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第 3/4 页)
穆干生点点头,说:听说过,网上发生过天价香烟局长事件。
那你就抽一支吧!彭成仁说,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缕青烟,什么感觉也没有。
干生啊!彭成仁严肃起来了,今天找你来,主要是想听听你对自己工作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
穆干生愣住了,更加觉得如坠云雾之中,望着彭书记那慈祥可亲的面孔,心中升起几分愧疚之意,觉得自己刚才心里那种想法完全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彭书记,我从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什么要求,我在县委组织部干过,又在市委组织部干了四年,我知道,组织部门的干部是不应该有个人的欲望的,服从组织这是最起码的素质。
好啊,干生同志不愧为市委组织部的副部长。彭成仁笑得那么灿烂。
穆干生摆弄着手中的那支九五之尊,心情似乎踏实了许多。
你还年轻,组织部虽然是出干部的地方,但是俗话说组织部是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嘛,彭成仁说,所以挪一挪位子也好。
穆干生的心里总是打不到底,现在彭成仁抛出挪一挪这个十分平常的字眼,他自然知道彭成仁已经决定要把他调离市委组织部了。方之路早已向他吹过风了,凭他对官场的经验,市委常委已经讨论过,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只是不知道会把他挪到什么位置上去。薛涛出任县委书记,是他没有想到的,难怪薛涛在关键时刻躲进医院养病,原来身后有高人在指点。现在想想薛涛的城府太深,说起来他认识薛涛也有不少年了,怎么从来没听说他有一位堂兄弟在国务院,而且后来又到西部当副省长的呢?从高德建的口中,说明在调整薛涛工作时也是事先征求意见的,那么是否彭成仁也在征求他的意见呢?
干生啊,你是搞了多年的组织工作出生的,又担任过县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了解干部调动的原则的。
穆干生简直有点沉不住气了,觉得彭成仁今天有点像爱唠叨的老太婆,又有点像农村街头的那些卖狗皮膏药的骗子。
彭书记,您有什么就直接说吧!穆干生有点急了,但是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有些太不成熟了。
好,既然干生那么聪明,我就直接说吧!彭成仁的目光避开穆干生,停了好久,才说,市委让你去市科技局!
穆干生只觉得头上像投下一枚炸弹,而且引线已经点着了。
社会发展到今天,靠的是科学技术,加强科技局的领导,这是省委和市委的重要决策。彭成仁突然站了起来,走到穆干生面前,从组织部到科技局,看上去让人难以接受,可是,你的情况不一样。
穆干生的头上开始冒汗,全身似乎也有些湿漉漉的。
彭书记,那科技局的老林呢?穆干生显得沉不住气了,这样的情绪似乎不是他的个性。
老林?你说林佳怡?彭成仁笑笑,她是局长啊,你去当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排在另外两位副局长之前,享受正处待遇,二把手。
穆干生只觉得眼前天昏地暗,彭成仁也随之在他眼前摇晃着,而且房间里的书柜、桌椅都在摇晃着,彭成仁的脸渐渐在变化着,变得横了起来,看不出是彭成仁,像一个怪兽。这样大约过了二三十秒钟,穆干生竭力稳住自己,没让自己倒下去,一番挣扎过后,房间不再摇晃了,一切都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彭成仁的脑袋还是那个样子,怪得让他不认识了。
干生,我知道,你可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彭成仁的嘴变得盆口一样,市委组织部的副部长到科技局任副局长,这让谁也难以接受,可是往往组织上看一个干部的素质正是从各方面去考验的。
穆干生的头脑里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渐渐地,他似乎接受了这个现实,这些年在组织部,他见得太多了,干部调整时,总是有一些人不满意,在这个时候任你怎么不满意,任你怎么说难听话,这个现实是难以改变的。到最后,领导总是用一句话收场的,那就是先去吧,以后有机会组织上再考虑。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穆干生勉强笑笑,说:彭书记,官这个东西是领导给的,领导给你,你就接受,领导要收回自有他的理由,我必须服从,就是像高德建那样,关了几个月,他又能怎么样?
嘿嘿!彭成仁这一声嘿,把他的脸给变了形状,刚才横着的脸,突然拉长了,有点可怕。好像彭成仁站在哈哈镜前面,不停地变换着怪样子。
彭书记,您和我谈话怎么不见方之路?穆干生说,他是组织部长啊,他应该在幕前的,怎么把你推到幕前了?
怎么,你还嫌我这个市委书记的官小,不够和你谈话的资格?彭成仁冷笑了一声。
不是,您是市委书记,方之路是您的下级,他是组织部长呀!
干生,你们在一块儿工作,有矛盾是正常的,工作上的分歧千万不要影响个人感情。彭成仁说,我今天说得太多了,不再重复了,就这样吧,你有什么想不通的,随时可以来找我。我马上要参加一个会,就这样了。彭成仁伸出手,下了逐客令。
穆干生出了彭成仁的办公室,不再像刚才那样压抑了,头脑清醒了许多,甚至觉得长期戴在头上的那个巨大的头盔突然间卸去了,心境也渐渐平和起来,脚下也轻松了许多。
穆干生没有回办公室,大步向市委大门口走去,到了前面的大街上,招了一辆出租车,上了车,司机问他去哪里,他把手一指,说一直往前开。
穆干生从没经历过这样的事,不是他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而是他对方之路这种做法不理解。身为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理应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关系到大家的实际问题、切身利益时,即使解决不了,也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过去的几任组织部长和同志们之间的关系都很不错,不仅考虑中层干部的进步,还考虑每一个副部长的最终去向。就拿廖吾成来说,为了解决高德建的副市级问题,不仅给高德建创造良好的环境,还多次去省委组织部找领导,只是廖吾成在市委组织部长的位置上的时间太短了。如果廖吾成再干一年市委组织部长,说不定高德建的副市级是能够解决的。穆干生不明白,方之路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工作上大权独揽不说,三个副部长长期不分工,大小事情都由他自己抓在手里。薛涛有后台,不敢整了,整了高德建,却碰上了钉子,现在终于整到他了,他没有后台,又没有高德建硬钉子性格,只能挨整了。
穆干生越想心里越堵得慌,他不知道彭成仁和方之路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难道彭成仁就听不到群众对方之路的议论吗?就拿今天的谈话来说,彭成仁居然让方之路躲在幕后,这事让穆干生感到有些困惑。
彭成仁和穆干生的谈话虽然只有他们两个人,可是很快就在市直机关传得有鼻子有眼睛的。有的说彭成仁找穆干生谈工作调动的事,左一个对不住穆干生,右一个对不住穆干生,说这样安排穆干生并不是他的本意,让穆干生先去科技局,过一段时间他一定会对穆干生负责任的;还有的说,穆干生这个向来委曲求全的人,也被逼得狗急跳墙了,居然向彭成仁拍桌子;甚至有的还说,彭成仁和穆干生谈话时方之路本来也在场,但是被穆干生骂得狗血喷头,才夹着尾巴跑了;更荒唐的是有的人还说,把穆干生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调到市科技局当副局长是方之路报复的结果,因为方之路一直动穆干生小姨子邓平予的心思,穆干生从中干预,方之路不甘心,要置穆干生于死地。总之,五花八门,说法太多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