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梦的解析与应用9(第 3/4 页)
诗圣杜甫梦中见李白
乾元元年(758年),李白被流放至夜郎,转年春天于途中遇赦。
当时杜甫闻信又不知其详,因为思念成梦而有此诗两首。
前首有曰:“故人人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遥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前人评论说:“读此段,千载之下,恍若梦中,真传神之笔。”
第二首有曰:“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前人评论说:“六句代述梦中心事,曲尽仓皇悲愤情状。
前章说梦处,多涉疑词;此章说梦处,宛如目击。
形愈疏而情愈笃,千古交情,唯此为至。
然非公(杜甫)至性,不能有此至情。
非公(杜甫)至文,亦不能写此至性。”
谢灵运梦中赋诗
北朝谢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一直被历代诗人传为美谈。
此句偶得于梦。
据说谢灵运经常同弟弟惠连在一起吟诗,有一次弟弟不在,吟诗不成。
晚上梦见惠连,梦中他与惠连一起吟诗,忽得灵感,不自觉地吟出“池塘生春草”一句,以为“神助”。
韩愈梦被逼吞丹篆
据《异人传》记载:韩文公少时,梦人与丹篆一卷,令强吞之,旁一人拊掌而笑。
醒觉胃中如物噎。
后见孟郊,乃梦中旁笑者。
韩文公是指中唐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韩愈,“丹篆”为道教咒符之文,常以丹砂书之,笔画呈云迥篆书。
韩愈明确反对佛教信仰,但颇信道教丹药。
至于道教的符咒之文,实际上并无兴趣。
梦中的“丹篆”之象似有两层意义,一是韩愈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书法,笔势特别,故在梦中以人们习见,之“丹篆”而显示;二是暗喻韩愈等人所提倡的“古文”意趣,“丹篆”正是根据秦汉古文字大篆、小篆之形演化而来的。
沈括梦中见园圃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写有《梦溪笔谈》,他的“梦溪”之梦流传很广,无意中被作为梦之先兆性的一个实例。
沈括曾经自述说,他大概在30岁的时候,曾梦到一个地方“登小山,花木覆锦,山之下有水,澄澈极目,而乔木翳其上”。
梦中非常高兴,希望能住在这个地方。
自后,此梦常常出现,甚至一年三四次梦到这个地方,其熟悉犹如旧地重游。
10年后,沈括谪居宣城,有位道人说京口有块地方很好,他出钱30缗买了下来,然而并不知园圃所在的地方。
晚年被谪废后,亲自到道人为他购买的园圃一看,恍然发现,这不正是他早年多次梦到的地方吗?
于是他把这块地方重加修整,特命其名曰“梦溪”。
沈括以前多次所梦,并不知道这个园圃就在京口某地。
先梦与后见的这种相似或一致,只能说京口这个园圃正是他长期梦寐以求的地方,似曾相识。
李元忠梦光照父墓
北齐有个李元忠,在他踏上仕途前,曾做梦执了火炬进入父亲的墓穴。
半夜惊醒过来,心里涌起了不祥的预感。
第二天一早,李元忠就把这个梦告诉了自己的老师。
老师看他心事重重,就说:“这梦是大吉之兆,你执火炬进入你父亲的墓穴,不是光照先人吗·”果然李元忠日后很有出息,做了高官。
于是后来的梦书中就有了这一条:“梦见墓开,大吉。”
东坡梦参寥
苏轼在黄州时,曾梦见诗友参寥和尚拿一轴诗给他看,醒来以后还能记得其中两句:“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
七年后,他任杭州太守,参寥正好在西湖智果禅院住下。
寒食过后第二天,他约几个朋友来看参寥,参寥恰好用石缝中的泉水烹茶招待。
此情此景仿佛是其梦、其诗的应验。
朱竹坨梦鸭尽而寿终
《秋灯丛话》里有一则清初大儒朱竹坨的故事:朱竹坨很喜欢吃鸭肉,年轻时曾梦见自己行经郊外时,看到一个大水池,池中畜养了好几千只鸭子,在一旁看守的童子对他说:“这是先生您一生的食料。”
后来朱竹坨81岁时,因生小病而卧床休息,又梦见回到年轻时代梦过的那个大水池边,结果发现水池里只剩下两只鸭子了。
他醒来后觉得不祥,告诫家人不可再烹杀鸭子。
想不到女儿刚好回来探病,知道父亲喜欢吃鸭肉的她在家里宰了两只,特地带来孝敬父亲。
朱竹坨看到这两只煮熟的鸭子,叹道:“我的食禄就到这里结束了吗·”当天晚上,他就死了。
刘介石梦中延阳寿
《子不语》中记录:陕西刺史刘介石,奉命调到江南任职,他来到苏州城,住在虎丘山上。
夜晚二更时分,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又驾着轻风回到了陕西,不料在路上遇到一个鬼,紧紧跟在他身后。
这鬼有三尺来长,一副囚徒的脸面,相貌丑陋狰狞。
刘介石与鬼子打了起来,他牢牢抓住鬼夹在腋下,准备弄到河边扔到河里去。
就在这时,他碰到一位熟人,熟人建议他将鬼送到庙里,让观音处置。
没想到,观音却让他立刻将鬼送到阴间去。
刘介石一听,连忙下跪申述:“弟子我凡胎肉体,怎么能够到阴府去呢·”观音说:“这事容易。”
当即往刘介石的脸上连吹了三口气,然后就叫他去了。
刘介石押着鬼朝北面大路走去,看到有个斗笠,盖在地上。
他拿开斗笠,发现下面遮着一口井。
鬼一见井,非常高兴,一下子就跳了进去。
刘介石也跟着跳进井里,立刻觉得寒气往身上直逼,只听得一声碰撞的响声,才发现自己已经落到屋瓦上,再向四面观望,只见白日当空,眼前变得十分明亮,而他坠落的屋瓦,正是阎罗殿的殿角。
只听到殿中群神的呼喊声:“哪里来的生人气味·”接着就有一个金甲神过来,把刘介石抓到阎王座前。
阎王发问道:“你这个生人到这里干什么来了·”刘介石连忙详细地禀报了奉观音之命押解鬼的情况。
阎王马上厉声命令道:“恶鬼难留,把他押回原处。”
话音刚落,殿上群神马上举起叉子,把那鬼叉起来扔到池子里去了。
池子里养着许多毒蛇、怪鳖,一见扔下个鬼来,迅速扑上去争抢着将鬼吃掉了。
刘介石心想:“我既然到了阴府,为什么不借这个机会问一问前生的事情呢·”于是问金甲神,金甲神抽出一册簿籍,翻到某页,指着上面道:“你前生九岁那年,曾经偷盗人家的孩子卖了八两银子,导致丢失孩子的父母懊恨不已而双双死去,因为你造了这个大孽,很快会短命死去。
到了这一世,应该受罚当瞎子,才能抵偿前世的债。”
刘介石听了大惊失色,忙问:“做好事能够补救吗·”金甲神说:“那就要看你好事做得怎么样了。”
刘介石又向阎王请教离开阴间的方法。
阎王把他拉过来,在他背上连吸了三口气。
刘介石终于从井里升了出来。
就在他向观音讲述在阴间的遭遇时,他身旁有个小人儿也在陈述,所说的话和刘介石说的完全一样。
刘介石惊奇地发现,小人儿长得和自己一样,只是身躯小得像个婴儿。
观音对刘介石说:“你不要怕,这小人儿就是你的魂啊!你是魂恶而魄善的人,所以做事坚毅刚强,但不很透彻。
现在我帮你换一换好了。”
刘介石连忙拜谢,而小人儿却不答应,说道:“如果我被去掉了,对他难道不是伤害么·”观音笑道:“不会的。”
于是拿起一根一尺来长的金簪,从刘介石的左胁插进去,挑出一段肠子,把它绕起来,每绕上一尺,就见那小人儿身体缩小一截。
绕完之后,往屋梁上一扔,小人儿也就随之消失了。
随后,观音用手往桌上猛地一拍,刘介石心中一惊,就吓醒了。
睁眼再看,自己左胁下面真的有红色的痕迹。
武将之梦
魏延梦头生犄角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诸葛亮挥兵北谷口,让猛将魏延为前锋。
夜里,魏延梦见自己的头上长出了一对犄角,不知道预示着什么,于是到解梦高手赵直处求解。
赵直听后,思考了片刻,说:“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
魏延一听,欣然领兵前往,果然不战而胜。
就在魏延领兵出战未归之时,赵直又对他人解了魏延的梦,道:“头上生角,凶兆。
‘角,由‘刀和‘用组成,头上用刀,大凶将至啊!”
结果还是真的,诸葛亮去世后,魏延目中无人,在和长史杨仪争权夺利的过程中,被人用刀砍掉了脑袋。
蒋琬梦牛头而升官
山东有一个叫蒋琬的人,听说赵直解梦之术高超,便将他接到家中以梦相告:“几天前的夜里,在下梦见门外有只鲜血淋淋的牛头,醒后心里非常颓丧,不知是何兆头·”
赵直一听,忙说:“大喜,东家要当高官了,将至三公之位!”
蒋琬问何以见得,赵直解释说:“夫见血者,事之分明也。
事之分明者,立可见也。
牛头鼻头者,皆公字之象也。
东家必当至公。”
果然,没出数日,蒋琬就被任为什邡令,后又升为大司马,位居三公之列。
苻融占梦抓凶手
据《晋书·苻融传》记载,董丰在外游学三年,回家当夜妻子被害。
其妻之家兄怀疑是董丰干的,把董丰送交官府治罪。
董丰含冤叫屈,坚称妻子不是他害的。
凶手究竟是谁呢·这场人命官司很难判决。
这时,京兆尹司隶校卫苻融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就问董丰是否请人占卜过。
董丰自述案前他做梦骑马渡河马停在水中,怎样鞭打都不肯走。
他低头往下看,有两日在水中,马左一日为白色,浸水而湿;马右一日为黑色,显得干燥。
他醒后十分恐慌,认为是不祥之兆,占筮者告诉他,恐怕有狱讼之事,叫他“远三枕,避三沐”,他记住占筮者的话,当夜没有接受妻子为他准备的沐具和枕头。
苻融根据董丰提供的梦象进行破译,断定杀其妻的凶手名叫冯昌。
苻融把董丰的梦象转换成《周易》的卦象:水的符号为“坎”,马的符号为“离”,既然马在水中行走的路线是从北向南,又从南向北,其路线即成“之”字形。
由此,董丰的梦象就可以转换成“坎之离”。
“坎”之形为三,三爻同变后即成“离”之形三。
“离”为两个阳爻夹一个阴爻,为“中女”,“坎”为两个阴爻夹一个阳爻,为“中男”。
董丰看见水中有“两日”,象征着与此案有关的两个男子,一个为董丰,另一个尚不清楚。
“坎”又为执法之吏的象征,当在上。
于是,坎上离下又组成了“既济”卦。
按照此卦的先例,“文王遇之,囚之羡里”。
要是被告有理(“礼”通“理”),最后一定能够囚中得生。
再据梦中“马左而湿”解字,应是左边为水、右边为马,合起来即是“冯”字。
“两日”相重,又是“昌”字。
所以,真正杀害董丰妻子的案犯应该是另一个男人“冯昌”。
官府据此逮捕冯昌,冯昌果然招认。
原来冯昌准备杀害董丰,以新枕头为标志,结果误杀了董丰的妻子。
元渊梦倚槐树死后列三公
北魏孝明帝时期,广阳王元渊统兵二万征讨葛荣。
夜里做得一梦:梦见自己穿着衮衣倚立在槐树上。
第二天,元渊前往解梦大师杨元慎处讨教。
杨元慎听罢,沉吟良久,对元渊道:“公将位至三公。”
元渊高兴地走了后,杨元慎又小声地对身边人道:“死后得三公耳。”
众人不解,问其详,杨元慎解释道:“衮衣为三公所穿,‘槐字,‘木旁‘鬼,不是明白地在说他只能死后位至三公么!”
后来,元渊果真在死后才被追封为司徒。
陶渊明祖父梦见飞天却伤翼
晋朝著名诗人陶渊明的祖父陶侃,曾经做过一个梦:墙壁上挂着的梭子变成燕子飞上了天。
又梦见他自己也飞上了天,看到天门有九道,他走进了八道,只剩最后一道门。
他要进门时,被守门人打落到地上,一翼被打伤。
醒来后,他的手臂仍然很疼痛。
陶侃自己解释:梦见上天代表想当皇帝,被打落在地代表失败。
陶侃相信这个梦是一种神灵的启示,梦告诉他不要轻举妄动,如果那样做,就可能会被打落在地。
如果听从它的警告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避开即将到来的危险。
因此,在他拥有八州兵马,具有实力去争夺帝位时,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安禄山梦长袖拖阶
唐玄宗时,一日,安禄山做了一梦:梦见衣袖长得一直拖到阶下,令他费解。
一个叫黄幡卓的人善解梦,当时在安禄山的军中混一口饭吃。
安禄山把他叫来为之解析吉凶,黄幡卓解为:“当垂衣而治。”
又一日,安禄山对他又讲了一梦:梦见大殿窗框倒立,令他破解。
黄幡卓解为“革故从新”,言外之意当另立天下,客观上鼓动了安禄山犯上作乱的野心。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召见黄幡卓,要治他的罪,罪名自然是他曾为安禄山解梦,事实上却是为安禄山出谋划策。
黄幡卓回答说:“臣当时身不由己,出于无奈。
不过心里十分明白,安禄山不会有好结果。
我把梦重新解析一下:衣袖至阶者,出手不得也;窗框倒立者,糊不得也。
‘糊‘胡同音,安禄山胡人,暗示他不可能得到天下也。”
黄幡卓的一番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唐玄宗就赦免了他。
王浚梦四刀升刺史
《晋书·王浚传》记载:“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浚惊觉,意甚恶之。
主簿李毅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果迁浚为益州刺史。”
三刀并列,其形近于隶书“州”字,“益”是取自语词,李毅以字形和语音解梦,后世以此作为升官之兆,或直接表示升迁。
唐代元稹《寄赠薛涛》诗曰:“纷纷醉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王安石《送赵燮之蜀永康簿》诗曰:“行追西路聊班草,坐忆南州欲梦刀。”
许超梦盗羊入狱封侯
北魏孝明帝时期,一个名叫许超的人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因盗了一只羊而入狱。
他的朋友杨元慎是当时有名的解梦大师,一听完他的梦,就让许超中午请他吃一顿。
许超问为什么,元慎说你至少有了做县令的官运了,还不请客·许超问何以见得,元慎解道:“盗羊与到阳同音,狱者,围城之象也。
入狱,即进城。
就是说你将到城阳去做官了。”
果然没过多久,许超就被封为城阳侯。
岳飞梦二狗争相交谈
《说岳全传》中说,岳飞奉诏回京时,梦中见到两条狗争相交谈。
岳飞请人圆梦,占梦师说岳飞北去有牢狱之灾。
二狗争言,应了“狱”字的字形。
后,岳飞果被囚禁于风波亭。
百姓之梦
周朝富翁梦中主仆易位
《列子·周穆王篇》记载:周国尹姓富翁,在经营产业的过程中,把手下干活的仆役差遣得忙碌不堪,喘不过气来。
他有一个老役夫,终日辛苦,疲惫不堪,可是一上床,就梦见自己做了国王,高高在上,处理国家大事,来往于丰盛的宴席和华丽的宫院之中,为所欲为,快乐无比。
但他醒后,却仍然劳累如故。
对此,他认为:“人生百年,昼夜各半。
我白天做苦力,晚上做国王,真是其乐无比,又有什么可以埋怨的呢·”
姓尹的富翁整天苦心经营,心力交瘁,一到晚上,就倒头呼呼大睡。
他夜夜梦见自己在做别人家的佣人,干活受累,挨骂挨打,吃尽了苦头。
姓尹的富翁不堪夜夜梦中的痛苦,便去求教朋友。
朋友告诉他说:“你的地位足以荣身,资财也绰绰有余,远远超过了别人。
你夜里梦见做人家的仆佣,这是劳苦和安逸彼此往复。
你想醒时和梦里都获得快乐,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姓尹的富翁听了朋友的开导,心里立时大悟,从此宽待仆役,而自己也省却了不少劳心的事。
不久,他果然感到心头的痛苦减轻了不少。
南柯淳于棼虚幻一梦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