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你方唱罢我登场--来来往往的五代十国(第 1/4 页)
第九卷 你方唱罢我登场--来来往往的五代十国
“全忠”不全忠,灭唐开启了一个武人立国的时代--五代十国,这个来来往往的时代犹如一出出浓墨重彩的大戏,一个个军阀权贵、草莽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出一段段恩怨情仇、一幕幕悲喜交加……
何谓“五代十国”?
五代从年表上说,起于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然而要讲这段历史,不能不上推二十余年,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朱温做宣武节度使,或中和四年黄巢起义失败讲起:这是因为,五代初期的主要割据者,在9世纪的80年代中期或90年代初期,已经各占一方。
尽管他们还没有称王称帝,实际上天下已经分裂了。
五代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混战的继续和发展。
中原五个王朝前后相继,最短的后汉只存在了四年。
每个朝代更迭之时,无不经过一番争战,中原人民所受的苦难十分深重。
除中原之外,又有十国,终五代之世,与中原王朝并存的,常有六七个或七八个政权。
分裂的程度几乎与战国不相上下。
十国有九个在秦岭淮河以南。
大致说来,沿长江由西而东,分成巴蜀、两湖、江淮、两浙四个地区,再加上福建、两广,一共是六个地区。
南方九国先后分别在这些地区中活动。
巴蜀先有前蜀,后有后蜀。
两湖则荆南占有以湖北江陵为中心的一小片地方,楚占有幅员广大的湖南。
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一大一小两个国家。
江淮先有吴,后有南唐。
他们的版图西到鄂东,东至江西,是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其余两浙的吴越、福建的闽、广东和广西一部分的南汉,各自占有一个地区。
与中原王朝同时并存的南方国家,一般有七个。
十国只有一个在北方,即北汉。
北汉是后汉的残余势力,占有山西省的大部分和陕西的东北角。
在后周以前,这个国并不存在。
北方原有唐朝留下来的许多藩镇,河东的李克用就是其中之一。
残唐和后梁时,朱温(后梁太祖)一直同李克用父子对峙。
朱、李两家与河北的旧藩镇时和时战,几个旧藩镇时而亲朱,时而亲李,关系极其复杂。
朱温称帝的时候,旧藩镇多数已被两家吞并,然而幽沧(幽州和沧州)的燕(刘仁父子)和陕西凤翔一带的歧(李茂贞)仍旧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他们的实力比南方某些国家强得多,但是却没有算到十国里去。
北方还有一种情形。
五代初年,正是契丹崛起的时候。
朱温称帝之年刚好是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登位的那年(当然,阿保机称帝是九年以后的事情)。
朱梁的北面有李、刘两家统治的地区,把它和契丹隔开,但唐、晋、汉、周都和契丹对峙。
这样错综复杂的情形,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极为罕见。
因此,五代十国时期的兴废争战之事,波澜起伏,与历史上许多时期相比,都更加地频繁。
在这样一个时期里,人民遭到的苦难异常严重。
暴君横行无忌,贪官酷吏的剥削和压迫,无所不用其极。
唐代的名城,如长安、洛阳、扬州,都曾化为废墟。
昔人常把五代叫做“五季”,“季”即“季世”,也就是“末代”的意思。
宋朝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叙事议论常用“呜呼”两字开始。
但是五代十国史毕竟也有另外的一面。
五代十国实际是唐宋两朝之间继往开来的时期。
史家或习惯于把五代附于隋唐之后,叫隋唐五代,或主张把它与辽、宋、金、元划为一个阶段。
五代是一个从分裂混乱走向统一安定的过渡时期。
从唐代中叶的安史之乱到北宋开国的二百年,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以均田制为经济基础的统一王朝瓦解后,政府在不能直接掌握大量土地、牢固控制大量人丁的条件下,怎样才能保持统一和集权?
这个问题直到宋初才被解决。
五代时期的混乱现象给统治者提供了许多教训,五代后期的统治者如郭威、柴荣已经在总结经验教训,摸索新的出路。
没有这些教训,宋朝人不可能提出治平的方案。
朱全忠当上皇帝了吗?
公元907年,唐昭宣帝被逼下诏,定于当年二月禅位。
三月,昭宣帝正式降御札禅位于朱全忠。
四月,梁王朱全忠更名朱晃,服衮冕,即皇帝位,改元开平,建都汴州,国号梁。
废唐西京长安,改称大安府,置佑国军。
以昭宣帝为济阴王,第二年将其杀死。
就这样,统治了近三百年的唐王朝,被唐僖宗赐名“全忠”、要他效忠唐室的朱温灭掉了。
大梁建立后,各地割据势力纷纷效仿,建立地方割据政权。
中国社会进入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时期。
为什么李克用被称为沙陀豪杰?
作为西突厥旁支的沙陀族,从唐太宗时就开始效忠唐朝,世代守土拓边。
沙陀人李克用的父亲朱邪赤心因为镇压唐末庞勋领导的农民起义有功而被赐名为李国昌。
骁勇善战的李克用15岁时就开始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一箭双雕的骑射功夫更是威震西北,在军中被誉为“飞虎子”。
黄巢攻占长安以后,唐僖宗召当时任雁门节度使的李克用率兵来镇压起义军,李克用率领由沙陀军队与鞑靼骑兵组成的35000人的联军打败起义军,率先攻入长安,时年28岁的李克用因此被封为河东节度使,后又加封为晋王。
当黄巢从长安退到河南的时候,兵力还很强。
有一次,黄巢起义军攻打汴州,宣武节度使朱温(即朱全忠)向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打败起义军后,朱温假意将李克用请入汴州盛情款待,想借机除掉他。
入夜后,朱温派军队围攻李克用居住的上源驿,酒醉的李克用靠着几名卫士的拼死保护,在突如其来的暴雨和电闪雷鸣之中逃出了汴州。
从此之后,以太原为根据地的李克用和以汴州为根据地的朱温两大军事集团反目成仇,开始了长达40年的争战。
公元908年,与朱温争斗了20多年的李克用突然毒疮发作病逝。
去世前,李克用向将领们托孤说:“我的儿子志向远大,必定能成就我的事业,你们要好好辅佐他。”
然后,把儿子李存勖叫到床边,说:“朱温是咱家的仇家;刘仁恭是我保举上去的,后来他反复无常,投靠朱温;契丹曾经跟我结为兄弟,结果撕毁盟约。
这几口气没出,我死了也闭不上眼睛。”
说着,他吩咐侍从去拿3支箭来,亲手交给李存勖说:“这3支箭留给你,你要记住3个仇人,给咱家报仇。”
李存勖跪在床边含着眼泪,接过箭,表示一定牢记父亲的嘱咐。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