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梦的解析与应用3(第 1/4 页)
中篇 梦的解析与应用3
直示法如何解梦
解梦属于术数类。
术数占卜,大到能够用来推测自然界的种种灾异,小则可以用来预测个人的命运。
从上古时期开始,人们就开始了对梦境的研究,并逐渐以之作为预测吉凶的依据和兆示。
人的梦都是象征性的,有的含蓄,有的直露。
梦象千奇百怪,因此人们解梦的方式也就多种多样了。
比较常用的一种解梦方法是直示法,即直接把梦象解释为它所预兆的人和事的方法,也就是说梦中梦到了什么,就认为未来会出现相同的人,发生相同的事情,即用梦象直接代表梦的意义的方法。
直示法解梦出现的比较早,因为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大多会把梦境中的经历当做真实的情景,所以人们会以对待事实的态度来对待梦境。
在西汉贾谊所著的《新书》中就有记载,古代匈奴人“梦中许人,觉而不背其信”,也就是说他们完全相信梦中所发生的一切。
而明人陈士元在在自己的著作中,把直梦称作“直叶”,“叶”是“合”的意思,就是事与梦合,比如“何谓直叶?
梦君则见君,梦甲则见甲,梦鹿则得鹿,梦粟则得粟,梦刺客则得刺客,梦受秋驾则受秋驾。
此直叶之梦,其类可推也。”
就段话出自他的《梦占逸旨·感变篇》。
这是因为在有些梦中,原形材料进入梦境后一般不会变形,或基本上没有变形。
因此,梦中出现什么人物,也就指现实中那个人物;梦中出现什么对象,也就指现实中那个对象。
梦象对于原形,可以说是一种象形。
当然,象形可以重现全形,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但所指的对象则是明确的,所表示的意义也是清楚的。
比方说,梦中人物的活动和话语,即直接表示那个人物的思想和意图,梦中对象的特点,亦直接表示客观对象的特点。
因此梦和梦意是一种同一关系。
比如,据说周武王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醒之后非常高兴。
他的父亲文王问他:“汝何梦矣?”
他回答:“梦帝与我九龄。”
意思是说,他可以活到九十岁。
周武王梦到神仙告诉他自己会活到九十岁,所以当有人询问时,便直接告知对方,这就是一种直接解解梦境含义的方式。
直示法解梦种最简单的解梦方法,由于在这种方法中,梦境与它预示的人或事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相同或相近,所以一般人都能掌握这种方法,可以也能够来自我解梦。
有时候,如果梦境比较离奇,做梦者经验不足无法自解时,一经解梦者提示他就能很快地领会其中的含义。
但是,“直解”很难对一些抽象、隐晦的梦做出合理的解释,而且“直解”得出的结论一旦与未来的事实相悖,很容易造成“占而不验”的结果,使占梦者失去回旋的余地。
除非占梦人对自己的结论有十足的把握,否则,他们一般都会采用转示的方法。
转示法如何解梦
转示法即梦象经过转换而表示梦意的方法,占梦者不会直接解解梦象的表面含义,而是会把解梦进行一定形式的转换。
在大量运用转示法解释的梦例中,原形材料进入梦境后发生了变形,所以就不能再根据梦象直接了解梦意,而必须考虑原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形和梦象如何构成的。
只有把梦象还原为原形之后,才能真正弄清梦意。
与直示法相比,转示法十分复杂,它要求对梦者必须有全面的、系统的了解,特别要努力从意识层面深入到潜意识的领域。
具体来说,转示法可以分为象征法、连类法、谐音法等多种。
一、象征法
象征法即把梦象作为一种象征物,先转换成它所象征的东西,再根据所象征的东西来解解梦的意思。
在这一类梦例中解梦形已经没有,只有它的象征物。
象征物现在通常必定能代表其他事物的东西。
象征物必定和原形是不同的,但形象上或性质上则有某种相似的特征,因此才能用象征物表示原形,以提示其意义。
运用象征法解梦的起源也很早,这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来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下,占梦者不便直接言说梦的含义,所以就采取了这种隐蔽、曲折的解释方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通过象征法可以更好地解释一些抽象的、不易言说的梦境。
象征性的梦象、梦兆十分宽泛,例如《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
“晋楚战鄢陵,晋吕镝梦射月,中之,退入于泥。”
占梦者说:“姬姓,日也;异姓,月也,必楚王也。
射而中之,退于泥,亦必死矣。”
及战,镝射共王,中目,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镝,中项,以一矢反命。
此处的日月象征着尊卑内外,和一般的意义有所区别。
日象征姬姓,为尊者和内者;月象征着异姓,为卑者和外者。
占梦者根据当时的现实状况,将梦中“射月,中之”,解释为射中了楚王。
“退入于泥”,又被转释为死亡的象征,因为“入泥”和“入土”同。
占梦者便认为吕镝定会不久于人世。
在我国传统解梦书中,象征性的占梦之辞触目皆是,例如《新集周公解梦书》中,几乎皆为象征性占梦之辞,如梦见著青衣者,得官;梦见著黄衣者,大喜;梦见绿衣者,妻子有娠;梦见白衣者,主大吉等。
这种象征性占梦法不仅限于服饰,梦中出现的动物、植物、器皿、日月星辰、亭台楼阁,乃至人体器官等都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二、连类法
连类法即把梦象作为一种关联物,先转换成它所关联的某种东西,再根据所关联的东西来表示梦意。
在这一类梦例中,原形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已经转化为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个东西,那个东西是它在梦中的替代物。
由于这种占梦法是以人们的生活经验为依据的,因而比较容易为梦者接受和理解。
在中国古代的梦书中,有很多“连类”的梦例,例如:梦见娥者,忧婚也;梦见灶者,忧求妇嫁女;梦得甑者,欲娶妻;梦见弓弹琴者,必得朋友也;梦见鞭策,欲有使也;梦见杯案,宾客到也。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在解梦过程中常常采用连类法,解梦景颇族的男子历来善于舞刀弄剑,而女子则一般会在家中做家务,所以景颇族人认为妻子在怀孕期间如果梦见枪、长刀之类,必生男孩;如果梦见铁锅、锅架则必生女孩。
三、谐音法
谐音法即把梦象中的人或物作为某个东西的谐音,先转换成所谐音的那个东西,再来表示梦意。
语音可看做一种声音的形象,谐音是利用声音形象的相似性而发生的转换。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这里借“由”通“犹”,表示“如同”的意思,在正常情况下用“犹”字,如《史记·伍子胥传》说:“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疾也。”
因此,当出现借“由”通“犹”时,我们就称“由”为通假字,“犹”为被通假字。
当某个字做通假字用时,它就具有了通假义。
中国古代谐音的梦例,大多同占梦迷信有联系,但我们从中可以对谐音方法有所了解。
例如,“鱼多”谐“余多”,梦中“鱼多”即表示丰收;“桑”谐“丧”,梦到桑树,占梦者一般都会解释为家中将遭遇丧事。
再如《南史》中记载了一则吉瞻梦见鹿皮的故事:
吉瞻,字梁容,冯翊人。
尝梦得积鹿皮,从而数之,有十一领。
及觉,喜曰:“鹿者,禄也,吾当居十一禄乎·”自其仕进,所莅已九,及天监二年进西阳、武昌二郡太守,心甚恶之,果遇疾,卒子郡。
在这个例子中“鹿”通“禄”,也就是官禄。
转示法其实与文学中的修辞有很多相似之处,时常涵盖了比喻、借喻等方法对梦进行解析。
由于做梦者个人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性格特征、人生经历等有很多不同,所以梦境也会千差万别,这使很多占梦者会采取转示的方法来解梦,以避免因过于果断的解释而损害了自己的权威性,虽然有时未免牵强,但转示法确实是既能自圆其说,又能为占梦者留有余地的解梦方法。
反示法如何解梦
很多人做梦,都说梦与后来的事实相反,这种梦与现实的背离,正是物极必反的结果。
反示法即从梦境内容的反面来解解梦意的方法,又称为反兆法解梦梦凶为吉,梦吉为凶;梦见别人是自己,梦见自己是别人;梦中大笑则将遭不幸。
大量的梦例说明,反梦与醒觉时的盼望、忧虑等情绪及睡梦中的体验均有密切关系:寒则梦暖,饥则梦饱,病则梦医,穷则梦富。
诸如此类的案例颇多,所以用此法解梦常多能应验。
反示法体现了阴阳解梦法中物极必反的道理,从辩证的理性的角度去理解,反示法其实是在提醒人们顺境中不可忘形,逆境中不要气馁。
反示法具有很深的群众基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梦是反的”,这种观点虽不能解释所有的梦境,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荣格提出的“梦具有补偿作用”这一理论。
在《南史·沈庆之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南朝有一个叫沈庆的人,他家境贫寒,已过而立之年依然一贫如洗。
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卤簿(即仪仗队)到自己家中,他未将这些人带到堂屋,反而将他们引入了厕所。
醒来之后,他非常后悔,自认为自己在梦中的行为太失体面,毕竟厕所这个地方实在太上不得台面。
他心里非常懊恼,于是就去找人解梦,占梦者听后哈哈大笑,对沈庆说:“你必定大富大贵,而且在日夕之间。”
沈庆不解,占梦者又解释说:“卤簿固是富贵容。
厕中,所谓‘后帝也,知君富贵不在今主。”
在这个故事中,沈庆梦中的行为本失礼至极,若用直示法解释,必定是不好的预兆,但占梦者却从反面解梦,并且他的话后来果真应解梦。
再如宋人在《太平广记》中曾经援引《纪闻》中的文字,晋阳有一个人梦到被老虎追逐撕咬,梦醒后惊恐异常,他的母亲安慰他说:“人言梦死得生,梦想颠倒故也。”
正因为存在大量反示法成功解梦的案例,所以人们心中常习惯地认为“梦见拾钱将会破财,梦见哭泣为福兆”、“梦中大笑则将遭不幸”。
但是,正确运用反示法的占梦者往往已经对做梦者的梦境、现实处境及心理做了详细的了解。
所以,反示法不可千篇一律地套用,而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否则就可能对做梦者产生误导。
性格法如何解梦
性格不同的人,常做的梦也不同。
一般来说,梦中过得幸福的人,是内心真的幸福。
梦中过得苦恼的人,白天的风光是假的,她实际上是一个不幸福的人。
一个人内心的幸福与否,和外在的环境固然有关系,但是和内心的性格更有关系。
梦展示性格,也展示对这样性格的人来说,生活意味着什么。
也有例外,有人白天的生活不好,夜里用幸福美好的梦来安慰自己,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
她们梦中的幸福生活并不表明她们真的幸福。
不过这样的人,在白天也有好幻想、脱离现实的性格倾向。
有些人感到,梦中的自己和清醒时的自己性格相反。
有的人醒时十分勇敢,而在梦中却谨小慎微或胆小怕事。
有的人醒时十分善良,而在梦中却仇恨别人。
梦与现实的不同是由于:也许醒时的自己是伪装,梦中的才是真相。
一个怯懦的人,也许会刻意让自己显得勇敢,也许为了克服自己的怯懦故意去冒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梦者不必在日常生活中刻意去勇敢,以免增加心理压力,应选择一个适宜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例如钱钟书是一个优秀的学者,生活也很幸福。
但是让他去做军人或做商人,也许他的胆魄或能力就显得不足。
你也许正宜于做学者,就不必去做商人。
再有,梦与现实中性格相反也许是由于梦在提醒梦者,你的性格过分向某一方向发展了,现实应发展一下性格另一面了。
例如,勇敢已足够了,该学习如何谨慎了。
善良是好的,但是也要正视自己对别人还有仇恨这件事等等。
假如唐僧梦见自己挥棒打死了一个妖怪,这也许是说他该发展一下性格中对恶的威力,而不仅仅是以软弱的善感化妖怪。
影射双关法如何解梦
梦的技巧是很难说尽的,大多了。
几乎凡是醒着时候人会玩弄的方法,梦中的人也都会玩。
文学中玩弄的方法,梦也都会玩。
这里大致列举一些。
找借口
要什么不明说,找一个借口。
比如想有个男人爱却不明着梦,就梦见孩子。
似乎她是为了孩子才需要结婚的。
某女生梦见一个人满身伤痕躺在病床上,脚又细又长。
她不顾一切走了进去,并且当众握住了他的手。
梦者前几天看过一个生病的亲戚。
当时他躺在病床上,医生不允许她进门,她只在门口望了一望,看到亲戚的脚又细又长。
在梦里她把这双脚移到了另一个人身上。
意义是希里这个人和那个亲戚一样生病住医院。
梦者坦率承认:她很想和梦中人讲话,但是总鼓不起勇气。
于是她让他在梦中伤病在床,这样她就有了理由去见他、帮助他,不顾一切冲过去握他的手。
这种痴情很感人。
影射和双关说一件事,但实际上意指另外一件事。
说一个意义,在此之后还藏着另一层意思。
话里有话。
这也是梦里用的花招。
比如睡前吃过咸的东西,结果梦见喝水。
这看起来毫不稀奇。
但是细分析下去,也许梦还用喝水来表示“渴望”什么事物。
以形象表示字词:例如,梦见一个独腿的人躺在暖气旁边。
梦者解释说,有了爱的温暖,他就能站起来。
至于独腿站着,那表示“独立”。
在中国古代关于梦的记载中,这种梦很多。
例如说《三国演义》中的魏延梦见头上长角,有人解释角字可拆开为“用刀”两字,说头上用刀是不吉的象征。
还有人梦见站在槐树边,有人解释为树木边站着的鬼。
即这个人不久会死。
因为槐是由木字和鬼字组成的。
中国古代对梦的看法是有迷信在内的,认为梦的作用是预兆未来。
但是这种用形象讲字的方式却符合梦的规律。
读者请注意,看这些古代梦记载,最好采用姑且听之的态度。
因为其可靠性很差。
当代也有类似例子,有一本书中举例说,一个高考考生,虽然考试成绩不错,但总担心能否被录取,于是夜里做梦梦见他一个小孩右边又长了一个耳朵,待一会儿又发现小孩没有手臂。
那个解梦者解释说:耳边又生一耳解梦“耳”“又”两字,合起来为“取”;小孩是“子”,“子”无臂是“了”,梦的意思是“取了”。
我相信梦会用这种方式显示“取了”两字,但是,这是否是一种预兆呢?
未必!也许这只是他的一种愿望而已,也许是他潜意识的判断。
用空间代表时间:梦中有时用空间关系表示时间。
例如梦见人都很小,如同看远处,也许表示看久远前的事情,但这种用法较少。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