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76章 五方五行旗(5000字)(第 2/4 页)

    李弥回返老君山之后,指点了一番弟子们的功行,并将《太阳金真九炼法》正式传给了鲁达和武松。

    说起来这些魔星,显然是非常适合修行《降魔度厄功》的,经过紫青道印优化的《降魔度厄功》也可以证得长生果位。

    但是李弥还有一层担忧,虽然鲁达和武松是水浒魔星之中难得的好人,但是他们毕竟魔性深重,若是被《降魔度厄功》天雷动地火,永世沉沦,怕是将会造就恐怖的大魔。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李弥不想传授,不过基础还是要先打好,那就是《太阳金真九炼法》。

    加上第三门功课之后,鲁达和武松的修行速度终于慢了下来,这让叶长生也松了一口气。

    没办法,师父新收的三个记名弟子也太猛了,让他这个三师兄压力山大。

    半载之后,李弥悠然下山,化作一鹤发老道,开始了游戏人间,领悟五形之道的过程。

    李弥已经飞升神洲界十载,积累的传道度上千亿,按理来说推衍一门长生果位的功法并不难,但是李弥在编写《降魔度厄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整理感悟编写功法不但不消耗传道度,反而会创造大量的传道度。

    毕竟能够直接从天地万物自然中领悟大道的天才还是太少了,绝大多数修行者都是需要功法和道经来启蒙和教导。

    因此编纂任何一本功法和道经,都是最正统的传道方式,都能收获不菲的传道度。

    因此李弥决定将五行之道功法推衍至接近完美,再用传道度补完,如此才能收获最大的价值。

    神洲界的修士们,最擅长的符箓之道,大多都属于五行之道的范畴,远比《四符经》更加精彩。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却又构成了世界本源,道法的根基。

    如果不能深刻理解领悟其根本,那么就只是重复性的锻炼而已,始终不得要领。

    而李弥也有独特的取巧办法,那就是祭炼属于五行之道的法宝。

    五行之道最著名的法宝自然是五方五行旗,中央戊己杏黄旗,东方青莲宝色旗,南方离地焰光旗,西方素色云界旗,北方真武皂雕旗。

    这五色旗各代表了五行之一,每一件的正品都属于先天灵宝中的极品,组合起来更是非常恐怖。

    李弥豪掷40亿传道度,祭炼除了戊己杏黄旗的其他四面,组合成了一套玄级法宝——五方五行旗。

    以此五件法宝随便排列组合,对于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的领悟自然会变得轻松许多。

    同时,李弥也是在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世界。

    从张道陵飞升至今八千余年,社会架构的模式变化并不大。

    就像是前世从秦汉到明清也有2000年,但都是皇帝统治下的封建官僚体系。

    生产力有发展,但并没有革命性的进展,自然科学的进步都是零星不成体系的。

    同样,在神洲界中,符箓之道推陈出新,各大流派宗门“创造”了许多道术,但很多都是闭门造车,细微的修改,甚至早在数千年前就被先贤发现发明过。

    道法不但没有作用于凡人世界,甚至修行界内部也没有多少改变。

    不能说是一潭死水,只能说是变化不大。

    如果真有一个八千年前闭关的老怪,现在出山,也会极快的适应这个时代,因为和当初的时代真的没多少区别。

    不过是换了一个世俗王朝,龙虎山正一盟还是修行界的扛把子,无上玄元清微罗天大阵依然在保护这个世界。

    这就非常恐怖了,也是李弥绝对无法忍受的。

    李弥一步步向着东方的大海行去,顺便先去观察了一番梁山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过河卒 山河志异 武圣!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志怪书 阵问长生 叩问仙道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武圣! 中州录 武道天途 为龙之道 仙父 卧虎藏龙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神话之后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不朽凡人 阵问长生 仙逆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