豫的将其整体铲起,作为祖师真迹保存起来。

    这篇沙滩上的经文蕴藏了李弥领悟的道韵,堪称一件悟道之宝,本来李弥想着留待有缘人,却没想到便宜了二弟子。

    吴少钟很羡慕,但却只能眼看着出云千代“得宝”。

    李弥驾云踏雾,带着二人一路回返老君山,路上也讲述一些近况。

    如今太极宗三代弟子纷纷成才,已有七人成就武道大宗师,其中两个正是最早拜在出云千代和叶长生门下的弟子,如今也分别执掌了神霄剑和玄黄钟,成为太极宗新一代的监察长老和传道长老。

    大弟子老猫也来到了七窍境界,不过想要飞升,怕是还要等个十年八年。

    冲玄真人也已经开了八窍,如今天夏道行最高的是天夏武协会长,周轩的弟子张远峰。

    总体而言,只要修行资源管够,打开天人之门铸就道基这一关,淘汰率并不高。

    随着一个接一个飞升者的出现,天夏对于李弥的景仰也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许多人,尤其是异邦人,纷纷将他供奉为神,道门已经完成了对于蓝星信仰的统治,其他宗门只能是点缀。

    这让李弥能够从天夏界中获得传道度逐渐稳固下来,不至于衰减到极致,算是可以细水长流的长期来源。

    1000亿传道度听起来很多,但也只够祭炼出一件地级法宝而已,因此传道度多多益善,永远没有足够的可能。

    半年之后,李弥三人回返老君山,两界老君山几乎是相同的地形,只是神洲界的大了百倍,灵机充足了百倍,几乎是完美的升级版本。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玄鉴仙族 五仙门 剑啸灵霄 志怪书 魔门败类 彼岸之主 叩问仙道 过河卒 山河志异 武圣!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阵问长生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武圣! 中州录 武道天途 为龙之道 小狐妃,太凶萌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卧虎藏龙 神话之后 志怪书 仙父 阵问长生 过河卒 不朽凡人 仙人消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