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卷 扫平六合、一统天下--秦时明月汉时关(4)(第 3/4 页)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3天素,第三次又去拜访诸葛亮。

    到的时候,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

    诸葛亮深被刘备的爱才之心感动,向刘备提出“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统一全国的方略。

    诸葛亮畅谈了将来天下三足鼎立的形势,建议刘备乘机夺取荆州、益州,以此二地为基业,占据险要地势,然后与江东孙权结好,和西南少数民族融洽相处,在国内修明法度、整顿军队、发展生产、广积粮草,充实地方实力,静观时局变幻。

    一旦时机成熟,马上向北抗击曹操,统一全国,完成霸业。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闻言大喜,于是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公元212年,诸葛亮助刘备占据益州,终成刘、孙、曹三足鼎立局面。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未出茅庐,三分天下”。

    诸葛亮舌战群儒为的是哪般?

    曹操平定北方以后,于公元208年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

    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

    刘表的儿子刘琮听到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

    这时候,刘备在樊城驻守。

    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

    荆州的百姓听说刘备待人好,都宁愿跟着他一块撤退。

    曹操赶到襄阳,听说刘备向江陵撤退,又打听到刘表在江陵积了大批军粮,怕被刘备占去,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追赶刘备。

    刘备的人马带了兵器、装备,还有十几万百姓跟着他,每天只能行军十几里。

    曹操的骑兵一天一夜就赶了三百多里,很快就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

    刘备的人马被曹操的骑兵冲杀得七零八落,还亏得张飞在长坂坡抵挡了一阵,刘备、诸葛亮才带着少数人马摆脱追兵。

    但是往江陵的路已经被曹军截断,只好改道退到夏口。

    曹操占领了江陵,继续沿江向东进军,很快就要到夏口了。

    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紧急,我们只有向孙权求救一条路了。”

    正好孙权怕荆州被曹操占领,派鲁肃来探听刘备的虚实。

    诸葛亮就跟鲁肃一起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去见孙权。

    诸葛亮见了孙权,说:“现在曹操攻下了荆州,马上就要进攻东吴了。

    将军如果决心抵抗,就趁早同曹操断绝关系,跟我们一起抵抗;要不然,干脆向他们投降,如果再犹豫不决,祸到临头就来不及了。”

    孙权反问说:“那么,刘将军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严肃地说:“刘将军是皇室后代,才能盖世,怎么肯低三下四去投降曹操呢?”

    孙权听诸葛亮这么一说,也激动地说:“我也不能将江东土地和十万人马白白地送人。

    不过刘将军刚打了败仗,怎么还能抵抗曹军呢?”

    诸葛亮说:“您放心吧,刘将军虽然败了一阵,但还有水军二万。

    曹操兵马虽多,但远道追来,兵士已精疲力尽。

    再说,北方人不习惯水战,荆州的人对他们不服。

    只要我们协力同心,一定能打败曹军。”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一番分析,心里高兴,就立刻召集部下将领,讨论抵抗曹操的办法。

    之后,经过诸葛亮舌战群儒、巧妙周旋,终于达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战略联盟。

    群英会周瑜如何让蒋干中计?

    孙刘联合抗曹后,曹军和周瑜的人马隔江对峙。

    曹操想劝降周瑜,他召集文武百官说道:“周瑜乃东吴大将,如果能降服他,东吴军队将不战而败,谁能去劝降周瑜呢?”

    话音刚落,他手下有一个叫蒋干的人站了起来,说道:“丞相,我与周瑜从小一起长大,关系甚好,我可以去劝降他!”

    曹操便派蒋干去劝降周瑜。

    周瑜一听说蒋干前来,知道他是做说客的,便和手下人做好了安排,只等蒋干中计。

    周瑜亲自迎接蒋干,刚一见面,周瑜便说道:“你我二人,多年未曾见面,今日不远千里来到江东,一定是替曹操劝降我的,是吧?”

    蒋干一听,心中一惊,但马上镇定了下来,说道:“周都督,见外了,你我从小亲如兄弟,今日特来看望,只是叙叙旧,绝无他事!”

    周瑜一笑,说道:“那太好了,今日我们一定一醉方休,里边请!”

    周瑜早已安排好了,东吴的良将精英都召集到一起,盛情款待蒋干。

    周瑜道:“这全是江东的英杰,今日集会于此,共谋大业,这可以叫做‘群英会’了。”

    周瑜对大家说:“蒋干虽为曹操的手下,但他与我周瑜是同窗好友,此次前来,只是叙旧,而不是为曹操做说客来了。

    谁要提起有关战争之事,定斩不饶,我们今日相聚,实在难得,大家尽情地喝,一醉方休。”

    蒋干听周瑜这么一说,只好先喝酒,静待时机。

    东吴文武百官轮流向蒋干敬酒。

    蒋干无心喝酒,但为了不扫周瑜的兴,只好硬撑。

    周瑜说道:“我自领军以来,从不沾酒,今日故友前来,我们不醉不休,歌舞侍候!”

    边歌边舞,气氛十分活跃,一直喝到天黑,每人都喝得有几分醉意。

    喝罢多时,酒席撤下,周瑜亲切地拉着蒋干的手,对蒋干说:“我们多年未曾见面,今日到我房中同床共眠。”

    蒋干心想:总算可以单独与周瑜相处了,我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劝降他。

    他随着周瑜来到了房中,还没来得及说话,只见周瑜衣服也不脱,倒床便睡,一会儿又大吐起来,连续呕吐了几次,终于睡沉了。

    蒋干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他便开始偷看桌案上的信,最底下有一封信,信面上写着“蔡瑁、张允谨封”。

    蒋干连忙偷看,信里写道:“我们本不想降曹,但迫于无奈。

    我二人愿意投靠周将军,为了表示诚意,我们找机会下手杀了曹操老贼,将其人头献给周将军。”

    蒋干心里大惊,躺在床上,说什么也睡不着,天快亮了,忽听有人进来,问道:“周都督醒了吗?”

    周瑜故意装作梦中惊醒的样子,突然问道:“床上睡的是谁?”

    “都督,那不是您的朋友蒋干吗?

    您昨日喝多了,您不是请蒋干一起同您一床而睡吗?”

    周瑜道:“我昨日多喝了几杯,不知有没有失言。”

    那人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道:“小点声。”

    周瑜又叫了几声蒋干,蒋干连忙装睡。

    周瑜和那人走到帐外,蒋干悄悄地跟着。

    那人说:“张、蔡两位都督没来得及下手。”

    蒋干听到此,赶紧回到床上。

    周瑜回屋之后,又叫了蒋干几声,蒋干也不搭言。

    天刚亮,蒋干立即起身离去,见到曹操把情况一说,又把书信呈上。

    曹操大怒,立即杀了蔡、张二人。

    刚杀了二人,曹操立刻明白中了周瑜的计了。

    曹操只好任命经验不丰富的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继续训练水军。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怎么一回事?

    东吴的大都督周瑜是位名将,但他心胸狭小,非常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总想借机把他除掉。

    诸葛亮很了解周瑜的心思,可是为了顾全大局,只好与周瑜一起共事。

    有一次,因水中交战需要,周瑜想刁难诸葛亮,要他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

    谁知,诸葛亮接受了这个造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到时交不出十万支箭,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周瑜暗暗高兴,料定诸葛亮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到时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他除掉。

    周瑜还暗中吩咐造箭军匠故意拖延时间,不给诸葛亮准备足够的所需材料。

    但是,诸葛亮胸有成竹,自有妙计。

    他私下向东吴大将鲁肃借了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都配置三十名士兵,船上用青布做帐幕,还在每只船上扎放一百多个草人。

    两天过去了,诸葛亮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周瑜认为这次诸葛亮必死无疑。

    不料,到了第三天凌晨,诸葛亮趁江面上笼罩着大雾,便下令将草船驶近曹军水寨。

    他一面和鲁肃在船中饮酒,一面命令士兵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要攻打曹军的样子。

    曹操正在休息,忽然听到江面上鼓声、呐喊声大作,以为敌军趁大雾前来袭击水寨,慌忙命令曹军不要出击,而是奋力用箭射向对方。

    霎时间,曹操水陆两军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朝江中射箭。

    不多时,草人身上便插了许多箭。

    等到太阳升起,大雾散去之后,诸葛亮下令各船迅速驶回。

    这时,二十只快船上的草人上已经插满了箭,数量远远超过了十万支。

    诸葛亮又让各船士兵齐声高喊“谢丞相赠箭”。

    等曹操明白真相时,诸葛亮的船已经驶出二十多里,无法追赶了。

    曹操懊悔不已。

    鲁肃把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以后,周瑜感慨万分地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的确不如他啊。”

    周瑜打黄盖为的是哪般?

    曹操错杀了蔡瑁、张允二人后,荀攸建议曹操派蔡瑁的两个弟弟蔡中、蔡和去东吴诈降。

    曹操立即召见蔡中、蔡和,二人愿意去诈降,乘着小船来到了东吴。

    二人一见周瑜,哭诉道:“我哥哥蔡瑁根本没有错,而曹操老贼昏庸无能,杀了我哥哥。

    我们想替哥哥报仇,特意来投靠周都督,希望您能收留我们,我们好有机会为哥哥报仇雪恨,杀了曹操老贼。”

    周瑜点头答应了二人,又赏给了他们许多钱财,把他们安排在甘宁的手下。

    周瑜对甘宁说:“此二人没有带家眷,分明是来诈降,我们将计就计,但你要时刻注意二人的行动!”

    东吴有一员老将,名叫黄盖,为人忠诚且有勇有谋。

    他看到曹军如此之多,又派人来诈降,心想:我们为什么不将计就计,也去诈降呢?

    于是,黄盖求见周瑜,周瑜一看老将军求见,连忙起身相迎。

    黄盖为人爽直,见到周瑜,便说道:“周都督,曹军兵力占优,我们为何不用火攻呢?”

    周瑜道:“老将军所想和我一样。

    刚才我与诸葛亮也商议此事,我们都认为火攻可以大败曹军,但是我军之中没有人能施诈降计啊?”

    黄盖道:“我愿意!”

    周瑜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老将军,曹操非常奸诈,不受些苦,他是不会相信的。

    老将军都这么大年纪了,我怕将军难以承受啊!”

    黄盖道:“周都督,我黄盖身经百战,生死都不怕,还怕受苦不成?

    主公对我十分尊敬,为了主公,我宁愿不要这条老命了!”

    周瑜大为感动,二人商议好了如何演这场“戏”。

    第二天,周瑜召集文武百官,甘宁手下的蔡中、蔡和也参加了。

    黄盖故意刺激周瑜,周瑜就要将黄盖斩首示众。

    众将官跪倒给黄盖求情,周瑜这才摆了摆手道:“看在众人的面子上,我暂且饶你不死。

    不过,死罪饶过,活罪难免,来人啊,给我打100大板!”

    黄盖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众人都埋怨周瑜太狠。

    周瑜心里也十分难过,但为了打败曹操,也只好如此。

    阚泽是黄盖的密友,此人能言善辩,而且很有智谋,他早就看出这是一条苦肉计。

    他去看望黄盖,二人畅谈至深夜,黄盖让好友去曹营送诈降书。

    阚泽能说会道,曹操相信了他的话。

    但曹操生性多疑,又派人去询问蔡中、蔡和二人。

    甘宁故意让二人送出话去,他二人告诉曹操:黄盖确实与周瑜闹翻了脸,而且黄盖还受了酷刑。

    于是,曹操对此事深信不疑,他竟然没有想到,这是黄盖的苦肉计。

    赤壁火烧曹营是谁出的主意?

    公元219年,孙权与曹操的大军隔江对峙,一场恶战在赤壁北岩附近拉开了帷幕。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事代表,应东吴之邀,参与以周瑜为总指挥的对曹军的联合作战部署。

    周瑜、诸葛亮商量用火烧曹营的办法,但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整天北风呼啸,将火烧向曹营必须有东风相助,但这时却不是刮东风的时候,去哪里唤东风呢?

    为此事,周瑜一筹莫展,坐卧不安。

    因为没有东风,他以前所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不得已,周瑜装起病来,躲在大帐中苦思冥想破曹大计。

    大战在即,总指挥却病倒大帐,这可急坏了东吴大大小小的各级将领,他们心中惴惴不安,唯恐破曹大事付之东流。

    谋士鲁肃更是万分焦急。

    诸葛亮见时机已经成熟,便以探病的名义来到周瑜的大帐中。

    诸葛亮见到周瑜,对他说:“周将军的病,在下能治,将军只要看了我开的药方,就会立即康复!”

    说完,在他手心写下“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几行小字。

    周瑜看罢,立刻兴奋地从床上跳了下来,请求诸葛亮帮忙。

    诸葛亮说:“将军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当义不容辞!”

    诸葛亮通晓天文,早已测出近日必有东风。

    周瑜凭借东风,将曹操的大军烧得死伤无数,狼狈逃窜。

    赤壁之战对曹操意味着什么?

    曹操接到黄盖冬至日率领粮船来降,船头有牙形青龙旗就是投降信号的消息,一直盼望这一天。

    冬至日来了,天色渐晚时刮起了东南风。

    一会儿,江面上就有一列帆船,迅速向北方驶来,船头插着牙形青龙旗。

    曹操不禁大喜,说:“黄盖一来,我就大功告成了!”

    他哪会想得到在黄盖的船上,装的不是粮草,而是浇上油的枯柴干草,外边盖上了帷幕。

    在离曹军水寨二里的地方,黄盖回头看到南岸周瑜已做好准备,只等他这里点火,就率领队伍打过江来;刘备也在樊口准备同时进兵。

    黄盖一声令下:“放火!”

    水手们早就准备好,霎时间,几条大船变成了火船,像一条条火龙漂向曹军水寨。

    水手们迅速跳上小艇,拔出武器,冲向曹营。

    曹营的战船无法移动,士兵们被一条条火龙吓得魂不附体,纷纷逃跑。

    说时迟,那时快,火船已将曹军的战船一只接一只地点燃,呼呼的东南风助长了火势,江面上火光冲天,曹军被烧死、踏死、挤死、淹死的不计其数。

    周瑜、刘备的战船上人马也乘势驶过江来,与曹军混战起来。

    黄盖大船后的几十只小船迅速逼近曹营,一面放火箭,一面寻机杀敌。

    老将黄盖盯着曹操的帅船驶去,果然见到曹操正向一条小船上逃跑,他举刀高喊:“曹操!哪里逃!黄盖来了!”

    曹操已经跳进了张辽前来迎救的小船,连头也不敢回。

    张辽拉弓搭箭,射中了黄盖肩膀。

    老将军“呀”地一头栽入冰冷的水中,恰巧被东吴老将韩当的船救起,黄盖因此保住了性命,曹操趁机逃走了。

    曹操带着几千残兵败将,摆脱了孙刘联军水路、陆路的追击,由陆路逃回许昌,从此再也没有力量向南进军了。

    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曹军的失败而宣告结束,这是我国战争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祭王粲时曹丕为何提议大家学驴叫?

    曹魏的第一代皇帝曹丕当时是文坛领袖,他与建安七子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虽然曹丕地位显赫,但他与建安七子在一起时仍以文人的身份行事。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是公认的最富才华的人,他为人也很诙谐,当他高兴的时候,就喜欢学驴叫,常引得大家捧腹不已。

    东汉末年,王粲随曹操征讨孙吴,次年,王粲病死,时年41岁。

    作为王粲最好的朋友,曹丕不胜伤感。

    王粲的死是文坛的一大损失。

    曹丕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后,带着这批文人雅士去祭奠王粲。

    在王粲墓前,曹丕说道:“官话、套话就不要说了。

    仲宣(王粲的字)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送他入土为安吧!”

    随即学起驴叫来,其他人也学起来。

    于是,王粲墓前响起一片驴叫声。

    曹操采纳谁的计谋取得渭南大捷?

    公元211年春,曹操进兵关中,声言讨伐汉中张鲁。

    讨汉中,要经过关中,马超就范,则是曹操效法晋献公伐虢灭虞之计;如果马超不借道,则是公开反叛朝廷,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了。

    马超自然不允许曹操兵临关中。

    韩遂、马超集合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杨秋、李堪、成宜、张横、梁兴、马玩等十部人马集结潼关,拦阻曹操入关。

    曹操派曹仁督军西征,兵临潼关坚壁不出战。

    同年七月,曹操亲临前线。

    八月,曹军与关西兵在潼关夹关对阵。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剑名不奈何 主角姜栀商池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顶级猎食者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是心跳说谎 女配没有求生欲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看鸟吗哥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逞骄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日夜妄想 燕云赵婉莹穿越小说 嘘,国王在冬眠 你老婆掉了 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