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卷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三国两晋南北朝(2)(第 2/4 页)

    他认为这是圣地,就募人在三危山对面的岩壁上开凿洞窟。

    北魏年间,佛教徒继续在敦煌筑建石窟。

    北魏石窟有禅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三种样式。

    窟中所造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者弥勒佛,主像的两侧通常是两个胁侍菩萨像。

    壁画主要是佛传、本生和因缘故事。

    壁画多数以土红色做底色,使用青、绿、赭、白等色彩的颜料进行描绘。

    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是当时人们高超绘画和雕塑技巧的历史见证。

    从此以后一千多年里,各朝陆续在此开凿洞窟,隋唐时达到高潮,现存洞窟中百分之七十是唐代开凿的。

    由于这里石质比较松脆,不适于雕刻,所以石窟艺术表现为更细致、更精美的大型壁画和塑像。

    这一时期壁画的题材主要是以佛说法图和佛本生(前生)故事为主。

    说法图一般是一佛在中间,两菩萨侍立左右,其他还画了散花奏乐的飞天在空中飞翔。

    所谓佛本生故事,主要描写释迦牟尼一生的历史故事,和他在过去世道中舍身行善的故事画。

    故事内容不外是教人慈悲、忍辱、不抵抗,但它为我们保留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画面。

    这些塑像、壁画,气魄雄伟、形象生动,不仅具有伟大的艺术价值,而且富有史料价值。

    庾元规是如何专擅朝政的?

    庾亮,字元规,颖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

    出身著名的大族,过江后为镇东将军府西曹掾,后又历任中书郎、黄门侍郎等职。

    因其妹嫁晋明帝司马绍,司马绍即位后,升其任中书监。

    王敦败后,转任护军将军,掌禁军。

    庾亮反对加强皇权,主张门阀士族把政。

    司马绍死前曾欲让宗室司马羕及司马宗等辅佐太子司马衍,排斥王导等人。

    庾亮力陈用司马宗室之弊与重门阀大族之利,遂使司马绍遗诏令庾亮与王导等士族人士辅政,庾氏遂以皇太后听政。

    庾亮辅政后尽力排挤宗室,公元326年,南顿王司马宗以谋反罪被杀,西阳郡王司马羕被免去太宰之职,汝南王司马统被废为平民。

    时苏峻、祖约等流民帅手握重兵,阴有异图。

    公元327年,庾亮召苏峻入建康任大司农,以解其兵权,激成苏峻、祖约反而作乱。

    乱平,庾亮以平西将军,都督扬州之宣城、江西诸军事,领豫州刺史的身份出镇芜湖,仍遥控朝政。

    顾恺之为何被称为三绝画圣?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今江苏无锡)人,东晋时期杰出的人物画家。

    他家祖辈都是晋朝官吏、书香人家。

    顾恺之很小就博览群书,崭露才华。

    他能诗善赋,擅长书法,尤其精于绘画,是少年成名的天才艺术家。

    后人称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才绝”是说顾恺之聪颖,多才多艺;“画绝”是说顾恺之擅长绘画;“痴绝”是说顾恺之对艺术研究专心致志的精神。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为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的突出成就在于他的人物画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生动传神,形神兼备。

    他的画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打破了以前那种以宗教题材为主的风气,成为祖国伟大艺术宝库里最宝贵的遗产。

    他的作品大都散失,现在保存下来的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摹本,一直被视如珍品。

    桓温是怎样变成东晋权臣的?

    桓温,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附近)人。

    少年勇武,颇有气概。

    稍长,亲报杀父之仇,博得时人称赞。

    后娶晋明帝之女南康公主,袭父爵为万宁男,出任琅邪太守。

    公元345年,庾翼死,受何充之荐,桓温被任命为安西将军、持节、荆州刺史,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掌长江中上游,守东晋西门。

    桓温一面巩固自己的地位,一面借北伐旗号,攫取功名。

    他首先将兵锋指向割据四川达46年之久的氐族成汉政权。

    公元346年,桓温在未经朝廷正式允许的情况下,率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谯王无忌伐成汉李势。

    时李势骄奢淫逸,滥施刑罚,内部统治不稳。

    桓温兵至,李势匆忙应战。

    派叔父李福、从兄李权、将军昝坚等迎击。

    桓温取避其兵锋、重在攻成都的策略。

    李权拦击攻成都的晋军,不敌袁乔。

    桓温攻到成都城下,放火烧城门。

    李势见大势已去,星夜从成都东门出逃,不久,派人给桓温送去降书,又自缚出降。

    桓温将李势及其宗室十余人送建康,成汉建国四十六年,遂亡。

    李势受封为归义侯,在建康平安生活了十四年后,公元361年死。

    桓温灭蜀后,势力大增,成为东晋又一权臣。

    殷浩为何被朝廷贬为庶人?

    公元352年,趁中原大乱之际,东晋朝廷任命殷浩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出师北伐前秦。

    殷浩以谢尚、荀羡为都统,进驻寿春。

    六月二十九,秦晋在颖水之诫桥展开激战,结果晋军大败。

    殷浩狼狈逃回寿春。

    九月进驻泗口(今江苏淮阴北),派戴施等据守石门和仓垣。

    十二月,前秦大将梁安、雷弱儿诈降晋军。

    公元353年,殷浩得知后赵降将张遇在关中叛秦,于是率7万大军,以姚襄为先锋,自寿春出师北伐,准备进据洛阳,修复园陵。

    岂料姚襄因与殷浩不和,忌恨殷浩,反伏兵于山桑(今安徽涡阳)攻击殷浩,浩军大败,退走谯城(在今安徽)。

    公元354年,桓温以殷浩北伐屡败,上疏历数其罪状,殷浩因此被朝廷贬为庶人,并被流放到东阳信安(在今浙江)地区。

    公元356年,殷浩去世。

    桓温三次伐中原的战果如何?

    公元354年,桓温率领4万大军从江陵出发,经襄阳,出武关,越秦岭,大军直指关中,讨伐由氐族人苻氏建立的前秦政权。

    这是桓温第一次北伐。

    前秦王苻坚派太子率5万大军与晋军对抗。

    这年四月,晋秦两军大战于蓝田,秦军大败。

    桓温率军占领灞上,抵达前秦都城长安的郊外。

    当地老百姓纷纷牵牛担酒前来犒劳晋军,有个老人流泪道:“没想到我还能再见到晋军!”

    后来因军中缺粮,桓温被迫从潼关退兵。

    秦军跟踪追击,晋军损失一万多人。

    公元356年,桓温第二次北伐,从江陵发兵,向北挺进。

    桓温前进到伊水,羌人的将领姚襄将精兵埋伏在水北的树林中,派使者对桓温说:“您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我应该立刻归降,希望您让军队稍微后退一点,我就会出来迎接。”

    桓温回答:“我这次是来收复中原,修复先帝的陵墓,和阁下没有关系。

    如果阁下想来拜见,现在就近在眼前,何必烦劳使者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剑名不奈何 主角姜栀商池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顶级猎食者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是心跳说谎 女配没有求生欲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看鸟吗哥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逞骄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日夜妄想 燕云赵婉莹穿越小说 嘘,国王在冬眠 你老婆掉了 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