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 第十二章 教子与育儿--爱的教育1(第 1/4 页)
生活篇 第十二章 教子与育儿--爱的教育1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过新年的时候,一位母亲领着5岁的女儿去逛当地最豪华的百货大楼。
她认为小女儿一定会喜欢那里的装饰、玻璃窗、漂亮的衣服、洋娃娃和特色玩具。
可是,一到那里,不知为什么,她的小女儿就开始轻声地哭泣,小手拉紧了她的大衣。
“真扫兴,你有什么委屈的呢,售货阿姨是不接待啼哭的孩子的。”
她责怪说。
“噢!也许是孩子的鞋带没系好。”
在走廊里,她靠近自己的小女儿,蹲下给她系鞋带。
这时,她无意中向上看了一眼。
这是第一次,她从一个5岁孩子的眼睛里看周围的世界!
没有玩具、没有手镯、没有礼物、没有装饰华丽的展览,只有一片混乱的、看不见顶的走廊……人的大腿、屁股、用力的脚,以及其他的庞大物体在乱推乱撞,看上去很可怕。
她立即把孩子领回了家,并发誓再也不把自己认为感兴趣的事强加在孩子身上。
世界上的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当你在为“我家有子初长成”满心欢喜的时候,是否也发现他或她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
不要说孩子变化快,真正的原因仅仅是:你根本就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有的只是不会教孩子的家长。
远离校园多年的你,今天也该念念书、上上课,了解一下教育孩子的战略战术。
如何对孩子表达“爱”?
一个十岁的女孩一脚把自己养的一只小鸡踩死了。
因为,她看到母亲帮自己给小鸡喂食的时候,觉得母亲对小鸡比对自己更好。
一只小鸡,就因为一丝妒忌之心,丧命在一个十岁小女孩的脚下。
这不是一个故事,这是一个事实。
无法否认,小女孩的想法过于偏激,但试想,如果平时这位母亲能略微表达一下对女儿的疼爱,也许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
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
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如果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
“真高兴,你是我的宝贝!”
等,以及经常拥抱、抚摸和亲吻孩子,会慢慢地给孩子以自信。
孩子们长大后注定要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生存,而自幼就得到亲子行为温暖的人更能对付社会环境的压力,并避免那些与压力有关的疾病。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