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梦境中的信息密码7(第 3/4 页)
王立文是一位爱好文学的中年男子,他与第一任妻子就是因为两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差距很大而离婚的。
与前妻离婚后的王先生一直是单身一人,没有再结婚。
有一天晚上他梦到自己和姑姑一起去他的初恋女友的住处,然而当他们走到那个地方时却发现房屋破败,杂草重生,早就无人居住。
他的初恋女友早就搬走了,王先生从梦中醒来后非常失落与伤感。
第二天王先生的姑姑居然打电话来,说她为他介绍了一位女子,下午就一起去相亲。
由于前夜的梦还萦绕在脑海中,王先生对这次的相亲十分看重,他希望对方会是一个像他的初恋女友一样有思想有内涵的女人。
然而事实却大大相反!他的姑姑所介绍的女子是一位极为现实和功利的人,她所关注的只是王先生的工作、收入等等关于钱财的东西。
每当王先生想要把话题转移到精神领域时,那个女子就会非常不耐烦,很快地又将话题转回到收入或者其他功利性的事务上。
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王先生后来说,自己的姑姑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女人,贪财吝啬,可想而知,她给自己介绍的对象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梦境虽然对现实有着预见的作用,然而梦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我们的重视的,大多数人对平常的梦往往持有忽略不计的态度。
然而懂得利用梦的人会发现,梦对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指引和向导作用。
除此之外,对于梦的把握程度也会影响到它所能够指引现实的力度。
我们在梦中所经历的事件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呼声,因此这些事件并不是凑巧拼凑在一块,而是有着某种可寻的踪迹。
对于这一点,很多学者都持有认同态度。
我们都是梦事件的经营者,同时也是梦环境的创造者,我们所积累的梦经验对于日后的生存于发展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指导作用。
人们在睡梦的状态下时思维活动的方式与白天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且这个时候思维更加自由,可以随意驰骋。
所以做梦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继续白天未完成的工作,让梦给予我们更好的启发。
如果你是大公司的策划或是营销人员,白天的工作压力之大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其实不必紧张,因为你完全可以借助睡梦的特殊功能来完成你的策划,睡梦时的轻松思维也会为你提供更为理想的策划方案。
无论你从事着什么职业,都可以利用睡梦带来的益处,从中获得别人没有过的灵感与创造。
在睡觉之前你就可以问自己想要在梦中得到什么,反复地追问,那么你所想要的东西很有可能就会在梦中出现。
许多有成就的大作家也都会利用梦的这种优势来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大作。
我们可以举一些很典型的例子来证明梦对现实生活或是工作的指导作用:
钱西是一名刚毕业的英文专业博士生,她在应聘某所大学的讲师前不知道应该准备哪方面的内容才能够赢得这个职位。
这个问题困扰了她很多天,终于在要试讲的前两天晚上,她的问题居然在梦中得以解决。
那晚她梦到一群大学生围着她坐成一圈,师生无拘无束地谈论着各种问题,大家显得格外轻松和开心。
第二天醒来后钱西很快决定了自己的讲课内容和授课方式,那就是与学生们自由交流英国文学。
原来钱西之前就听说这所大学的英文老师授课都非常传统与沉闷,学生们都很不乐意上英语课,所以这个信息由梦传递出来后就告诉钱西:应该用很轻松自由的方式完成她的试讲。
李迪是一名政府的公职人员,他年近四十,有着一个相貌中等却温柔体贴的妻子,还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儿,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但是李迪有一段时间却时常做同样的一个梦:他梦到自己在河中不停地游泳,游着游着就看到前方有一位女子,好像是陷入了漩涡一样向他求救。
李迪看到之后就拼命地往前游,想要救起这名身处险境的女子。
他看不清这名女子的面容,然而他却觉得那样子十分熟悉与亲切。
就在他快要伸出手臂救起女子时,突然一阵风将女子带走,空留李迪一人漂浮在水中。
数日之后李迪接到了一个来自新疆的电话,来电的是李迪的中学同窗好友王启,王启说刘菲菲在前天因乳腺癌已经离世了。
李迪听到这个噩耗时才顿悟,原来梦中漩涡里的女子就是刘菲菲,他的初恋情人!怪不得他会觉得那女子面容如此熟悉。
刘菲菲一直在新疆定居,生有一个儿子,现金八九岁的样子,她的丈夫早在几年前抛下她和孩子去了美国。
后来李迪经过妻子的同意之后收养了刘菲菲之子,他们的家庭成了拥有四口人的快乐之家。
梦的神奇作用还是要靠自己来体验,但是我们切忌对梦抱着太大的希望,因为毕竟我们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梦境可以给予生活指导,但我们绝不可以完全依靠梦来解决问题。
梦与时间的永恒性
在上古时代,做梦被认为是一种和神秘、超时空的力量,它能传达人与自然力量的关系,并且做梦是沟通现实和未来并与我们的亡灵世界保持某种联系的唯一手段。
早在能够记录人类活动时起,就有关于对梦的诠释,因为6500年前徐利亚的两块石板上就记述了此事。
后来巴比伦、苏美尔、埃及与其他古代文明都特别关注梦幻活动,甚至赋予梦幻以神圣的价值与意义。
例如在犹太人的《塔木德经》里有217处明确提到做梦与预言的关系。
《圣经》里讲述的梦有60个之多,其中多为显示预兆的梦,如约瑟叙述的7头肥牛和7头瘦牛的梦,雅各梦见从地上登入天堂的天梯。
在伊斯兰国家里,对梦的崇尚通过《古兰经》传播:穆罕默德在死前说道:“在所有的预言里,只有梦能长久的存在下去”。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对梦的解释是“一条通往潜意识的路”,使我们心灵的一部分,在我们清醒的思想里被压抑的幻觉或心理扭曲进入了这部分心灵之中。
这位精神分析大师对梦的理解可谓不无道理,因为他给我们指明了梦是我们自身心灵潜意识沟通的桥梁,它传递了很多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意愿,虽然这样的意愿未必是我们真实的意愿,至少这样的意愿在我们大脑皮层曾经留下过记忆碎片。
研究梦是什么的科学家并不仅限于弗洛伊德一人,有一位荷兰的心理学家对亚里士多德的梦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他说有一种梦就是做梦的人知道自己在做梦,但他已经在享受这个过程,他已经有意无意地参与到了这个梦里面,而且自得其乐。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文·霍尔在40年代指出,他收集了五万多份关于梦的报告,他通过这么多的材料寻找梦中的共同因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梦表达了我、家庭、朋友和社会环境等概念。
霍尔认为,一些梦的因素频繁出现,反映出一个人清醒时关注的事物,甚至可以从中猜测这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性格。
我们在研究梦的时候,有的人会关注有关意识、潜意识、前意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有的人则从对做梦的人的大脑成像进行分析。
汉思·贝格尔在通过大量的做梦者与清醒着之间的大脑成像进行对比发现:两种大脑成像是不同的,它反映了人在做梦与否的大脑活动是不同的。
后来艾尔福雷德·卢米思经过试验得出,做梦不是脑神经停止了活动,而是在做梦的时候会分成几个阶段的脑电波活动。
纳塔聂耳·柯莱特曼及其学生的发现,在一个称作快速动眼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你把做梦者唤醒,他会很清楚地告诉你他的梦境。
于是便产生了两种睡眠:柯莱特曼的学生经过对做梦者各个阶段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果,他把梦分为两种,一种是快速动眼阶段和非快速动眼阶段。
他还同时提出了除了人之外,其他注入爬行动物和鸟类都会做梦。
那么快速动眼阶段的科学生理依据在哪里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的睡眠过程是这样的一开始从非动眼阶段然后缓慢地进入快速动眼阶段,那么整个过程如果用大脑成像来显示的话,我们会发现在非快速动眼阶段,其大脑成像是一个类似于波纹的三角形,然而当过一个小时后你就会发现,大脑开始高速运转,其活动状态和在清醒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区别。
大脑在睡眠时候的运动成像高速我们,我们要理解梦到底是什么还需要继续地研究,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梦自产生以来,它就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人类前进,人们对梦的认识也越来越有科学依据,人们在梦里找到了真实的自己还有自己喜欢的方式,所以梦越来越备受欢迎,人们慢慢地把梦作为了自己认识自己的手段和途径。
所以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梦。
梦伴随着人类诞生,也会伴随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在改造自然的时候梦还会有助于人类。
梦对身心活动有什么影响
另外两类看法则不具有神秘感。
其中一类认为梦是身体的状态或病变的反映。
中国古代医生认为,如果梦见白物。
刀枪,可能是肺有病变;梦见溺水则是肾有病变;梦见大火烤人则是心有病变……这种看法也同样存在于现代,现代的说法是:当身体有轻微的不适,醒时人没有注意到,梦中就会梦见相应的内容。
例如,心区微痛就会梦见被人用刀刺中心脏。
另一类观念认为梦是思想和情绪。
愿望等引起的。
因此,我们如果白天一直想着某一件事,就会梦见这件事,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如果我们盼望富有,也就会梦见成为富贵的人。
如果想念某个朋友,就会梦见他。
反过来如果我们恐惧、担心什么,也就会梦见可怕的事物。
上个世纪末,奥地利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用科学方法研究梦,发现了梦的本质规律,首次建立了关于梦的科学理论。
他对梦的意义的理解也属于这一类。
他认为梦是一种愿望的幻想性的满足。
梦的外显的意义不同于内隐的意义,而内隐的意义就是某种愿望,按他的理论,如果一个女子梦见打针,针很可能代表男性生殖器,而打针则表明她希望有机会性交。
弗洛伊德等人的成就,使梦的研究终于进入了科学的殿堂。
但是,直到今天,它仍然被挤在这个殿堂的角落。
研究梦的科学家被另外一些更严格的或许是更固执的科学家所轻视。
后者提出的疑问是:“你们说梦有意义,可是你们如何证明这一点?
怎么才能分辨出你们对某个梦的解释是不是它原有的意义?
举例来说:你们说某个女子梦见打针表示想性交;而我们说这只不过是因为她那天打过针,有什么方法可以证实你们是对的?”
由此,引出了证实的问题。
关于梦是否有意义的争论
长久以来,学者们对“梦是否有意义的争论”层出不穷,此起彼伏。
主要存在着无意义和有意义两种论断。
无意义的梦观认为梦没有意义的巴甫洛夫式的解释,在逻辑上不成立。
因为它混淆了生理——心理两个层次,或者说,他忽略了梦的心理意义。
在生理层次上,或许可以说梦只是大脑皮层的残余活动。
(现代对梦的生理学研究发现,问题也不是这么简单。
)但是这并不说明心理活动是无意义的,大脑皮层部分活动并不说明其心理内容也只是部分残片。
梦是预兆这种观念的信仰者举出了许多例子,证明某个梦兆出现后的确发生了相应的事情。
但是他们忽略了这一点,梦也常常有预兆未实现的时候。
从来没有人统计过梦兆的准确率。
例如,说梦见棺材会升官发财。
假如某一个人梦见棺材后过不久真升官了,这个梦就会众口相传,作为准确预见的证据。
而另一个人他梦见棺材没有升官发财,就不会有人提起这个梦。
因此,也许实际上梦和后来的事并没有关系,梦见棺材后升了官,只是一个偶然的联系?
更何况,许多预兆性的梦,也许完全是伪造的。
周文王遇见姜大公,认为他是很好的人才,想破格提拔他,又怕群臣不服气。
于是他假说自己做了个梦,梦见先王让他去某处找一个什么什么样子的老人作辅佐。
这样大臣们就同意让貌如“梦中人”的姜太公作“总理大臣”了。
周文王被誉为圣贤尚且如此,后世皇帝和想当皇帝的人,以及其他怀有政治目的的人,更不用说,也会编造预兆性的梦去达到自己目的了。
何况,一件事被传得越来越神更是常有的事。
梦的灵魂活动的说法更是难于证实。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