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扫平六合、一统天下--秦时明月汉时关(1)(第 3/4 页)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命令每个士兵准备好3天的干粮,叫大家把渡河用的船全都凿沉了,把做饭用的釜全都砸破了,然后率领人马向秦军阵地挺进。
项羽用这种破釜沉舟的办法,来显示他有进无退、誓必夺取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项羽指挥楚军很快包围了王离的军队,同秦军展开了9次激烈的战斗。
楚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以一当十,终于把秦军打得大败,杀死了秦将苏角,俘虏了王离。
章邯带着残兵败将急忙后撤。
巨鹿大战以楚军胜利秦军失败而结束。
那些旧贵族派来的援军,看到项羽大获全胜,又是佩服,又是害怕。
从此,项羽就做了上将军,诸侯的军队都归他统率。
章邯派人到咸阳去讨救兵。
当时,赵高正忙着篡权,一个救兵也没有给。
赵王的谋臣陈余看到章邯的狼狈相,乘机写信给章邯,劝他投降。
章邯也愿意投降。
楚军由于缺少粮草,不便与秦军长期相持下去,项羽就接受了章邯的投降。
巨鹿一战,项羽率领楚军击溃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为灭秦立下了不世之功。
秦二世死在谁的手上?
项羽俘秦名将王离,章邯投降后,赵高怕二世闻讯恼火,托病不去上朝。
二世被起义形势吓得总做噩梦,就派人上门斥责赵高。
赵高看瞒不住秦二世了,就先发制人,与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弟弟郎中令赵成谋划,要杀死二世。
于是,由赵成作内应,阎乐以搜捕盗贼为名,率兵进入二世居住的望夷宫,杀死卫士、宦官等数十人,并用箭射二世的帏幄。
二世大怒,高呼左右,但无人应答。
死前,他曾向阎乐央求,能否见赵高一面,说说为什么,被阎乐拒绝;二世又请求,情愿放弃帝位,做个郡王或万户侯,也被拒绝;最后,二世只要求和妻子做个黔首(平民),还是被拒绝了。
阎乐说:“我受丞相之命杀你,你的话虽多我却不敢秉报。”
随即驱兵攻向二世,二世无奈,只得自杀。
子婴是怎么复仇称王的?
二世死后,赵高拿到传国玉玺,他与大臣们商量说:“现在二世已经自杀了,需要重新拥立一位新皇帝。
公子子婴宅心仁厚,又是二世的亲侄,不如由他来继位。
但是皇帝这称呼需改一下,秦国原本也只是东周的一个诸侯国,自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后,才改称皇帝。
如今东方六国纷纷独立,秦国剩下的地盘不多了,再让子婴称皇帝不合适。
我看还是让子婴先称王吧。”
大臣们商议之后,同意了赵高的提议。
按照当时制度,子婴需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即位仪式。
子婴知道是赵高逼死了自己的叔叔秦二世的,现在赵高又拥立自己做秦王,子婴的心中充满了疑虑与不安。
子婴跟他的两个儿子商量后认为,赵高会在继承王位的仪式上杀死子婴,以便自己在关中称王。
子婴考虑了很久,终于决定在即位那天把赵高杀死。
到了子婴即位的日子,子婴诈称有病,诱使赵高亲自来请。
赵高到了子婴斋戒的斋宫,结果被子婴的伏兵刺杀。
赵高三族也被子婴下令全部诛杀。
子婴杀了赵高,文武大臣一致拥立子婴为秦王。
反秦将领中是谁先入关中?
楚怀王令项羽随宋义救赵的同时,又派刘邦向西进攻关中,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刘邦于是率军从彭城出发,攻打秦军。
由于秦军的主力部队都在与项羽的部队厮杀,无力顾及刘邦,他就乘虚率军攻破了武关(在今陕西),攻入关中。
子婴杀了赵高后,派了5万兵马守住峣关(在今陕西)。
刘邦用张良的计策,派兵在峣关左右的山头插上无数的旗子,作为疑兵;另派将军周勃带领全部人马绕过峣关正面,从东南侧面打进去,杀死守将,彻底消灭了这支秦军。
公元前206年,刘邦先诸侯军进抵灞上(在今陕西)。
后又与秦军多次交锋,秦军屡败。
最后,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遂入咸阳,秦朝灭亡。
刘邦为什么得民心?
刘邦的军队开进了咸阳后,刘邦在张良的建议下约法三章,对众百姓说:第一,杀人的偿命;第二,打伤人的办罪;第三,偷盗抢劫的办罪严罚。
除了这三条,其他秦国的法律、禁令一律废除。
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必惊慌。
刘邦还叫各县父老和原来秦国的官吏到咸阳附近的各县去宣布这三条法令,并命令全军将士认真执行。
百姓听到了刘邦的约法三章,都甚为称赞,高兴得不得了。
大伙儿争先恐后地拿着牛肉、羊肉、酒和粮食来慰劳刘邦的将士。
从此,刘邦的军队在关中的百姓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深受广大百姓的爱戴。
后来刘邦能夺取天下,与“约法三章”也有很大关系。
楚汉之争由谁而起?
刘邦攻下咸阳后,一想到项羽,就有些不安。
项羽实力雄厚,拥有几十万大军,随时可能开进咸阳。
于是,刘邦就听从手下人的建议,派人死守函谷关,不让任何诸侯进关。
巨鹿之战大获全胜后,项羽带领着千军万马向咸阳进发。
来到函谷关,一看城门紧闭,项羽便说:“我是大将军项羽,你们速速打开城门。”
把守城门的士兵答道:“沛公有令,没有他的批准,谁也不许进关。”
项羽大怒,命英布率兵攻城。
英布攻破函谷关后,项羽带领大军继续西进,把军队驻扎在鸿门(在今陕西)。
项羽安营扎寨后,有人来报:沛公左司马曹无伤求见。
原来曹无伤一看项羽军队壮大,刘邦没法与之相比,便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想当关中王。
曹无伤走后,项羽召集群臣商议,决定次日攻打刘邦。
项羽的叔父项伯曾经杀过人,张良仗义相救,项伯始终不忘救命之恩。
项伯一听说项羽攻打刘邦,知道张良也在刘邦手下,很担心他的安危,便连夜乘快马去见张良。
张良听后,吃了一惊,忙来见刘邦。
刘邦一听,吓得惊慌失措,忙问道:“那我们应如何应敌呢?”
张良说:“项羽军队40万,而我们只有10万,如果硬拼,很可能被打败,我们不如请项伯回去说您不敢称王,正等项羽将军前来做决定呢!”
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
为了巴结项伯,刘邦提出与项伯联姻,项伯心里非常高兴。
项伯回到军营之中,便为刘邦求情,并说刘邦明天便来谢罪。
项羽听了项伯的一席话,就下令明日不再攻打刘邦。
次日一早,刘邦带着张良、樊哙和随从100多人来见项羽。
刘邦一见项羽就说:“将军战河北,我战河南,你我二人合力破秦,没想到我先入关。
我在这里日夜盼望将军到来,现有小人在挑拨将军和我的关系啊!”
项羽说:“这是曹无伤说的。”
接下来,项羽摆酒设宴款待刘邦。
项羽、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坐。
席间,亚父范增几次以眼色示意,让项羽杀刘邦,可项羽视而不见。
范增一看项羽没有杀刘邦的意思,便起身离座,找来项庄,让他以舞剑助兴为名,乘机杀了刘邦。
张良一看项庄舞剑,便给项伯使了个眼色,项伯也拔剑起舞来保护刘邦。
接着,张良便找了个借口出去见樊哙。
随后,樊哙持剑带盾闯入大厅,项羽见樊哙怒目闯入,大声问道:“哪里来的人?”
张良连忙答道:“这是替沛公驾车的樊哙。”
项羽吩咐侍从赏给他一坛酒和一只生猪腿。
樊哙把酒一饮而尽,把生猪腿放在盾上,用宝剑割开,放在嘴里大口吃着。
项羽一看,果然是位壮士,便说道:“壮士,还能再饮吗?”
樊哙说:“臣连死都不怕,还怕再喝一坛酒吗?
怀王与诸将有约:谁先破秦入咸阳便可称王,沛公今破关而未有封赏,大王却听小人之言,欲杀有功之臣,这样和暴秦又有什么区别呢?”
项羽哑口无言。
过了一会,刘邦起身上厕所,张良跟出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