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篇 第三章 书籍与历史--流淌在时间里的思想(第 3/4 页)
公元1650年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人性论》出版,主张机械主义的决定论;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的《论情欲》出版,提出心身交互作用论及“反射”的概念。
公元1677年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出版,提倡心物平行论。
公元1689年 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出版,创术语“观念的联结”,即“联想”。
他提出“白板说”。
公元1695年 莱布尼茨提出心身平行论,创术语“统觉”。
公元1709年 贝克莱的《视觉新论》出版。
公元1734年 沃尔夫的《经验心理学》出版,创“官能心理学”,世界上首次出现“心理学”一词。
公元1739年 休谟的《人性论》出版。
他用联想主义、现象主义及科学因果论阐明自然现象的规律。
公元1754年 孔狄亚克的《感觉论》出版。
公元1760年 麦斯麦发表动物磁性论,并提出麦斯麦术用于治疗精神病患者。
公元1765年 莱布尼茨的《人类理解新论》出版。
公元1807年 贝尔和马让迪发现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扬提出色觉论,即后由赫尔姆霍茨发展的三色说。
公元1808年 加尔建立颅相学说。
公元1816年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教科书》出版。
公元1821年 弗卢朗第一次进行脑功能定位实验。
公元1822年 贝塞耳首先在天文观测上发现反应速度的个别差异。
公元1825年 “普尔金耶现象”被发现。
公元1826年 缪勒发表《视觉比较生理学》,提出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公元1832年 贝内克提出心理学为自然科学,他的《心理学教科书》出版。
公元1834年 加尔和施普尔茨海姆提出官能分区的假设,推动了脑功能的研究;韦伯发表《触觉论》,提出韦伯定律。
公元1838年 法国精神病学创始人埃斯基罗尔创术语“幻觉”;惠斯通发明实体镜。
公元1840年 达尔文发表自然选择学说。
公元1843年 布雷德出版《神经病学》,创术语“催眠术”。
公元1844年 洛采提出动的视觉的部位标记说。
公元1850年 赫尔姆霍茨首创测量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方法。
他最早进行反应时的实验。
公元1852年 赫尔姆霍茨发表色觉论。
公元1855年 麦克斯韦首创混色器。
公元1868年 费希钠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出版。
公元1861年 布罗卡发现大脑言语中枢的部位。
公元1863年 冯特的《论人类和动物的心理学讲演录》出版;谢切诺夫的《脑的反射》出版,他用新的反射学说解释各种心理现象。
公元1865年 密尔提出联想四法则,即类似律、接近律、多次律和不可分律。
公元1869年 高尔顿的《遗传的天才:它的规律与后果》出版。
公元1872年 达尔文的《人和动物的表情》出版。
他强调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在发展上的连续性。
公元1874年 布伦塔诺的《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出版,为意动心理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韦尼克研究失语症,发现大脑听觉言语中枢;冯特的《生理心理学纲要》出版。
公元1876年 世界上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在英国创刊,由培因主编。
公元1878年 缪勒的《论心理物理学的基础》出版。
公元1879年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公元1881年 冯特主编世界上第一种实验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泰勒最先应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增强工效问题,创立“泰勒制”。
公元1882年 普赖尔的《儿童心灵》出版,这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较系统的著作;霍尔在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别赫捷列夫在喀山建立俄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后来出版《脊髓和脑的传导通路》;罗马尼斯的《动物的智慧》出版。
公元1885年 艾宾浩斯的《记忆》出版。
发表“保持曲线”,创立“节省法”;朗格提出情绪学说,即“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见情绪理论》”;马赫的《感觉的分析》出版。
公元1887年 霍尔创办了美国第一种心理学期刊《美国心理学杂志》。
公元1889年 颜永京的《心灵学》出版,这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心理学译著;第一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于8月6~10日在巴黎召开,夏尔科任主席。
公元1890年 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出版;卡特尔出版《心理测验及其测量》,创术语“心理测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