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卷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三国两晋南北朝(2)(第 3/4 页)

    姚襄麻痹桓温的企图没有成功,于是就在水边列阵想要顽抗。

    桓温披甲上阵,亲自督战,指挥晋军向前猛攻,姚襄大败,损失了数千人。

    姚襄率领几千骑兵逃到了洛阳北山,最后死于与前秦的交战之中。

    桓温率领部队前进到洛阳,拜祭了先帝,设置了护陵官员,修复了被毁坏的陵墓。

    桓温向晋穆帝建议还都洛阳,又建议自西晋末年南迁的士庶人等一律返回故乡。

    但东晋上自皇帝下至达官贵人,都安于江南一隅,不愿北还,桓温的建议未被采纳。

    桓温只得退兵南归。

    公元359年,中原地区又被慕容氏的前燕政权所占领。

    过了几年,桓温被任命为大司马,尽揽东晋朝政大权。

    公元369年,桓温发动了第三次北伐,讨伐前燕。

    桓温率水军进入黄河,一直进军至黄河的枯头渡口。

    前燕王任命慕容垂为大都督,率5万军队将晋军粮道截断。

    桓温被迫从陆路撤退,结果被追兵打得溃不成军,折损了三万余人。

    桓温战败而归后,之前所收复的淮北土地重又丧失。

    何谓“五胡十六国”时期?

    从公元309年到公元439年这130年的时间内,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人民不断起义,共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民族,我国古代把少数民族人称为“胡人”,所以这五个民族被称为“五胡”。

    他们的起义成果往往被少数民族的上层贵族分子所夺取,前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另外还有冉魏、西燕、后蜀政权习惯上不计算在内,共有十九个政权)。

    这十六个政权互相攻战,乍兴乍亡,建国的时间都很短暂,而且特别混乱,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中国最早的小说家是谁?

    东晋政权建立后,有一段时间生产有所发展,文化事业也比较繁荣,文学艺术方面出了一些人才。

    有个名叫干宝的历史学家,奉晋元帝司马睿之命,写了一部叫《晋纪》的历史书;同时,他自己又根据听到的故事和书上看到的材料,编写了一部《搜神记》。

    《晋纪》这部历史书后来失传了,《搜神记》这部小说一直流传下来。

    《搜神记》大多写神怪故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志怪小说,干宝亦可算作中国最早的一位小说家。

    冉闵建魏后的民族政策如何?

    公元350年,冉闵自称皇帝,国号魏。

    石赵残余势力投降于冉魏,后赵灭亡。

    冉闵在建立魏国的过程中煽动民族仇恨,对胡羯不论贵贱、男女、老少一律诛杀,共杀死二十余万人,以致汉人高鼻多须者多滥死。

    这一民族报复政策导致了冉闵的孤立。

    冉魏建立后,立即与东晋政府联系,请求派兵共同讨伐胡人;又清定九流,实行九品官人法,以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

    在经济上,开仓散粮,以求得百姓的拥护。

    在军事上,竭力与后赵残余势力石氐、羌酋姚弋仲、前燕慕容儁争衡。

    由于残酷的民族仇杀和连绵的战争,加之饥馑,先前被迁到冀州、司州的胡汉各族人民数百余万各还本土,路上互相杀掠,饥疫死亡甚众。

    冉魏辖地渐小,人口锐减,农业生产陷于停顿,于公元352年终为前燕所灭。

    谁是西天取经第一人?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原姓龚,3岁就到寺庙当了小沙弥,20岁正式受戒做了和尚。

    随着佛教在我国的传播,许多僧人都希望到印度去拜访著名的佛学大师,瞻仰佛祖释迦牟尼的圣地,寻求佛经原本,传播佛教的教义,法显和尚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399年,已是62岁高龄的法显和另外9名僧人开始了西天取经之行。

    法显是我国古代从陆路到印度旅行,又绕道斯里兰卡,穿过印度洋和南海、东海、黄海,取道海路返回祖国的第一个人。

    在1600多年前交通极为不便的条件下,法显从海陆两道,往返于中国和印度等国之间,这是很了不起的创举。

    法显不畏劳苦,奔波于中印之间的探险生涯,鼓舞了后人,人们沿着法显的足迹,向西域挺进,玄奘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入木三分”出自什么传说?

    王羲之成年以后,在朝廷里做了官,交往的都是上层人士,他的书法更加广为人知,名气越来越大。

    大家都想求他写一幅字,可他一般情况下不给别人写。

    有一次,他到一个学生家去,看到学生家一张桌子很光滑,木质也好,拿过笔就在桌上写了几行字,这个学生看到王羲之写了字,高兴得无法形容。

    有一天学生出门去了,他父亲来给他收拾东西,看到崭新的桌子上写了黑字,觉得不好看,便想把字擦掉,使尽力气也擦不掉,干脆拿刀来刮。

    刮掉一层,不行,还有字,又刮一层,一直刮了三分厚才把字刮去,“入木三分”这一成语便是根据这一传说来的。

    苻健是怎样巩固前秦政权的?

    前秦是氐族建立的政权。

    西晋末年,北方烽烟四起,祖辈居住在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的氐族人推举苻洪为首领,进入中原,先后向前赵和后赵称臣。

    后赵灭亡时,苻洪已拥有10万部众,雄心勃勃,准备进占关中。

    苻洪还没有实现进据关中的计划,就被人毒死,他的儿子苻健继承父志,率部众攻伐关中。

    一路上得到关中氐族人的响应,苻健的军队将占有长安的杜洪打败,进入长安。

    公元351年,苻健自称大秦天王、大单于,第二年改称皇帝,建都于长安,国号秦,史称前秦。

    苻健勤政爱民,崇尚儒学,百姓赋税有所减轻,在长安城里还建了迎宾馆,招徕远方来客。

    关中经济呈现繁荣景观,前秦政权逐渐巩固。

    是谁扪虱畅谈天下大势?

    桓温第一次北伐驻军灞上的时候,有一天,一个穿着一身破旧短衣的读书人到军营前求见桓温。

    桓温正想招揽人才,听说来了个读书人,很高兴地接见了他。

    这个读书人名叫王猛,字景略,从小家里很贫困,靠卖畚箕过活。

    但是他挺喜欢读书,学问渊博。

    当时关中士族嫌他出身低微,瞧不起他,他也毫不在乎。

    有人曾经请他在前秦的官府里做小官吏,他也不愿去。

    后来索性在华阴山隐居了下来。

    这次听到桓温打进关中,王猛特地到灞上求见桓温。

    桓温想试试王猛的学识才能,请王猛谈谈当今天下形势。

    王猛把南北双方的政治军事形势分析得一清二楚,见解十分精辟,桓温听了不禁暗暗佩服。

    王猛一边滔滔不绝地讲,一边把手伸进衣襟里捉虱子。

    桓温左右的兵士们见了,差一点笑出来。

    但王猛却旁若无人,照样跟桓温谈得起劲。

    桓温看出王猛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从关中退兵的时候,桓温再三邀请王猛一起南下,还许给他一个比较高的官职。

    王猛知道东晋朝廷的内部矛盾重重,婉言拒绝了桓温的邀请,仍旧回到华阴山去了,但是他的名声从此却越来越响。

    苻坚统一北方时谁的功劳最大?

    公元355年,苻健病死,太子苻生继位。

    由于苻生性格残忍,任意杀害大臣,苻坚等人在公元357年发动政变,杀死了苻生,夺过了帝位。

    苻坚夺取政权后,重用王猛、吕婆楼等能臣,迅速地统一了北方的大片国土。

    在苻坚统一北方的活动中,王猛的功劳最大。

    王猛曾拒绝过桓温的邀请,而当苻坚派吕婆楼来邀请他时,他和吕婆楼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等到和苻坚见了面,他和苻坚谈得更加投机,就像诸葛亮遇见刘备一样。

    苻坚对王猛也是言听计从,让王猛、吕婆楼、权翼、薛瓒四人共同帮助自己。

    公元369年,东晋桓温北伐,与前燕作战,燕主慕容暐向苻坚求救,答应把虎牢(在今河南)以西的地方送给苻坚作为报答。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剑名不奈何 主角姜栀商池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顶级猎食者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是心跳说谎 女配没有求生欲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看鸟吗哥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逞骄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日夜妄想 燕云赵婉莹穿越小说 嘘,国王在冬眠 你老婆掉了 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